榆林青雲寺

榆林青雲寺

青雲寺位於榆林市榆陽區東南6公里的青雲鄉青雲山上,是合道、佛教於一體的寺觀寺依山傍水,綠樹環繞,樓台殿閣,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磚雕,堪稱“榆溪勝境”。

寺院概況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寺始建於明代,三遷而至今址。民國17年(公元1919年)重修擴建,總佔地面 積40餘畝,是陝北最大的仿古建築群。寺內大小殿院十四處,牌樓二座,樓台殿閣,此起彼伏布局謹嚴,鋪排得宜。東部道觀有祖師、三清、三宮、聖母殿和玉皇閣、真人洞、龍王廟等,西部佛寺建有大雄、菩薩。彌勒、金剛、東西羅漢殿及講經堂、禪堂等。全寺廟所建築約300間,均為磚砌拱窯。真武殿居於正中,高大雄偉,立柱重檐,彩鳳金龍,飛閣流丹,對面純木結構牌樓:四柱三樓,層斗迭拱,玲隴剔透,巧奪天工。真武閃身崖泥塑,造型奇特逼真,四壁飾以木雕、壁畫。人物如生,鳥獸慾飛。

歷史沿革


“文革”中青雲寺遭到破壞,殿內工藝精湛的石雕、泥塑、壁畫以及堪稱工藝佳品的木牌樓私碑喝等蕩然無存,其它磚雕、亭閣不同程度亦遭破壞,從1981年起當地群眾自籌資金陸續對青雲寺各殿宇進行修復,復塑褚神佛像,彩繪壁畫,重建木牌樓、亭、閣等,大量培植花草樹木花卉,始至今其規模逐年擴大。青雲寺廟群以它的精湛泥塑藝術稱譽蒙漢之間。1984年榆林縣人民政府公布青雲寺廟群為榆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劃定了保護範圍,后又成立青雲&nb寺文管所。幾經修復擴建,青雲寺建築工藝精特,風景狀觀,已成為榆林重要的旅遊景點一。

文化特點


寺廟各殿宇原有比例適度大小不等的雕塑神、佛像共705尊,這些佛像姿態萬千,栩栩如生。此外,廟內還有作工精巧、丰姿多彩的木雕、磚雕、壁畫等不計其數,集中體現了民間巧匠的精心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