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

東漢末年圖讖學家

張裕(公元?-218年),字南和,蜀郡人。東漢末年益州著名預言家、占卜家。年少時與巴西周群都很有名望。張裕也精通以天象變化附會人事,預言吉凶,而且天賦和才識都超過了周群。也善相,官至益州後部司馬。

人物資料


建安十六年(211年),張裕作為益州別駕從事陪同劉璋涪城接見劉備,侍坐在一旁。張裕臉上有著濃密的鬍鬚,劉備就嘲笑他說:“昔日我居住在涿縣,特別多姓毛的,東西南北都是毛姓,涿縣縣令稱他們說‘這不是諸毛繞涿居嗎’!”張裕聽后立即反嘲說:“昔日有一位擔任上黨郡潞縣長,後來被升遷為涿縣縣令的人,辭官還家,當時有人給他寫信,想要署名稱呼他為潞縣縣長,但這樣一來就漏了他涿縣縣令的稱呼;想要署名稱呼他為涿縣縣令,但這樣一來就漏了他潞縣縣長的稱呼,於是特別稱呼他為‘潞涿君’。”劉備沒有鬍鬚,所以張裕用這來譏諷他。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璋投降了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大肆擢用劉璋部下文武官員,讓他們人盡其能,張裕也被任命為州後部司馬。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想要跟曹操爭奪漢中,問周群,周群回答說:“能得到漢中的土地,但是卻得不到漢中的百姓。如果派出偏軍,一定會不利的,您一定要戒備謹慎這件事啊!”張裕也勸諫說:“您不可以去爭奪漢中的,大軍前去一定會遇到不利的。”劉備竟然不聽從張裕的勸諫,果然只得到漢中卻得不到漢中的百姓。派遣去攻打武都的吳蘭、雷銅二位大將也都全軍覆沒,一切都和張裕、周群所說的一樣。但不公平的是,劉備只封賞了周群,舉薦他為茂才,卻一點都不封賞給張裕。
經過幾次相似的事件后,張裕內心裡對劉備更加的不滿。之後他又私下裡對人說:“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有人秘密的將他的言論告訴給劉備。劉備本來就對當初張裕的驕橫在內心裡感到不滿,現在更加生氣他泄漏密言,於是找了個很離譜的理由,公示大家說張裕諫諍漢中之事不靈驗,將他捉拿下獄,將要誅殺他。諸葛亮上表請求免他一死,劉備回答說:“芳蘭生門,不得不除。”(比喻賢能之士生性抗直,時有違迕,為上者將不能容忍,勢必去之。)張裕於是在鬧市被執行死刑並被暴屍街頭。
後來魏代漢自立,劉備的逝世,都和張裕所說一模一樣。張裕也通曉相術,每次舉著鏡子照臉,自知自己會受到死刑被殺,不曾不撲到在地。

歷史記載


《三國志蜀書周群傳》:
先主定蜀,署群儒林校尉。先主欲與曹公爭漢中,問群,群對曰:“當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軍,必不利,當戒慎之!”時州後部司馬蜀郡張裕亦曉占候,而天才過群,諫先主曰:“不可爭漢中,軍必不利。”先主竟不用裕言,果得地而不得民也。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沒不還,悉如群言。於是舉群茂才。
裕又私語人曰:“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人密白其言。初,先主與劉璋會涪時,裕為璋從事,侍坐。其人饒須,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縣,特多毛姓,東西南北皆諸毛也,涿令稱曰‘諸毛繞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黨潞長,遷為涿令者,去官還家,時人與書,欲署潞則失涿,欲署涿則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無須,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銜其不遜,加忿其漏言,乃顯裕諫爭漢中不驗,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芳蘭生門,不得不鉏。”裕遂棄市。後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又曉相術,每舉鏡視面,自知刑死,未嘗不撲之於地也。
《續漢書》:裕字南和。

人物評價


1.陳壽:州後部司馬蜀郡張裕亦曉占候,而天才過群。
2.劉備:芳蘭生門,不得不鉏。

人物剖析


1.張裕身世:據史書記載,張裕是蜀郡人,而且在劉璋時期就官至別駕從事,在益州可謂地位深重,可見他是蜀郡世界大族出身,所以他與時任益州廣漢太守的張肅、別駕從事的張松應該屬於同族。張裕按輩分算,應該是張肅、張松的族兄弟。
2.張裕才幹:從史書記載看,張裕天賦過人,擅長觀星象,看面相,預測吉凶,在益州無人能及,即使是同輩著名星象家、預言家周群都猶有不及。
3.張裕名望:仔細觀察張裕的事迹,可以看出他在蜀中士人中間有著很大的名望。他生性抗直,很得忠貞之士的欣賞,所以當劉備要殺他時,蜀漢第一重臣諸葛亮會趕忙上表救他。
4.張裕與劉備:從張裕的生平看,張裕似乎與劉備是天生的冤家對頭,他從一開始就不贊成劉備入蜀,之後又屢次譏諷劉備,無怪乎天生如劉備那般能忍人所不能忍的帝王都止不住自己的殺意,可以說,這是張裕此生最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