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見國

石見國

石見國(いわみ)(Iwami):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陰道,石州。石高約11.2萬石(慶長時)。領域大約為現在島根縣之西部。以石見銀山而聞名。明治四年廢藩置縣,編入島根縣。

簡介


石見國
石見國
:,但正因為出產銀也成為了眾家爭奪之地。
分郡:安濃、邇摩、那賀、邑知、鹿足、美濃
主要特產名物:鯉魚、銀、銅、錫、鉛、蜂蜜、紙、人蔘
代表風土:石見銀山、高津浜、醫光寺、稻成神社、石見神樂、鷺舞、江津、溫泉津、物部神社、三瓶山
石見國
石見國

地理


山陰道八國中最西一國。東是出雲國和備后國,西南是周防國,西是長門國,南是安藝國,北面日本海。該國南端的中國山地是與山陽道諸國的分界線,山脈一直延伸到海邊。只有高津川流域形成了吉田平原。但自古以來就與山陽諸國交流頻繁,文化也受到鄰國出雲的影響,接受著山陰、山陽和北九州共同的影響。領內的銀山,在戰國時代的金銀礦山中非常有名,因與出雲、備后、安藝等國相鄰,諸勢力一直為爭奪石見的銀山而互相攻擊。因此從銀山的維持和本土的防衛,各勢力都是大費腦筋。

歷史


石見守護本是大內氏,但統治力並不強,國內國人層林立,尼子氏也不斷從出雲發起進攻,很早便把石見東部納入統治,而安藝的毛利氏對此地一直也是虎視眈眈。1551年,守護大內義隆因家臣陶晴賢反叛而被迫自殺,1555年嚴島合戰後毛利元就開始全力入侵石見。1556年開始掌握了銀山,但於1558年又被尼子奪回。1559年至1560年間,毛利家多次集結安藝、備后、石見多國之兵企圖再次奪回石見銀山,但最終沒有成功。直到1562年,元就設計誘降了山吹城守將本城常光,再次獲得了銀山的支配權。之後,原本從屬於尼子的石見國人們接二連三被毛利元就誘降,石見全境基本納入了毛利的統治。但石見國人中同時處在毛利和尼子家傘下的為數不少,國內政治並不安定。1566年,毛利元就終於消滅了宿敵尼子氏,徹底掌握了石見一國。一直到織田信長的中國平定和豐臣秀吉的天下統一,石見還是牢牢地掌握在毛利家的手中。但在後來的關原合戰毛利輝元出任了西軍總大將而導致石見被沒收,1619年,幕府收石見為直轄領(天領)並設置代官進行統治。

守護


鎌倉幕府

1193年~1200年 - 佐々木定綱 ?~1275年頃 - 伊東氏 1275年頃~? - 北條氏

室町幕府

1336年~1349年 - 上野賴兼 1350年~1351年 - 高師泰 1352年~1364年 - 荒川詮賴 1366年~1376年 - 大內弘世 1376年~1379年 - 荒川詮賴 1379年~1399年 - 大內義弘 1399年~1401年 - 京極高詮 1401年~? - 山名氏利 1429年~? - 山名教清 1437年~1440年 - 山名熙貴 1441年~1455年 - 山名教清 1465年~1467年 - 山名成清 1467年~1477年 - 山名政清 1481年~1495年 - 大內政弘 1495年~1528年 - 大內義興 1528年~1551年 - 大內義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