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熱帶
中亞熱帶
中亞熱帶是我國亞熱帶中最寬的一個地帶,長江以南與雲貴川高原的大部分地區盡收本帶,是前人筆下“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宋·林逋),“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唐·崔顥)的地方。現在,長江三峽大壩崛起在“天府之國”與“兩湖糧倉”之間,“兩岸猿聲啼不住”(唐·李白)的往昔情景早巳消逝,現代化水利工程創造了嶄新的景觀。本帶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
主要特徵
·地貌景觀
· 岩溶(喀斯特)地貌
· 參考資料
中亞熱帶植物
本帶內,除西藏自治區喜馬拉雅山南麓外,人口稠密,粗略估計人口約超過4億人(1999),接近全國總人口的1/3。帶內的杭嘉湖區域、四川盆地等均是經濟發達地區,粗略估算這裡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8000億元(1999),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以上。
從總體上來看,本地帶由於水熱條件良好.自然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不過,本帶內的人口十分稠密,隨著人類各種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對自然界的開發、利用,即對自然的索取也愈來愈多。其結果是,一方面,破壞了原來較好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給人類自身也帶來不利,甚至災難。歸納起來,本帶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一是洪水,二是水土流失引起的土壤侵蝕、石漠化和滑坡泥石流。
本地帶內區域性變化之大,莫過於地貌。地貌學家把這一地帶的地貌,從東向西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單元:東南沿海山地與丘陵、江南低山丘陵、南嶺山地、鄂西和川北山地、四川盆地、雲貴高原等。縱觀大勢,最東緣,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在本帶東部,所有山地丘陵海拔大多在1000米上下;在西部,除四川盆地外,儘是山地和高原,海拔在2000米上下。
“紅層地貌”在東南沿海山地與丘陵中,仙霞嶺、武夷山、括蒼山、戴雲山是主要的山脈,部分峰脊達到1500—2000米。江南低山丘陵由一系列北東向的低山、丘陵和盆地組成,地勢較和緩,僅少數山峰超過1500米。南嶺山地地勢更低,切割更為破碎。這些丘陵山地常由第三紀紅色岩層所構成,往往被侵蝕成相對高度數十米至百餘米的特殊的紅色峰林,稱為“丹霞地貌”,成為獨具一格的旅遊點,分佈相當廣泛,著名的有福建武夷山、廣東丹霞山、江西虎龍山、安徽齊雲山和浙江江郎山等。
四川盆地是我國東部季風區內最大的盆地,它被山地和高原圍繞,盆地內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海拔平均約500米。由於紫紅色砂岩在盆地內隨處可見,土壤亦受母質的影響,故四川盆地又有“紅色盆地”之稱。盆地西部的山前地帶,由於斷陷沉降,形成著名的成都平原,是歷史上“天府之國”所在地。
由於本地帶長期處在中亞熱帶濕熱的環境下,山地丘陵上往往有數十米厚的紅色風化殼,形成紅色的崗丘與綠色植被相映的艷麗景色。
雲南、貴州高原海拔在2000米上下,在地形上是我國東南丘陵向西南高山高原的過渡地區。由於受到河流的強烈切割,高原面已經很破碎。許多地方出露厚層的石灰岩,是我國岩溶地貌如石峰、石林、溶洞、地下河等最發育的地區之一。其實,在四川、湖北、湖南,特別是廣西境內,地表遍布碳酸鹽類岩石,岩溶(喀斯特)地貌也十分發育,造就了風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廣西羅城地區白雲岩的溶蝕厚度(每千年122.8毫米)與世界上岩溶最發育地區之一的南斯拉夫相近。其特徵在地表是大面積的峰林和窪地,在地下則是千姿百態的洞穴和地下暗河水系,它們在性質上仍屬於熱帶喀斯特。在緯度稍偏北的四川、湖南、湖北、浙江以及安徽南部等地,其岩溶發育的程度、分佈的廣泛性均遜於前者。地表形態特徵以緩丘和窪地、谷地為主,屬於亞熱帶喀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