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鼠尾掌的結果 展開
  • 仙人掌科姬孔雀屬植物
  • 金鈕

鼠尾掌

仙人掌科姬孔雀屬植物

鼠尾徠掌(學名:Disocactus flagelliformis (L.) Barthlott)是仙人掌科姬孔雀屬植物。輻射刺10-20,針形。花期4-5月,花粉紅色,長約8厘米,兩側對稱。鼠尾掌為良好的室內花卉,適於家庭盆栽布置窗檯,也可作弔掛懸籃栽培。

形態特徵


鼠尾掌
鼠尾掌
輻射刺10-20,針形,新刺紅色,以後變黃至褐色。花期4-5月,花粉紅色,長約8厘米,兩側對稱,花被片急尖,晝開夜閉,可持續一周或更長時間。

生長繁殖


扦插
鼠尾掌在生長季節剪取充實的變態莖作插穗,切成8-10厘米的小段,不宜太短,太短不易髮根。晾曬1-2天後再扦插於沙床或泥炭土中,不宜過深,扦插基質不宜過濕,以持水量60-70%為宜。插后一個月即可生根,然後上盆。此法繁殖速度較快,在生產中常用。 
嫁接
鼠尾掌通過嫁接能長成良好的懸垂株形,可採用平接和斜接法,嫁接時間以5-9月最適宜。選用葉仙人掌沒有完全木質化的分枝,從分枝2-3厘米處剪斷,並將其削成長約1厘米的圓錐形,把一根幼嫩、呈綠色的鼠尾掌基部插於砧木削尖處,不用綁紮。接后注意遮蔭和控制澆水,濕度不易過大,否則造成嫁接失敗,十餘天后接穗仍保持鮮綠即成活。 
組培
所用培養基: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不同的階段選擇以下培養基①愈傷組織誘導可採用添加BA3-5毫克/升+NAA0.1-0.3毫克/升的MS培養基;②嫩莖誘導可採用添加BA1毫克/升+NAA0.01毫克/升的MS培養基;③根誘導可採用添加IBA0.3毫克/升的1/2MS培養基;④繼代培養可採用添加BA0.5-1毫克/升+NAA0.05-0.01毫克/升的MS培養基。所有培養基均要添加蔗糖30克/升;瓊脂6克/升;並將pH調整為5.8。 
徠外植休處理:鼠尾掌的組織培養以幼嫩的肉質莖作為外植體效果較好。可從用扦插、嫁接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在取材前2-3周,最好把母株置於溫室內培養,不要給它噴水。從母株上剪下1厘米的嫩莖作為接種材料,將其進行常規消毒後備用。 
培養條件:把已經滅菌的幼嫩肉質莖切成5毫米長的小段,然後接種到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上。經3-4周后,外植體便會產生愈傷組織。將愈傷組織切成數塊轉接到嫩莖培養基上,再經過2-3周的培養,愈傷組織便分化出嫩莖。可將所形成的嫩莖切下,轉接到繼代培養基上。當嫩莖長到2厘米左右高時,可以將其切下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經過2-4周的培養后,試管苗即可長出大量根系。培養溫度為24-26℃;每天光照8-12小時;光照度為1500-2000勒克斯。

栽培技術


鼠尾掌
鼠尾掌
試管茁管理:當小苗長到1-1.5厘米高時即可移栽。先打開瓶塞,煉苗3-5天,然後洗去基部培養基,移栽到經過滅菌處理的由蛭石、河砂按體積計以1:1的比例配成的混合基質中。移栽前期,要將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間,遮光率為40%,環境溫度控制在24-26℃間。經1-2個月的管理,即可定植於含石灰質的砂質壤土中。鼠尾掌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澆水不宜過多。隨著小苗的不斷長大,每隔2周追肥一次。但在剛剛定植后,避免日照過強。 

主要價值


鼠尾掌為良好的室內花卉,適於家庭盆栽布置窗檯,也可作弔掛懸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