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途徑
教育途徑
教育途徑是指教育者施加教育影響於受教育者所經渠道的總稱。學校教育的途徑主要有:教學活動、課外活動、社會活動、勞動活動、學生群體活動、學生日常生活(包括宿舍)活動等。每一個較大的教育途徑又可分為若干小途徑。如教學活動分為上課、輔導、參觀、課後(家庭)作業等。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的途徑錯綜複雜,既有共同的途徑,如均需通過教學和課外活動;又有各自的特殊途徑,如德育的班主任工作和團隊工作,體育的早操、課間操、運動會等。教育途徑雖有主與次、一般與特殊之分,但每一個被實踐肯定的途徑都有其特點和功能。在多種教育途徑中,教學是主要途徑,以教學為主、其他途徑為輔是學校教育的一條規律。
教育途徑是促進受教育者獲得發展的渠道、方式的總稱。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教育途徑是教師施加教育影響於學生的渠道與方式;從學生的角度而言,教育途徑是學生獲得發展的渠道與方式。
教育途徑是保證教育目的得以實現、教育內容得以傳授的基本渠道。如果缺少或沒有選擇恰當的教育途徑,再好的教育藍圖也無法實現。教育途徑從根本上說是教育者設計、組織的讓學生參加的各種教育活動。學生通過參加活動,知識得到了豐富,技能得到了提高,智力得到了發展,品德得到了養成。總之,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教育途徑實現的。
教育途徑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隨教育的產生而產生,並隨教育的發展而發展。一定社會的教育途徑總是與該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其對人才的需求相適應的。在原始社會,社會生產力水平低,幾乎沒有對專門人才的需求,教育主要表現為傳遞社會生產和生活經驗,以維持個人生存和社會延續。當時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經驗的傳遞主要是在社會生產與生活過程中進行的,因而教育途徑也主要表現為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活動。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及文字的出現,專門的教育機構——學校就產生了。教育從此走上了與社會生產勞動相分離的道路,學校教學就成了教育最主要的途徑了。不過教學也經過了不同的發展階段,最初的教學是個別教學,其效率十分低下。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社會需要大批懂技術的工人從事工業生產,因而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於是產生了班級授課制。教育發展到今天,其形式在不斷地豐富與拓展,教育途徑也在不斷地變化與革新,目前已經形成了以教學為主,教學、課外活動、諮詢與輔導等並舉的嶄新格局。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更新,教育途徑也將不斷地得到豐富與發展。
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通過對受教育者個體施加積極影響,發揮著促進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雙重功能,以實現教育的目的。教育過程的實施,總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途徑、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教育途徑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教育途徑是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
探討教育的構成要素是研究教育這一複雜社會問題的起點,不同的學者對這一問題的理解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構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有三個,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資料。然而,這是從靜態角度而言的,對教育要素的認識如果僅停留在這個層面,還遠遠不夠,因為只有這三個要素,教育活動並不能發生。也有人認為,教育活動是由如下六個要素構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途徑、教育手段及教育環境。“六因素說”能夠較好地解釋整個教育過程,我們認為它較切合教育實際。從“六因素說”中我們可以發現,教育途徑是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也就是說,任何教育活動,都是教育者通過一定的教育途徑將教育內容傳遞給受教育者並促使其發生積極變化的過程。沒有教育途徑,教育將無從展開,教育影響也無從實施,因此,我們可以說教育途徑是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
(二)教育途徑是教育活動的基本保證
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人類有意識地依照自覺設定的目的進行的對象性活動。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每一項教育活動都有它預期的結果,這種預期的結果是教育目的具體化的表現。只有通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活動,每一項教育活動的目標才能達成。只有達成具體的教育目標,才能實現總體的教育目的。教育途徑作為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與其他要素協同作用,從而實現總體教育目的。要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就必須使每個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展。實現這種發展,除了要採用一定的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外,還要通過一定的教育途徑才能圓滿完成。
(三)教育途徑是影響教育質量與效果的重要因素
實現教育目的,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必須把好教育質量關與教育效果關。提高教育質量與教育效果的手段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教育目標是否現實與合理、教育者的業務素質與責任心如何、教育內容的科學化與現代化程度、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如何、教育手段是否合理等等。當然,教育途徑也是影響教育質量與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樣的教育內容,採用不同的教育途徑,其效果可能差異懸殊。無論是學校教學,還是課外活動和諮詢與輔導,都同樣肩負著提升受教育者素質、實現個體全面發展的任務。它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不盡相同,各有其側重點,但又相互配合與補充。針對不同的教育內容和教育目的,必須採用與之相對應的教育途徑,使教育途徑與教育過程達到最優的組合,教育質量與效果才能最大化。
從本質上說,教育途徑承載著學校發起、組織與實施的各種教育性活動。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這種教育性活動,智能得到鍛煉,情意得到發展,人格得到完善。也就是說,學生在這種教育性活動中獲得了身心的豐富與發展。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發起與組織教育性活動,即教育途徑的創設、選擇與運用,是學校的重要工作。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教育途徑是豐富多樣的。其中,教學、課外活動、諮詢與輔導是較為基本的途徑,它們在當今的人才培養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注意各種途徑的相互配合使用,以實現功能互補,發揮各種途徑的整體協同效應,進而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