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毛銀針七

疏毛銀針七

疏毛銀針七,為Labiatae科植物,其它中文名:節節香、野芝麻(四川)、引生草、皺面草(海南)。產雲南景東、鹽津、東川、文山。生長於海拔470—2300米的草坡、灌叢、河谷和路旁。我國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湖南、湖北都有分佈。全草入葯,有驅寒發表之功;外用洗瘡毒。

簡介


所屬卷:Leucas R. Br.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疏毛銀針七
其它中文名:節節香、野芝麻(四川)、引生草、皺面草(海南)。

文獻來源


var. chinensis Benth. in DC. (1848); Kudo (1929); Hand. - Mazz. (1936).
Leucas mollissima auct. non Wall. : Benth (1861); Forbes et Hemsl. (1890); Dunn(1915) p. p. ; Sun (1932); Hand. - Mazz. (1936, 1939) Leucas javanica auct. non Benth. : Forbes et Hemsl. (1890).

描述


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通常在0.5米左右。根莖短,木質,多鬚根。莖鈍四棱形,被貼生絨毛狀長柔毛。葉紙質,卵圓形,長1.5—4厘米,寬1—2.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心形,邊緣有具微尖頭的鈍鋸齒,兩面均密被柔毛狀絨毛;葉柄短,長不及1厘米,上部的葉近無柄,密被絨毛。輪傘花序具少花,球狀,徑1.5—2厘米,苞片線形,長2—3毫米。花萼管狀,外密被柔毛,內面上部被微柔毛而下部無毛,脈10,脈上具長柔毛,萼口平截,齒10,長三角形,極短小,近於等大,在果時直伸;花冠白、淡黃至粉紅色,長約1.3厘米,冠管長約0.7厘米,外面近喉部處被柔毛,內面中部具斜向毛環,冠檐上唇外面密被白色長柔毛,內面無毛,下唇開張,比上唇長1.5倍,外面基部有疏柔毛,內面無毛,中裂片倒心形;側裂片長圓形;花柱與雄蕊略等長,花盤等大,子房無毛。小堅果黑褐色。花期5-10月,花后見果.

分佈及生境


產雲南景東、鹽津、東川、文山。生長於海拔470—2300米的草坡、灌叢、河谷和路旁。我國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湖南、湖北都有分佈。

用途及功能


全草入葯,有驅寒發表之功;外用洗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