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伯超的結果 展開

王伯超

陽新縣鄉野人物

王伯超,1896年出生,1972年去世,原名定遠,亦名直三,自稱獨醒山人。陽新縣三溪鎮鳳凰山下村人。陽新高等小學堂畢業。民國初年投效湘軍,調入隨營學校。后赴雲南投唐繼堯部,被薦至雲南講武堂任助理教官。

個人經歷


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參謀。9月,率部1個營在陽新縣城城郊與軍伐王溥部1個團激戰,殲敵200餘人。翌年改充軍法官。1929年因釋放5名陽新籍“共產黨嫌疑分子”受到攻擊,憤而辭職。1930年,被任命竹溪縣縣長,不就。1931年,調河南綏靖長官公署任職,遭排擠。1937年,離職漫遊南北數省后返鄉。王歷經宦海浮沉,自認未遇知己,無與之謀,遂放浪形骸。1938年陽新淪陷后,佯作癲狂,或放聲狂笑,或肆意謾罵,令偽官吏狼狽不堪。常至縣城易慕陶“和平愈”藥店為平民診病開方,聲名漸著。又多次向偽當局人士索取棉衣、布匹、食鹽,轉手送給貧苦百姓,城鄉皆知。1943年,在龍泉寺教書6個月,自稱“王興國”。
新中國成立后,王給鄉人民政府題詞:“開了花,落了花,共產黨來了幫窮家,不用奉承不用誇,有么事話說么事話。”書法別具一格,偶爾題寫門牌。醫道高明,醫德頗佳,為農民治病不收分文,在陽新縣三溪口一帶極負盛名。1970年9月病逝。有草書條幅《陋室銘》存世。(趙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