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

漢語詞語

天平,拼音tiān píng ,指一種衡器,由支點(軸)在梁的中心支著天平梁而形成兩個臂,每個臂上掛著一個盤,其中一個盤裡放著已知重量的物體,另一個盤裡放待稱重的物體,固定在樑上的指針在不擺動且指向正中刻度時的偏轉就指示出待稱重物體的重量。

引證解釋


1.衡器。槓桿兩頭懸以盤,一盤置所稱物,一盤置砝碼,以稱物體。現代天平靈敏度甚高,多用於實驗室等。
元無名氏《陳州米》第一折:“拿來上天平彈著,少少少,你這銀子則十四兩。”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這銀子在這裡,拿天平來請少爺當面兌。”
2.泛指衡量的標準、尺度。
艾青《<艾青詩選>自序》:“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語言的天平。”
3.《魏書.卷三六.李順傳》:“各秉文而經武,故天平而地成。”

用法


1.衡量較輕物品的器具。直柱上支著一橫桿,桿的兩端各懸掛一個小盤,一邊放置物品,一邊放置砝碼。當兩端呈平衡狀態時,累計砝碼重量,即可求得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