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縣
陝西省寶雞市轄縣
眉縣,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古稱“眉塢”,位於秦嶺主峰太白山腳下,北跨渭河。
眉縣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多次出土西周青銅器、戰國編鐘等國寶重器,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銅重器,被譽為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眉縣是先秦大將白起、三國蜀漢名臣法正、唐代醫學家王燾、宋代理學家張載(因其學說在關中創建,又稱關學)、共和國上將李達等名流故里。
眉縣原名郿縣。“郿”字源於《詩經·大雅·崧高》:“申伯信邁,王餞於郿”。《史紀》載:“秦昭王時大將白起為郿人”之記,證明在郿地置縣。自建縣以來,曾有過武功、邰縣、郿縣、榮縣、漢光縣、新光縣、安漢縣、郿城縣、平陽縣、美陽縣、周城縣、渭濱縣、鳳泉縣、溫湯縣、柿林縣、周至縣、眉縣等縣名。
太白雲海
眉縣,在夏商時,渭水南為微國,渭水北屬邰國(系炎帝之後,姜姓所封)。
西周時,微地為陸渾戎(允姓之戎);渭水北,東屬邰國,西為郿邑;周穆王姬滿執政時期(前1022—前975年)西巡時,叔齊子孫協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侯爵,因稱申侯,史稱其為“西申國”,為最早的申國。其國都故址在平陽(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后又被稱作“申戎”,亦稱“姜氏之戎”。
縣的建置,始於春秋。原名郿塢。
戰國時代,正式設立郿縣,境內有白起城。今眉縣渭水南,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即設為武功縣。
秦始皇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在今眉縣渭水北先設榮縣(一說未設),后改為郿縣,治所一說在今常興鎮西,一說在今車圈村。
西漢因之,渭水南仍為武功縣。
新莽元始五年(5年),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改名曰漢光邑,渭水南依舊。
眉縣縣標
西晉太康八年(287年)今眉地稱秦國,后復為郿縣。
前趙,今眉地號曰郿城。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郿城縣曰平陽縣。
西魏大統四年(538年),又改平陽曰郿城縣。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設溫湯縣,轄地為今周至縣西部,眉縣渭水南東部地區。天和元年(566年),於縣境西南斜城(今第五村鄉境內)置雲州。建德三年(574年),撤銷郿城縣(渭水北)、溫湯縣(渭水南),縣地併入周城縣;是年,周城縣城由今岐山縣京當周城鎮遷至斜城(故址在今第五村鄉境內);是年撤銷雲州。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周城縣曰渭濱縣。大業二年(606),改渭濱縣曰郿縣。義寧二年(618),於郿縣東部設鳳泉縣,並於郿縣境內設郿城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郿城郡為郇州,三年(620)州廢,將郿縣城遷今址。貞觀八年(634),撤銷鳳泉縣,其地併入郿縣。
北宋景祐三年(1037前趙)正月,翰林承旨,評定三等國,郿城屬小國。
金因北宋制。
元初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前趙),升郿縣為郿州,於東部設柿林縣。順帝至元元年(1335前趙),復改郿州為郿縣,並廢柿林縣,其地復歸郿縣。此後近700年間,一直稱郿縣。
太白山音樂噴泉
中華民國初屬關中道,不久重新劃定全國區劃,取消道治,郿縣為省轄92縣之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隸陝西省第九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7月郿縣解放,亦稱郿縣。先後隸屬於寶雞分區、寶雞專員公署、寶雞地區,今屬寶雞市轄縣之一。
1958年12月1日,根據國務院調整縣市規模的通知,撤小縣並大縣,郿縣被撤銷建置併入周至縣。1961年9月,周郿分縣,恢復郿縣建置。
1964年9月,依據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和上級通知,將“郿”字改為“眉”,從此遂為眉縣。
眉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西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水,屬黃河中游川塬溝壑區。東接周至縣,西鄰岐山縣,北與扶風縣接壤。介於東經107°39′—108°00′,北緯33°59′—34°19′之間,總面積863平方千米。縣城東距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35千米,東距西安市125千米;西距寶雞市65千米。
眉縣由於處在華北地台與秦嶺東西構造帶兩大構造單元的接觸部位,構造較為複雜,在經受了長期的強烈褶皺與斷裂活動的同時,在中生代發生了大量的岩漿侵入活動,使區內中生代以前的地層發生了強烈變質。在中生代末期秦嶺及北山強烈上升剝蝕,渭河斷陷盆地的迅速下降與大量沉積物堆積,掩蓋了一些地質構造的本來面目。現存地質構造仍反映了東西構造帶的兩個特點。
其一褶皺構造:在湯峪至大鎮溝一帶中元古界寬坪群地層中,有一軸向為北西至南東向的斜構造,向南東傾伏。由於花崗岩的侵入破壞,出露很不完整。北西端鏟狀傾向1e0°—110°,傾角20°,兩翼鏟狀分別為180°40′—80°,40°60′—80°,南東敞開延出縣外。這是東西向褶皺受北西向隴西構造帶影響的結果。
其二斷裂構造:縣內斷裂構造分東西向及北東向兩組,以前者為主,是秦嶺東西構造帶的主體部分,後者屬前者的派生構造。
眉縣地形地貌複雜,大體為南北高中間低的不對稱“U”型地形,東西向延伸略長,南北向起伏較短。全縣最高點為太白山次高峰,海拔3771.2米;最低點為位於青化與扶風交界的渭河東流出境處,海拔442米。依照地貌特徵,全縣可分為秦嶺山地(海拔700米以上)、黃土梁原、山前洪積平原、渭河沖積平原、渭北黃土台原五種地貌類型。概括而言,全縣呈現“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形態。
眉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海拔高度在442—3767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2.9℃,平均降水609.5mm,平均日照2015.2小時,無霜期218天。每年3—5月,回暖較快,秋季受冷空氣影響,晝夜溫差較為明顯,是關中地區秋雨最多的區域之一。
眉縣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有大小河流19條。境內最大河流為東西向渭河,流長25千米,水域面積79.13平方千米,河面東寬而多夾心灘,西窄而少彎曲,最窄處僅100米,最寬處達1.5千米,年平均流量為124.2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為6400立方米/秒(1933年)。以石頭河、霸王河等五條渭河一級支流為統計口徑,總流域積水面積為795.34平方千米,總流長為241.15千米,南北向流入渭河。
眉縣土壤有紅紫土、白墡土、紅膠土、黃墡土、黑油土、淤積土、塿土、黃綿土、壅土、潮土、河淤土、水稻土、沼澤土、褐土、棕良土、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原始土18個土類和油土、立搓土、黑澇窪土、灰土、褐墡土、墡土、壅土、潮壅土、石窯土、潮土、濕潮土、鹽潮土、潮淤土、濕淤土、淹育型水稻土、瀦育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潛育沼澤土、草甸沼澤土、淋溶褐土、粗骨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鹽褐土、棕壤、灰棕壤、粗骨棕壤、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原始草甸土等31個亞類。具體分60個土屬185個土種。
西部蘭花生態園
野生獸類
有黑熊、雲豹、金毛扭角羚、麝、鹿、野豬、刺蝟、獾、豺狼、岩羊、狐狸等。其中雲豹、金毛扭角羚、麝、錦雞等系國家保護動物。
野生鳥類
有山鷹、啄木鳥、白臉山鵲、灰喜鵲、灰頂伯芬、黃鸝、白鶴、畫眉、錦雞、綠頭鴨、大雁、鷺鷥、斑鳩等。
昆蟲類
屬捕食性天敵有14科56種,以瓢蟲科最多,有34種,草蛉科的有大草蛉等4種;屬寄生性天敵有8科17種,主要有螟蛉瘤姬蜂、稻苞蟲金小蜂、澳洲赤眼蜂等。蜘蛛類有草間小黑蛛、丁紋豹蛛等10種,藥用昆蟲有土鱉蟲、蠍子等。
水生動物
有野生鯉科、鰍科、鯰科等魚類10餘種,龜類3種,其餘水生小動物上百種。
眉縣南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總儲量8000多萬噸,金屬礦藏品種有銅、鉛鋅、鐵、鈦,非金屬礦藏有石英、石墨、紅柱石、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滑石、鉀長石、蛇紋石、綠寶石等,其中紅柱石總儲量達66萬噸。
眉縣湯峪地下溫泉,屬低礦化弱鹼性硫磺鈉型高熱水,水溫高達50—70℃,日均出水量500—600立方米,年產地熱水23.7萬立方米,富含鉀、鈉、鎂等元素,是縣內一處寶貴的地熱水資源。
眉縣行政區劃圖
東漢時,縣以下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里,里上為亭,亭上為鄉。
三國曹魏時,仍繼漢制。
南北朝時,郿縣先後為後趙、前秦、後秦、北魏、西魏、北周轄地。西魏時,縣以下建置是: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
隋代建置,以五家為保,設保正一人;五保為閭,設閭正一人;四閭為族,設族正一人。百戶為里,設里長。五百戶為鄉,設鄉鎮。
唐時又恢復“鄉里制度”,以百戶為里,設里正;五百戶為鄉,設鄉耆老。里以下三家為保,四家為鄰。在城邑內設坊,坊設坊長。
宋初,沿襲唐制,以鄉統里。在縣城設衙前里正,管街道。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郿縣有三鄉28社。
清順治時,以十家為牌,牌設牌頭,又稱為甲長。十牌為甲,甲有甲頭,又稱總甲。十甲為保,保有保長,又名保正。康、乾時,眉縣仍為“鄉里制”。全縣設三鄉19個裡。
民國元年(1912年)3月,全縣仍為19里。民國三十年(1941年)底,全縣有7鄉鎮,61保,1292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縣設3鄉、4鎮,下轄56個保。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首善鄉轄保由原7個增至9個,齊鎮轄保由原10個減為8個,其他鄉鎮轄保數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未變。
1949年5月22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二軍六師解放了郿縣,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駐首善(今城關鎮),全縣設7個區公所。
眉縣風景
1961年9月1日,恢復郿縣建制,縣城仍駐首善鎮(今城關),全縣分13個人民公社,轄154個生產大隊、884個生產隊(不久,安樂公社重歸岐山縣)。
1984年初,改公社為鄉鎮,原城關公社與城關鎮合併,稱城關鎮,全縣分設5鎮7鄉。
2011年7月7日,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眉縣撤銷原馬家鎮併入常興鎮,撤銷青化鄉併入橫渠鎮。
經過2011年陝西省行政區劃改革后,縣轄8個鎮:首善鎮、橫渠鎮、槐芽鎮、湯峪鎮、常興鎮、金渠鎮、營頭鎮、齊鎮,完全撤銷了鄉級行政編製,共有4個居民社區,123個行政村,882個村民小組。
2019年,眉縣下轄1個街道、7個鎮,另設有1個旅遊區,1個森林公園。眉縣人民政府駐首善街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610326001000 | 首善街道 |
610326101000 | 橫渠鎮 |
610326102000 | 槐芽鎮 |
610326103000 | 湯峪鎮 |
610326104000 | 常興鎮 |
610326105000 | 金渠鎮 |
610326106000 | 營頭鎮 |
610326107000 | 齊鎮 |
610326400000 | 陝西省太白山旅遊區 |
610326401000 | 紅河谷森林公園 |
截至2019年末,眉縣戶籍人口32.4608萬人,自然增長率3.58‰。全縣出生人口2897人,出生率9.22‰,出生人口性別比105:100。
2021年5月31日,寶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眉縣常住人口為281211人。
眉縣人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滿族、藏族、彝族、白、苗族、傣族、黎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哈尼族、壯族、土族、拉祜族、土家族等。
2019年,眉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61.2147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3.9216億元,比上年增長4.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5.7399億元,比上年增長5.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9%。人均生產總值53101元,比上年增長2.9%。三大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分別為:第一產業14.8%,第二產業53.2%,第三產業32.0%。全年登記各類市場主體6398戶,增長113.8%。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眉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2%,5000萬元以上項目95個,完成投資額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0.4%。實施重點項目251個,完成投資147.36億元。其中:年度投資141.99億元,34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0.55億元,4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92億元。落實招商項目98個,爭取國家投資項目411個,落實到位資金20.18億元。
財稅收支
2019年,眉縣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4115億元,同口徑增長6.3%。完成地方財政支出21.2092億元,較上年增長1.1%,增支2314萬元。
人民生活
2019年,眉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220元,增長9.8%。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741元,增長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4913元,增長8.4%。全縣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初步匯總年平均工資57377元,比上年減少294元,減少0.51%。
2019年,眉縣完成現價農業總產值41.5091億元,比上年增長5%。2019年,眉縣眉縣獼猴桃品牌價值達到128.33億元,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獼猴桃大數據示範中心、3.3萬噸氣調冷庫建成投用。豆家堡村等3個村被確定為“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寧渠村、東四新村、文謝村,創建為“陝西省美麗宜居示範村”。
2020年8月,入選農業農村部“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種植業
2019年,眉縣糧食麵積為19.6312萬畝,比上年下降0.18%;油料面積3804畝,比上年下降0.6%。蔬菜面積達到11062畝。蔬菜產量15647噸,較去年同期增產347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27%。糧食總產量達到7.3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0.97%。其中:夏糧3.66萬噸,較去年同期稍有下降;秋糧3.6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87%。
林業
2019年,眉縣實施綠色眉縣建設九大工程,完成縣域造林綠化面積3.81萬畝,栽植各類綠化苗木461.2萬株,渭河北坡陡崖治理2773平方米。水果面積25.4853萬畝,其中:獼猴桃面積比上年增加3307畝。
畜牧業
2019年,眉縣建千頭養殖場10個,新建規模養殖場戶5個,改造標準化肉雞大棚6個,建成萬噸有機肥加工廠1個。調整優化漁業養殖結構,引進水產名優品種753萬尾,打造大鯢、脆肉皖、松浦鏡鯉等特色養殖示範點5個。全縣畜禽存欄量達到54.875萬頭只,全年肉、奶、蛋總產量8.43萬噸。全縣牧業產值達到56217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全縣肉類總產量8539.2噸,比上年下降2.86%。其中豬肉產量6063.1噸,畜禽肉產量966.9噸,牛肉產量1315.2噸。奶類總產量71322.9噸,較上年同期下降0.11%,其中牛奶產量61194.9噸。
眉縣國家休閑農業示範區
漁業
2019年,眉縣水產品產量2240噸,較上年同期略下降。
2019年,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3億元,比上年增長3.9%,利潤總額26.9億元,同比下降25%。投資43.32億元實施工業項目77個,常興紡織工業園獲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全省紡織服裝產業示範基地”,經開區榮獲“全省工業集中區發展爭先進位獎”。全年全縣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1.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2%。
國內經濟
2019年,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7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城鎮為37.24億元,比上年增長9.98%;鄉村為9.51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全縣完成商品銷售額123.8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批發貿易業完成57.26億元,比上年增長24.8%,零售貿易業完成66.61億元,比上年增長13.4%。住宿業營業額完成2.65億元,比上年增長9.1%;餐飲業營業額完成11.53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建成順豐眉縣獼猴桃直發倉、中國郵政眉縣獼猴桃分撥倉、德邦眉縣獼猴桃分撥中心,設立了130多個鎮、村快遞服務點實現全縣村級物流快遞全覆蓋。全縣電商銷售額13.75億元,其中農產品電商銷售12.3億元,眉縣獼猴桃被評為“最受百姓喜愛的品牌”、“最受老百姓歡迎的農特產品”。
對外貿易
2018年,眉縣新增進出口備案登記企業14戶,年內有出口實績企業達22戶,常興紡織工業園外貿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成為陝西省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基地。
電子商務
2019年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成效明顯,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給予專項資金扶持。
招商引資
2018年,眉縣引進落實千萬元以上招商項目88個(續建項目14個,新建項目74個),到位資金120.48億元,占任務的125.5%。引進億元以上產業化項目38個,引進世界500強央企4個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
旅遊業
2019年,眉縣共接待遊客1574.8萬人次,同比增長17.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9.7億元,同比增長21.6%。張載文化園一期橫渠書院項目順利開工,凌雲棧道、“太白山之眼”音樂噴泉、眉縣博物館開放運營,扶眉戰役紀念館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太白山旅遊區獲評“全國森林康養基地”稱號,營頭鎮紅河谷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眉縣成功創建為“省級旅遊示範縣”,榮獲“感動世界旅遊縣”稱號。
紅河谷國家森林公園
金融業
截至2019年末,眉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52.6269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72.0547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存貸比為47.2%,較去年增長3.1個百分點。
眉縣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中國青銅器之鄉”,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銅重器,被譽為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秦將白起、蜀臣法正、唐醫王燾、宋代大儒張載、共和國上將李達等歷史名流輩出。
眉縣民間藝術形式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眾多的手工藝製作如臉譜、剪紙、刺繡、皮影、泥塑等,栩栩如生,無一不閃現著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芒。尤以眉縣下河寨道情——這一中國最古老的唱腔藝術至為珍貴,由她衍生、變化、發展而來的眉戶戲膾炙人口。其中著名眉戶劇《梁秋艷》的演出曾轟動一時,影響、促進了幾代中國婦女的婚姻自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演的大型眉戶現代戲《遲開的玫瑰》,榮登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自1998年問世,已演出400多場,觀眾累計達百萬人次。並榮獲“文華大獎”、“中國藝術節大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人口文化獎”金獎等多項國家級大獎,近10年的輝煌歷程彰顯並詮釋了它強大的生命張力。
眉縣是中國公認的“三鄉”,即中國酒文化之鄉,因為眉縣太白酒場址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的酒器,將中國酒文化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中國獼猴桃之鄉,寶雞市眉縣和鄰近的周至縣因盛產獼猴桃共同被譽為獼猴桃之鄉:中國青銅器之鄉,2003年眉縣馬家鎮楊家村出土了大批青銅器,江澤民在北京參觀了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之後揮筆給寶雞市寫下了“青銅器之鄉”。
2019年,眉縣西法城際鐵路(眉縣段)建設項目、眉太高速建設項目陸續開工建設,西寶中線(眉縣段)改擴建項目、湯齊路改建項目、胡湯路改建項目、蒙牛專線改建工程全面建成或通車。村級公路8條14.5千米和縣鄉公路1條9千米公路建成通車。
眉縣地處關天經濟區核心地帶,東距西安100千米,西距寶雞50千米,隴海鐵路、西寶高鐵、西寶高速公路、法湯高速、西寶中線和南線、姜眉公路等交通動脈貫穿縣境,是連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2019年,眉縣組織開展科技下鄉、科技活動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校企合作、第二十六屆楊凌農高會參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活動,申報2020年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4項,全縣共獲得省、市科學技術獎勵3項,陝西新絲路獼猴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獼猴桃產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認定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截至2019年末,眉縣擁有各類中小學校110所,其中小學38所,初級中學12所(含民辦育才),高級中學3所,職業中學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公民辦幼兒園55所。全縣中小學在校學生47089名,其中小學20379名,初中8969名,高中4672名,職業中學2783名,特殊教育132名,幼兒園10154名。全縣中小學在校教職工3807名(含民辦學校),其中幼兒園1187名,小學1122名,初中823名,高中472名,職業中學176名,特殊教育27名。
2019年,眉縣推進教育提質創優“5+4”行動,7所幼兒園順利創建一類園,5所民辦園被認定為普惠性民辦園,湯峪聯小、第五村中學等64所中小學改造提升完成投用,啟動了首善中心校擴建工程。中小學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中小學教職工生活設施改造、校外培訓機構改造提升、職教中心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基地等4個項目完工。縣文體中心項目完成室外公廁、看台主體、田徑場施工。創建市級“文明校園”4個,縣級“文明校園”6個,推薦市級文明校園3所。職教中心成功承辦省市中職學生技能大賽賽點工作,獲省級優秀組織獎。中職學生參加國省市技能大賽獲各類獎項37個,高職單招二本上線率51%,再次位居全市第一。
2019年,眉縣完成17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舉辦“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眉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演出等文化活動,榮獲“2019(首屆)中國文化百強縣”。公布縣級第三批非遺名錄13項。
截至2019年末,眉縣擁有11所衛生院、11所民營醫院、3所縣級醫院,152所標準化衛生室,病床2149張,衛生技術人員2529人,其中:醫師735人。被確定為“全國縣域緊密型醫共體試點縣”。縣中醫院完成整體搬遷,公共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2019年,眉縣城鎮新增就業361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13萬人,扶持創業1200人,榮獲“第二批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稱號。
2019年,眉縣農村幸福院規範運行,15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洗衣房、浴室、理髮室建成投用。
2019年,眉縣空新聯村、紅河谷村實現脫貧出列,561戶1542人實現穩定脫貧。“5321”工作法、脫貧攻堅擂台賽、整改執行專項行動被省市媒體報道推廣。
2019年,眉縣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10天,較上年增加16天。全縣8個鎮街全面完成27741戶的清潔能源替代工作任務。秦嶺生態環境“五亂”整治野生動物保護“六重”防線在全省推廣。
2019年,眉縣共發生安全生產事故2起,受傷2人,無人員死亡。事故起數、傷亡人數實現“雙下降”。
眉縣紅河谷 | 紅河谷 紅河谷森林公園地處秦嶺主峰太白山北麓紅河流域,東臨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南接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公園設計2341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1.7%以上,最高海拔3666.6米。園內森林植被豐富,垂直地帶明顯,被譽為“動物園的基因庫”。公園已開發景區四個,景點80多處,可觀賞太白八景的“紅河丹崖”、“斗母寄峰”、“平安雲海,和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積雪”勝景。 |
眉縣鍾呂坪 | 鍾呂坪 位於眉縣湯峪口以西4千米的山腰,面積約2平方千米,傳為漢鍾離、呂洞賓等修道成仙之地,故名鍾呂坪。坪間有山神殿、老君洞、湘子廟、關帝廟、玉皇宮、太白殿、斗母宮等廟宇建築。被稱為眉縣八景之一——雨雲玉帶,三坪間有二澗,飛流直下,冬季凝為百丈冰,遠觀如玉柱,奇特景緻構成“玉柱擎三坪,玉屏映太白”的絕佳畫面。 |
凈光寺 | 凈光寺 始建於唐代元和十一年(816年),重建於宋元祐二年(1087年),原址位於眉縣平陽街中段,1993年2月易地重建,遷於縣城美陽街中段南側86號。寺內最珍貴的遺存有2處:一為凈光寺七級浮屠,歷經千年風雨,仍巍然屹立,是歷史的有力見證;二為豎立在院中的六棱漢白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該碑立於唐元和十一年(816),通高2.18米,周長1.65米,漢白玉八稜柱體,八面楷書,字跡遭風雨剝蝕嚴重。 |
眉縣西部蘭花生態園 | 西部蘭花生態園 位於陝西省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北5千米,總面積273公頃,建成水上娛樂垂釣園、高科奇觀園、珍稀樹種觀賞園、百果採摘園、花卉盆景園、疏林休閑娛樂園和科普教育基地7個園區9個觀光景點。有全自動電腦控制溫室10000平方米、植物組培樓2300平方米,年“克隆”植物6000萬株;水上垂釣娛樂園35萬平方米;引進、繁育世界各國名優樹種420多種2000萬株,擁有蝴蝶蘭、大花蕙蘭、紅掌等名貴珍稀花卉160餘種100萬餘盆,有“中國西部綠色明珠”的美譽。 |
眉縣太白山漂流 | 太白山漂流 太白山漂流位於眉縣湯峪鎮太白山腳下,上碼頭距太白山遊客服務中心500米,與中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太白山水流經於此,全長9.6千米,落差166米,漂流時長2—3小時,日接待量可達兩萬人次。被譽為“西北第一漂”。漂流東距西安86千米,西距寶雞60千米,東北距咸陽66千米。西寶高速、310國道、環山旅遊道均可直達碼頭。 |
眉縣渭河濕地公園 | 眉縣渭河濕地公園 位於眉縣(國家級)獼猴桃交易中心南側,渭河之濱,是眉縣新建的旅遊景點之一。該濕地公園的建成,使眉縣人民有了第一個風景園林休閑場所,提升了山水眉縣,田園生活的境界。 |
眉縣段千畝荷塘景區 | 渭河“百里畫廊”眉縣段千畝荷塘景區 2016年7月23日上午,渭河“百里畫廊”眉縣段千畝荷塘景區正式向遊人開放。千畝荷塘景區是集荷塘觀光與休閑體驗為一體的水鄉文化生態區,新建、改造荷塘72座,栽植荷花、水生植物20多種、鋪設草皮6.5萬平方米,建成步道長廊、觀荷塔、荷香亭等基礎配套服務設施。 |
眉縣大櫻桃 | 眉縣大櫻桃 陝西省眉縣大櫻桃基地自1986年引進歐洲大櫻桃進行栽植培育以來,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科研合作,在齊鎮建立眉縣無公害大櫻桃基地8000畝,帶動眉縣地區發展大櫻桃已達1萬多畝,在楊凌示範區現代農業創新園建立大櫻桃示範園5畝,在岐山縣建立優質大櫻桃苗木繁育基地500餘畝。為四川、湖北、河南等二十多個地市推廣“曉文一號”、紅燈、拉賓斯等三十多個大櫻桃品種2萬餘畝。2009年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2010年大櫻桃樹苗被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評為“第十七屆楊凌農高會優秀產品”。 |
眉縣草莓 | 眉縣草莓 眉縣草莓協會成立於2001年4月,帶動眉縣草莓產業從百畝地種植規模,發展為上萬畝的大產業,會員從十幾人發展到315人。協會下轄有草莓協會專家大院、草莓批發市場(面積40畝),建立優質草莓示範基地2000畝,被省、市命名為省級科技示範基地和市級科技示範園,協會建立了草莓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槐香牌”草莓商標,產品通過農業廳“無公害認證”。協會被縣、市、省科協逐級評審推薦上報,被中國科協、財政部授予2011年“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 |
眉縣獼猴桃 | 眉縣獼猴桃 截止2011年底,眉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已達到24.8萬畝,獼猴桃產量達到33.9萬噸,占寶雞地區獼猴桃面積是62%,獼猴桃產量的65%,占陝西省獼猴桃面積的32.9%,獼猴桃產量的46%。形成的農業總產值12億元,形成增加值6.9億元,占種植業增加值的68.2%。眉縣獼猴桃種植村達到121個,種植戶達到6萬戶,農民戶均種植獼猴桃3.6畝,人均0.95畝。建成各類獼猴桃示範園18個,取得眉縣獼猴桃地理標誌認證。有各類獼猴桃加工企業5戶,擁有各類獼猴桃專業合作社108個,獼猴桃果品銷售公司12個,獼猴桃儲存冷庫1620座,冷庫儲存能力達8.5萬噸。 |
眉縣紅提葡萄 | 眉縣紅提葡萄 眉縣橫渠鎮紅祥村是紅提葡萄種植基地,從2000年開始引種栽植紅提葡萄,經過生長掛果證實,屬紅提葡萄優生區。紅祥村已發展紅提葡萄2060多畝,干雜鮮果1000多畝。紅提葡萄基地於2004年被陝西省農業廳審批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產品遠銷廣州、武漢、鄭州、四川等地,並輻射帶動周圍幾個村,形成了相當的規模。2007年總產量將達到4200噸,每日可收穫單粒重12克以上的商品果100噸。 |
眉縣蕎面餄餎 | 蕎面餄餎 蕎面餄餎是陝西省著名的漢族麵食小吃。被譽為北方面食三絕之一,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齊名。餄餎,古稱“河漏”。元代農學家王禎《農書,蕎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成面或作湯餅。”餄餎,因多用蕎麥麵製成,比較固定的叫法是蕎面餄餎。苦蕎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維生素P,其中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維生素B1和維生素PP顯著高於大米,維生素B2亦高於小麥麵粉、大米和玉米粉1—4倍,有促進生長、增進消化、預防炎症的作用,經常食用蕎麥食品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大有好處。 |
眉縣攪團 | 攪團 攪團為陝西特色吃食,定義為“用雜麵攪成的糨糊”,在二十世紀年代可以說是農家的救命飯。攪團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圍城,一種是漂魚兒。主要包括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攪團從何時起源無從考證。傳說中是諸葛亮當年在西祁屯兵的時候,因為久攻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清閑無事,就在那裡大力發展農業,以供軍糧充足。老吃慣了地方的麵食,軍中都很厭倦了,也是為了調節軍隊士兵的想家情緒;於是諸葛亮就發明了這道飯食。不過那時的名字不叫攪團,而是叫水圍城。 |
眉縣豆花泡饃 | 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流傳於陝西西府地區漢族傳統風味的名小吃,其饃採用獨特工藝加調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俗稱"鍋盔",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豆花用品質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鮮嫩爽滑,煮而不散。豆花泡饃發源於秦地西府雍城一帶,源遠流長,蘇東坡任太守時,大力整治東湖,成為西府名景。蘇東坡在品嘗了雍城豆花泡饃后,套用當地俗語說:“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佳味,實乃三絕也”!“金玉瓊漿”說的就是豆花泡饃,其中“金”說的是金黃的饃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瓊漿”是對豆漿的美譽。 |
白起
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率軍征戰出奇無窮,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井丹
字大春,東漢郿地(今陝西省眉縣井索村)人,年輕時學習於太學,通五經,善談論,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紛綸井大春。”據說,他為人非常清高,從未學會伺侯人,更不屑攀龍附鳳。
法真
扶風郿(今陝西眉縣金渠鎮八練村人),東漢時期名士,儒學家。以清高而著稱,有“玄德先生”的稱號。
法雄(?一117年)
東漢右扶風郿縣(今金渠鎮八練村大法儀嘴原頭)人,戰國時齊襄王田法章之後裔。秦滅齊,子孫不敢姓田,遂以法為氏。
法正(176年一220年)
字孝直,法真之孫。右扶風郿縣(今眉縣金渠鎮八練村大法儀嘴原頭)人。父法衍,字季謀,官至司徒椽、廷尉左監。
王珪(570年—639年)
字叔玠,唐岐州郿縣(今眉縣常興鎮車圈村王家台)人,唐初名臣。先祖在魏改姓為鳥丸氏。曾祖為鳥丸神念,投奔南梁后,復王姓。祖父王僧辯,在梁官至太尉、尚書令。父王覬,北齊樂陵太守,卒於北齊武平四年(573年)。
王燾(約686年—757年)
唐岐州郿縣(今陝西眉縣常興鎮車圈村王家台)人,唐名醫,著述《外台秘要》等為保存古醫籍原貌和總結唐以前的醫學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載(1020年—1077年)
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宏,歷代傳頌不衰。
張戩(1030年—1076年)
字天祺,“橫渠先生”張載之弟,北宋時關中郿縣人。先後任陝州閿縣主薄、普潤縣令、秘書省著作佐郎,知靈寶、渠州、流江、金堂等縣事,改轉為太常博士、監察御史裹行、知公安、蒲城縣事,改夏縣轉運使舉、鳳翔司竹監。史書稱他“愛民以誠,濟濟有術”。
李達(1905年—1993年)
陝西省眉縣人。1925年入平涼第二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任西北軍排長、連長。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9歲。
眉縣是首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單位。
2019年,眉縣獼猴桃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
2019年,眉縣被確定為“全國鄉村振興規劃實施固定聯繫點”。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20年4月,被中共陝西省委平安陝西建設領導小組授予“2019年度平安縣”榮譽稱號。
2020年2月26日,眉縣獼猴桃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2020年7月,被評為“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
2020年7月10日,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眉縣為2019年國家衛生縣城。
2020年8月24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的“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2020年1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2020年11月16日,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20年12月4日,獲“陝西省雙擁模範縣(區)”稱號。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