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張載祠的結果 展開

張載祠

張載祠

張載祠亦稱張子祠,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城東26公里處的橫渠鎮。為中國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領袖張載的講學台。張載祠前身為崇壽院,因張載年少時讀書與此而改為橫渠書院徠,現寶雞市眉縣有張載祠、張載墓與橫渠書院。寶雞文理學院也成立了寶雞文理學院橫渠書院。

祠墓歷史


張載祠
張載祠
張載祠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城東26公里處的橫渠鎮。佔地南北82米,東西37.5米。
它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關中之學)領袖、“北宋五子“之一張載的講學之地。
為關中十八景之一。張載祠前身為崇壽院,張載年少時曾在此讀書,晚年隱居后,一直在此興館設教。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崇壽院改名為橫渠書院。
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開始在原橫渠書院舊址上建張載祠。
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在張載祠內恢復橫渠書院,成“后祠前書院”格局。
位於張載祠南7公里處大鎮谷迷狐嶺的張載墓,佔地87.2畝,是張載及其父張迪、弟張戩的安葬之地。從元、明、清至民國,歷史上對張載祠和書院修葺14次。
張載祠歷經元、明、清、民國,前後共修葺9次。1985年成立張載祠文物管理所,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學作品


張子祠(橫渠書院)詩詞和楹聯
一、詩詞
寥寥村落實堪傷,東畝西疇大半荒。
惟有橫渠祠下水,滔滔二派與天長。
——明代 阮勤
學釋談兵用世竦,中庸看罷道無餘,潛心井地布前代,立論訂頑示廣居。
理窟遺言人事備,驢鳴妙契性天虛。關西夫子高風遠,景仰斯文拜里閭。
——明代 白鎰
道啟鄉先哲,名垂世大儒,宮牆猶闕里,祠宇故橫渠。
撤坐緣歸正,懸銘為砭愚,生平勤仰止,何日一摳趨。
——清代 許宗魯
徠過橫渠書院懷鄉賢張載
洛水難留秦客船,微行踏闊自通天。探玄獨認氣生物,養性豈唯僧坐禪。
烽火青衿思入漠,金風白髮杖巡田。關中多少老夫子,盡立此門成一賢。
——當代 嚴海燕
二、楹聯
張子祠
道並二程,關學無殊洛學;
法制三代,性功即是事功。
——清代王傑
橫渠書院
三代可期,井田夙願經時略;
二銘如揭,俎豆能往闡道功。
——清代 王傑
張子祠
近馬帳而傳經,砭愚訂頑,百代均沾化雨;
設虎皮以講易,經明德立,群倫共被春風。
——清代賀瑞麟
道並二程
雲樹森森,默想閑居氣象;
水田漠漠,堪追往日經綸。
——清代王象賢
張子氏祠
一代口碑留蜀道;
千秋血食在秦中。
——清代 王象賢

人物簡介


張載祠
張載祠
張載(1020年-1077年12月26日),原籍大梁,又稱張子。
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程顥程頤的表叔,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廟庭與周敦頤、邵雍、程頤廟、程顥廟合稱“北宋五子”廟。字子厚,漢族,祖籍大梁(今開封),徙家鳳翔郿縣(今寶雞眉縣)橫渠鎮,人稱橫渠先生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授祁州司法參軍,調丹州雲岩令。
遷著作佐郎,簽書渭州軍事判官。熙寧二年(1069),除崇文院校書。次年移疾。
十年春,復召還館,同知太常禮院。
同年冬告歸,十二月乙亥卒於道,年五十八。嘉定十三年(1220),賜謚明公。此外還有西晉文學家。

張載軼事


年少大器

張載祠橫渠書院
張載祠橫渠書院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當時西夏常對西部邊境侵擾,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初,西夏入侵,慶曆四年(1044年)十月議和。
朝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
這些國家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年僅二十一歲的張載刺激極大,他就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邊議九條》,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焦演(郴縣人,精兵述)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佔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范在延州(今延安)軍府召見了這位志趣不凡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鄉,收復失地的打算得到了范的熱情讚揚,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於兵。”意思是說你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而勉勵他去讀《中庸》,在儒學上下功夫。
張載聽從了范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
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繫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系。
慶曆二年(1042年)范仲淹為防禦西夏南侵,在安陽府(今甘肅慶陽)城西北修築大順城竣工,特請張載到慶陽,撰寫了《慶州大順城記》以資紀念。

中榜進士

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三十八歲的張載赴汴京(開封)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
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文彥博宰相支持,在開封相國寺開設講堂講《易》。一天晚上,他遇到程顥、程頤兄弟也在這裡講課。
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感到自己學問還不夠,對聽講的人說:“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輩可師之。”(《橫渠先生行狀》)於是,他撤席罷講,閉門鑽研,終於寫出重要論著《易說》。

軍事才能

張載中進士后,先後任祁州(今河北安國)司法參軍,雲岩縣令(今陝西宜川境內)著 作佐郎,簽書謂州(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等職。在作雲岩縣令時,辦事認真,政令嚴明,處理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推行德政,重視道德教育,提倡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每月初一召集鄉里老人到縣衙聚會。常設酒食款待,席間詢問民間疾苦,提出訓誡子女的道理和要求,縣衙的規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鄉老,反覆叮嚀到會的人,讓他們轉告鄉民,因此,他發出的教告,即使不識字的人和兒童都沒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與環慶路經略使蔡挺的關係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軍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諮詢。他曾說服蔡在大災之年取軍資數萬救濟災民,並創“兵將法”,推廣邊防軍民聯合訓練作戰,還提出罷除戍兵(中央軍)換防,招募當地人取代等建議。在此時他還撰寫了《經原路經略司論邊事狀》和《經略司邊事劃一》等,展現了他的軍事政治才能。

辭官橫渠

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呂公著(晦叔)向神宗推薦張載,稱讚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可以 召對訪問。神宗召見張載,問他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皆以漸復三代(即夏、商、周)為對”。神宗聽了非常滿意,高興地說:“你先到二府(中書省樞密院)作些事,以後我還要重用你。”張載認為自己剛調入京都,對朝廷王安石變法了解甚少,請求等一段時間再作計議,后被任命為崇文院校書。當時王安石執政變法,想得到張載的支持。有一天見到張載對他說:“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勝任,想請你幫忙,你願意嗎?”張載回答說:“朝廷將大有為,天下之士願與下風,若與人為善,則孰敢不盡!如教與人追琢,則人亦故有不能。”張載一面贊同政治家應大有作為,但又含蓄地拒絕參與新政的行為,遂漸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張載擬辭去崇文院校書職務,未獲批准。不久被派往浙東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審理苗振貪污案,案件辦畢回朝。此時張載之弟監察御史張戩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發生激烈衝突,被貶至公安縣(今湖北江陵),張載估計自己要受到株連,於是辭官回到橫渠。

八水驗井田

張載祠
張載祠
張載回到橫渠后,依靠家中數百畝薄田生活,整日講學讀書,“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半夜坐起,取燭以書……”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大量著作,對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進行了總結,並親自帶領學生進行恢復古禮和井田制兩項實踐。為了訓誡學者,他作《砭愚》、《訂頑》訓辭(即《東銘》、《西銘》),書於大門兩側。張載對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寫的《井田議》主張,上奏皇帝,並與學生們買地一塊,按照《周禮》的模式,劃分為公田,私田等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並疏通東西二渠“驗之一鄉”以證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橫渠鎮崖下村,扶風午井鎮、長安子午鎮仍保持著遺跡,至今這一帶還流傳著“橫渠八水驗井田”的故事。

賜謚明公

熙寧十年(1077年)秦風路(今甘肅天水)守帥呂大防以“張載之學,善法聖人之遺意,其術略可措之以復古”為由,上奏神宗召張載回京任職。此時張載正患肺病,但他說:“吾是行也,不敢以病辭,庶幾有遇焉。”意思是說這次召我回京,不能因病推辭,藉此機會可施行我的政治理想和主張,便帶病入京。神宗讓他擔任同知太常職務(禮部副職)。當時有人向朝廷建議實行婚冠喪祭之禮,下詔禮官執行,但禮官認為古今習俗不同,無法實行過去的禮制。唯張載認為可行,並指出反對者的作為“非儒生博士所宜”,因而十分孤立,加之病重,不久便辭職西歸。路經洛陽見到二程時說:“載病不起,尚可及長安也。”當年農曆十二月行至臨潼,當晚住在館舍,沐浴就寢,翌日(乙亥)晨(12月26日)與世長辭。享年五十八歲,臨終時只有一個外甥在身邊。張載的一生,兩被召晉,三歷外仕,著書立說,終身清貧。歿后貧無以殮。在長安的學生聞訊趕來,才得以買棺成殮,護柩回到橫渠。翰林院學士許詮等奏明朝廷,乞加贈恤。神宗下詔按崇文院三館之職,賜喪事支出“半”數,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三月,將張載葬於橫渠大振谷(今天的橫渠鎮大鎮村迷狐嶺)其父張迪墓南,與弟張戩墓左右相對。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寧宗賜謚“明公”,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賜封郿伯,從祀孔廟,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儒張子。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陝西省命名17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張載祠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