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飯碗

概念

瓷飯碗是指現在網際網路上形容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的新名詞,其含義主要是行政執法類公務員為非領導職務,設7個職級,只在這些職級中晉陞,並且今後一律實行聘任制。既不擔任領導幹部,又只是聘任制,就像我們吃飯用的“陶瓷的飯碗”,稍不留意就有打破的危險。有時也被人們用來形容工作的性質,是與鐵飯碗和泥飯碗相對應的一個名詞,都是借用於指各種不同性質的工作的。

社會調查


鐵瓷飯碗比較
“瓷飯碗”雖“瓷”,卻還屬於公務員,仍然是“鐵飯碗”的同胞兄弟。有調查表明,大學生鍾情於“鐵飯碗”,66.5%的人首選“福利好”;66.3%的人認為是“穩定性好”;59.5%的人表示“保障好”;工資高(46.9%)、工作輕鬆(45.2%)、社會地位高(43.9%)、其他收入高(19.2%)、權力大(18.3%)等。“瓷飯碗”雖然“穩定性”比“鐵飯碗”差一些,但在其他方面並不差,比如權力一樣享有,比如收入,最低的見習執法員的起薪為7000元,一級執法員則為15720元,而且,這還不包括其他福利,這即使是在消費比較高的的深圳,也算不少的收入了。

趨熱分析


如此人人羨慕、千軍萬馬競爭的其實只是“瓷飯碗”。早在2010年年初,深圳就高調宣布,深圳公務員管理將分為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和專業技術類三大類,而縱觀全國的公務員考試,這一“國考”逐年升溫,從2003年至2009年,6年間“國考”人數增長了14倍,2008年是60:1,2009年是77:1;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共有135萬人通過招錄機關的資格審查,角逐1.5萬個崗位,部分職位供需比超過2000:1。深圳的“瓷飯碗”異常火暴就不言而喻了。
從社會分工來說,公務員只是眾多社會職業的一種。公務員是從事社會管理工作,是提供公共服務,保障社會從業者有一個公平的交易環境,從而促進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客觀地講,公務員提供的公共服務本身並不創造社會財富,他們只是在現有存量財富中達到調配,讓其實現更好的分配,和促進其更快地增長;而增量的財富,則需要更多的人在社會上創業,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社會上的精英人士,應當更多投身於社會的創業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創新能力,進而促進財富的增長。大量的精英人士流向提供公務員領域,對於社會發展是一種逆動,對於創新能力也是一種萎縮,對於社會財富增長。

社會現狀


網上的詞用得很生動,說我們把“鐵飯碗”變成了“瓷飯碗”,用得很好!“瓷飯碗”和“鐵飯碗”有一定區別,但還是有一定硬度,在吃飯的功能上一點都沒有差異,而且比“鐵飯碗”要好看,當然摔了就不行了。
如果說以前的制度只是少數人有機會,現在的制度則是大多數人都有機會。
改革的目的不是給管理者辭退人員提供依據,主要目的是要改出效率、改出動力、改出機會。
公務員在履行職責時要少一些優越感,少一些居高臨下,多一些感恩之心,多一些設身處地,盡心儘力為人民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