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2條詞條名為陳潔的結果 展開

陳潔

大學生豬倌

陳潔,女,廣西融水縣融水鎮人,2005年考入江西南昌城市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就讀。在家人的支持下,陳潔於2007年11月在實習期間即回鄉籌建生態農業科技養殖場。2008年7月大學畢業后,陳潔聘請了4名大專學歷獸醫員和她一道養豬,當年出欄肉豬1000多頭,產值150多萬元,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大學生豬倌。

個人簡介


陳潔是廣西融水縣融水鎮人,2007年11月,她利用在江西南昌城市學院就讀期間的實習期回鄉籌建生態農業科技養殖場。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大學生豬倌]。

簡介


(圖)陳潔正在清潔豬舍
(圖)陳潔正在清潔豬舍
陳潔是廣西融水縣融水鎮人,2005年考入江西南昌城市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就讀。在家人的支持下,陳潔於2007年11月在實習期間即回鄉籌建生態農業科技養殖場。2008年7月大學畢業后,陳潔聘請了4名大專學歷獸醫員和她一道養豬,當年出欄肉豬1000多頭,產值150多萬元,目前豬場有母豬400多頭,牲豬總存欄3000多頭。

大學生就業是難題


大學生就業是難題,而且誰也不可能都成為蘇姍大媽和燒餅帥哥,而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融水鎮生態農業科技養殖場的老闆陳潔的就業經歷對大家就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2007年11月,陳潔利用在江西南昌城市學院就讀期間的實習期,回鄉籌建了這個養殖場。2008年7月大學畢業后,她聘請了4名大專學歷的獸醫員共同養豬。目前養殖場有母豬400多頭,總存欄3000多頭。陳潔工作一會兒運送豬飼料,一會兒觀察小豬的生長情況,既忙碌也充實。在很多人眼裡,大學生四年學業後去養豬可能有點不可思議,而且還是個美女大學生。其實這種看法是極為片面的。筆者認為,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很難找到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能正視自己,不能清醒的認識自我。
在這種狀況下,美女大學生陳潔發現身段當豬倌有著十分積極的勵志意義。
現在正值大學生畢業就業高峰期,很多學生面試無數,卻鮮有滿意的單位。說到原因,很多大學生皆因為工作薪水低下,工種被人瞧不起。當然我們並不能責怨大學生挑三揀四,但挑三揀四也得分場合。如今正是就業危機重重之時,大學生應該學會審時度勢,放下身段,從“卑賤”工作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方能解決就業生存難題。其實在我國現在並不缺少職業崗位,缺少的而是適合做這些事情的人。尤其是偏遠山區或小村城鎮,對大學生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的。但很多大學生覺得這些地方條件艱苦,工作單調乏味或是離父母太遠,因此難以簽約。但在筆者看來,越艱苦的地方才越能鍛煉人、鑄造人。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如今,漂亮的陳潔正在踏踏實實地干著養豬這一被人瞧不起的工作,充實而忙碌地做著自己的豬倌,我們相信,陳潔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大學生能像陳潔一樣,正確認識自我,理性做出抉擇,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就業面前人人平等,轉變觀念天地寬。近幾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大學生也從昔日的天之驕子向普通勞動者過渡。在這樣的形勢下,大學畢業生如果依然固守僵化保守的就業觀念,那勢必使就業之路越變越窄。如果自視甚高,老是想著自己是天之驕子,何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於是就挑肥揀瘦,前觀后望,甚至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追求所謂三高六點式的職業(三高即起點高、薪水高、職位高,六點即名聲好一點、牌子響一點、效益高一點、工作輕一點、離家近一點、管理松一點),最終只會耽誤自己,失去就業機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法國勞動和社會部部長雅克·巴羅明確提出:在新的就業模式中,不會再有終身職業了,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人人擁有終身就業機會"。大學生當豬倌再次生動地告訴我們:轉變觀念,放下面子,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從最基本的一步一步做起,成功之路就在腳下。
(圖)陳潔在推運豬飼料
(圖)陳潔在推運豬飼料

網友熱捧“最美大學生豬倌”


清秀的面孔,認真的表情,不怕臟不怕累的創業精神,大學畢業后回鄉養豬的陳潔贏得了網友的一片讚揚聲,她被稱為“最美大學生豬倌”。
陳潔是廣西融水縣融水鎮人,2005年考入江西南昌城市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就讀。在家人的支持下,陳潔於2007年11月在實習期間即回鄉籌建生態農業科技養殖場。2008年7月大學畢業后,陳潔聘請了4名大專學歷獸醫員和她一道養豬,當年出欄肉豬1000多頭,產值150多萬元,目前豬場有母豬400多頭,生豬總存欄3000多頭。近日,陳潔養豬的照片經媒體報道后,在各大網站熱傳,網友紛紛發表評論送去祝福,並鼓勵她堅持下去。
網友“田田”表示,很多人都在無奈養豬,而美麗的她仍快樂地堅持著,這本身就給大家樹立了一個榜樣。網友“小林”的話更是代表了眾多網友的心聲:“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美女養豬專業戶,加油!”
從北大畢業生陸步軒當屠夫,到今日大學生當豬倌,不難看出,大學生就業越來越趨於理性化。大學生當豬倌,本不應該成為什麼新聞,但現在卻成為新聞,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了?為什麼大學畢業生當豬倌不能一下子被社會接受呢?那是因為,傳統就業觀根深蒂固,用世俗的觀點來衡量知識與價值,大學生是不能從事那些所謂的簡單或低賤的活兒的,否則就是大材小用,浪費人才。
實際上,勞動最光榮,職業無貴賤,人與人之間只是分工的不同,因此,普通人能做的事,大學生同樣可以做。在我們一般人看來,豬倌是普通人乾的事,豬倌與大學生根本扯不到一塊兒,但陳潔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當一名普通的豬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陳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的詮釋了職業無貴賤。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理應轉變觀念,樹立職業平等觀。
就業面前人人平等,轉變觀念天地寬。近幾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大學生也從昔日的天之驕子向普通勞動者過渡。在這樣的形勢下,大學畢業生如果依然固守僵化保守的就業觀念,那勢必使就業之路越變越窄。如果自視甚高,老是想著自己是天之驕子,何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於是就挑肥揀瘦,前觀后望,甚至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追求所謂三高六點式的職業(三高即起點高、薪水高、職位高,六點即名聲好一點、牌子響一點、效益高一點、工作輕一點、離家近一點、管理松一點),最終只會耽誤自己,失去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