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和

黃曉和

黃曉和,男,音樂學家、音樂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 西方音樂史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北京音樂家協會理論創作委員會委員、蘇聯音樂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俄友好協會理事。1946年在常州入國立音樂院幼年班,師從盛天洞主修小提琴。1947年在南京首次登台小提琴獨奏。1949年4月在上海獲兒童音樂比賽會小提琴頭等獎。1949年9月入北京人民文工團(中國歌劇舞劇院前身)任獨奏員和樂隊隊員。1950年5月在天津入中央音樂學院少年班,先後師從儲耀武、馬思聰學習小提琴。

人物關係


人物概述


1951年入選中國少年先鋒隊出國代表隊任副隊長兼隊旗旗手,赴民主德國參加國際少先隊夏令營活動。在國際夏令營當選營旗升旗手。
中央音樂學院黃曉和教授
中央音樂學院黃曉和教授
1953年考取留蘇生,在北京俄文專修學校留蘇預備部學習。1954年赴蘇聯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先後師從大衛·奧伊斯特拉赫主修小提琴,師從謝爾蓋·斯克列勃科夫主修音樂作品分析。1961年以優異成績修畢理論-作曲系全部課程,通過國家考試和題為《論簡單一部曲式》的論文答辯,被授予“音樂學家-理論家”資格。
1961年7月回國至今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任教,先後主講“曲式與作品分析”、“外國音樂名作”、“西方音樂通史”、“蘇聯音樂史”、“蘇聯音樂名作賞析”、“音樂風格理論”等課程;擔任西方音樂史專業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導師。著作有《蘇聯音樂史》上卷(1917—1953)、《藝術研修——中外音樂美術欣賞》(外國音樂欣賞部分)、《心靈的迴響——中外交響樂名曲賞析》、《外國音樂史簡史》;論文有《舊制度滅亡的喪鐘,新世紀誕生的凱歌——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歌曲評介》、《俄羅斯英烈的心聲——蘇聯歌劇〈這裡黎明靜悄悄〉評介》、《時代·生活·思想·創作——紀念柴科夫斯基逝世一百周年》、《〈伊多美涅奧〉——莫扎特歌劇創作原則的初步體現》、《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音樂傑作——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列寧格勒〉交響曲》、《肖斯塔科維奇第七〈列寧格勒〉交響曲剖析》等。為《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撰寫關於西歐、俄羅斯和蘇聯音樂的重要條目;為《世界知識大詞典》撰寫全部外國音樂條目;為《現代音樂欣賞詞典》撰寫蘇聯作曲家及其作品條目。經常在報刊上發表音樂評論文章,在電台、電視台播講外國音樂欣賞,在大專院校、機關團體從事外國音樂普及講座。
1984年9月作為中國音樂舞蹈家代表團成員赴蘇聯考察訪問;1995年8—9月自費赴俄羅斯考察訪問;2000年6—7月應邀出席倫敦第三屆國際猶太音樂研討會並作大會發言;2000年10—11月應邀出席格拉斯科紀念肖斯塔科維奇逝世25周年研討會並作自由發言。
簡歷被收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輯出版的《國際名人傳記辭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澳洲及遠東名人錄》(Who’s Who In Australia And The Far East)和《國際有成就的領先者》(International Leaders Achievenment)等辭書。

學術成果


一、曾開設課程:
曾教授“曲式與作品分析”(1961—1965年)、“外國音樂名作”(1978—1979年)、“西方音樂通史”(1980—2000年)、“蘇聯音樂史”(1987—1988年;1996—1997年)、“蘇聯音樂名作賞析”(1996—1997年)、“音樂風格理論”(1997年)、“音樂學分析“(1996—2002年)等。
二、著作:
《蘇聯音樂史》上卷(1917-1953),1998年,海峽文藝出版社。
《藝術研修--中外音樂美術欣賞》(外國音樂欣賞部分),199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靈的迴響—中外交響音樂名曲賞析》,2001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音樂名家名曲》(外國篇),任主編,殷遐、劉悅撰稿,2003年,中國廣播大學出版社。
《外國音樂簡史》,2003年,中國廣播大學出版社。三、教材:
《曲式與作品分析》,1963年,中央音樂學院,油印本。
《外國音樂名作選介》,1978—1979年,中央音樂學院,列印本。
《外國音樂欣賞》,1985—1986年,中國函授音樂學院,鉛印本。
《交響音樂賞析》,1998年,北京大學,電腦列印稿。
《西方音樂通史》(第七章:十九世紀民族主義音樂,第八章: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音樂),1999年,電腦列印稿。
《音樂名家名曲》(外國篇),我主編,殷遐、劉悅撰稿,2002年,中央廣播大學出版社
《外國音樂簡史》,2002年,中央廣播大學出版社(待出版)。
四、論文:
《論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作品分析論文,莫斯科音樂學院,1959年,俄文列印稿。
《論簡單一部曲式》,莫斯科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畢業論文,1961年,俄文列印稿,中央音樂學院,中文油印本。
《談談奏鳴曲與奏鳴曲式》,載《人民音樂》1982年第5期。
《俄羅斯英烈的心聲——評介蘇聯歌劇〈這裡黎明靜悄悄〉》,載《人民音樂》1985年第9期。
《舊制度滅亡的喪鐘,新世紀誕生的凱歌——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歌曲評介》,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第3期。
《〈伊多美涅奧〉——莫扎特歌劇創作原則的初步體現》,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4期。
《時代·生活·思想·創作——紀念柴科夫斯基逝世一百周年》,載《人民音樂》1994年第1、2期。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群眾歌曲和交響曲》,載《音樂研究》1995年第2、3期。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清唱劇與康塔塔》,載《人民音樂》1995年第6期。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歌劇與舞劇》,載《人民音樂》1995年第7、8期。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室內樂》,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軍樂》,載《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音樂傑作——肖斯塔顆維奇的第七〈列寧格勒〉響響曲》,載《人民音樂》第1999年第5期。
《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列寧格勒〉交響曲剖析》,載《音樂藝術》1999年第3 期。
五、譯文:
肖斯塔科維奇歌劇《〈姆欽斯克縣的馬克白夫人 》(又名《卡捷琳娜 · 伊茲邁洛娃 》)腳本(與人合譯),1982年5月,《國外音樂資料〉》第2期。
馬捷爾:《阿薩菲耶夫的構想和整體分析》,《音樂學習與研究》1988年第1期。
瑞托米爾斯基:《在通向歷史真理的道路上》,《人民音樂》1989年第10、11期。
凱爾迪什:《音樂學》(蘇聯《音樂百科全書》條目),中央音樂學院,1992年,列印本。
六、辭條: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1989年4月出版)中約30個辭條,其中重要的有:“古希臘古羅馬音樂”、“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俄國音樂”、 “蘇聯音樂”、“俄國革命歌曲”、“古典音樂”、“嚴肅音樂”、 “包羅丁”、“穆索爾斯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等。
《世界知識大辭典》(1988年2月出版)中全部外國音樂辭目(228條)。
《現代音樂欣賞辭典》(1997年7月出版)中10位蘇聯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品辭條。
七、廣播電視稿:
廣播稿:《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1978年 月,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1980年 月,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廣播講座:《普羅科菲耶夫及其代表作》(共12講),1989年7至10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普羅科菲耶夫的第六交響曲》,1990年 月,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五交響曲》,1990年 月,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歐洲民族樂派》(共4講),1996年 月,北京音樂台
《俄羅斯民間音樂》,1997年 月,北京音樂台。
《俄羅斯古典音樂》,1997年 月,北京音樂台。
徠《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的交響樂》,1995年 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的歌曲》,1995年 月,北京教育台。
電視講座:《維瓦第及其協奏曲套曲〈四季〉》(共4講),1998年 月,中央電視台。
《柴科夫斯基的歌劇〈葉夫根尼·奧涅金〉》,1998年 月,北京有線電視台。
《蘇聯的交響音樂》(系列電視片《感受交響音樂》),2002年11月,中央電視台
《世紀的墓碑——肖斯塔科維奇(上)》(系列電視片《感受交響音樂》),2002年11月,中央電視台。
《世紀的墓碑——肖斯塔科維奇(下)》(系列電視片《感受交響音樂》),2002年11月,中央電視台。
八、樂評:
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人民音樂》、《音樂周報》、《文化報》、《藝術報》、《音樂生活報》等報刊發表評介中外音樂作品和音樂演出的文章數十篇。
九、編輯:
《中國歌曲集》(俄文版),擔任主編,1959年,莫斯科,[蘇聯]音樂出版社。
《難忘的旋律》(俄羅斯、蘇聯歌曲集中俄文對照本),擔任主編,1999年,北京,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
十、審稿:
20集電視系列片《人和音樂》,擔任藝術顧問,審校譯文,1989年,中央電視台。
電視系列片《交響音樂賞析》,擔任藝術顧問,審訂講稿,1999年,教育電視台。
十一、指導學生論文寫作:
王 時 專題論文《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二交響曲》,1981年。
學士論文《普羅科菲耶夫的歌劇〈真正的人〉》,1982年。
梁 綱 學士論文《肖斯塔科維奇的歌劇〈卡捷琳娜·伊茲邁洛娃〉》,1983年。
劉紅柱 學士論文《勃里頓的歌劇〈彼得·格雷姆斯〉》,1986年。
碩士論文《試論二十世紀西方歌劇發展的主要傾向》,1989年。
周榮生 學士論文《古斯塔夫·馬勒音樂創作的宗教內涵》,1990年。
姚亞平 碩士論文《西方早期多聲部音樂的建構——西方早期音樂若干問題的歷史考察》,1991年。
李 瑾 碩士論文《試論穆索爾斯基歌劇〈包里斯·戈杜諾夫〉的悲劇性》,1996 年。
葉 燈 碩士論文《法國大歌劇初探》,1999年。
王文瀾 碩士論文《普羅科菲耶夫的交響曲及其風格演變》,1999年。
孫媛媛 碩士論文《馬斯涅的歌劇〈維特〉——我的演唱體會》,1999年。
李秀軍 學士論文《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十三交響曲》,1988年。
碩士論文《馬勒音樂創作的精神內涵》,1992年。
博士論文《從地獄到天堂——馬勒的人生與音樂作品精神內涵的再審視》,2000年。
徐 德 碩士論文《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奏鳴曲》,2000年。
殷 遐 學士論文《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1995年。
碩士論文《論巴托克在民族音樂學和民族風格創作上的貢獻》,1998年。
博士論文《理查德·施特勞斯的歌劇〈莎羅美〉》,2001年。
姚啟慧 學士論文《淺談輕歌劇的由來及其藝術特徵》,1997年。
碩士論文《論奧芬巴赫的輕歌劇創作》,2000年。
朱珍珍 學士論文《聖·桑斯的歌劇〈參孫與達利拉〉》,1997年。
碩士論文《論包羅丁的歌劇〈伊戈爾大公〉》,2000年。
劉 悅 學士論文《當代俄羅斯作曲家斯維里多夫的〈激情清唱劇〉》,1998年。
碩士論文《肖斯塔科維奇音樂作品中的猶太音素》,2001年。
呂 屹 碩士論文《柏遼茲聲樂套曲〈夏夜〉鋼琴伴奏的藝術特色》,2001年。
王文俐 碩士論文《舒曼聲樂套曲〈婦女的愛情與生活〉鋼琴伴奏研究》,2001 年。
裴建偉 碩士論文《詩與歌的結晶——談舒曼並從鋼琴伴奏角度觀察〈詩人之戀〉》,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