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大冶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黃石大冶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黃石大冶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前身為省級大冶經濟開發區,2012年在全省省級開發區綜合實力評估中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十強開發區(第四名)”的稱號。2015年,通過資源整合,實施更名的黃石大冶湖高新區已形成羅橋產業園(核心區),靈成產業園(原省級靈城工業園),黃金山產業園及輻射部分城區,鄉鎮工業小區的發展格局。
2018年2月28日,國務院同意黃石大冶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名為黃石大冶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9年7月,榮獲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
黃石大冶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后規劃面積為7.44平方公里,四至範圍:東至港湖村、葉家壩村尹家湖西岸,南至葉家壩村、下馮村,西至觀山村、七里界村、大塘州村、十里鋪村,北至馬家塘村,界址點坐標由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發布。
黃石大冶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特色鮮明、規模適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要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努力成為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成為搶佔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前沿陣地。
交通區位:黃石大冶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地處長江中游南岸,國家發展十字型發展軸線中心區域。黃石市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江開放城市、長江經濟帶重要支點城市、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武九鐵路線貫穿全境,滬蓉、京珠、大廣、杭瑞四條高速公路交匯於此,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黃石港加速融入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共享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航線資源,並設有中部地區多個候機樓,鐵、陸、水、空“四位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得到完善。
創新能力:黃石大冶湖高新區通過資源整合,經濟總量和創新能力快速增長,園區現有高新技術企業68家、省級以上科研機構48家。三年來,園區累計授權專利829件,其中:發明專利180件,園區現有中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才18000人、外聘院士4人、博士275人、碩士1568人、人才2人、“百人計劃”人才5人,省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省級以上科技孵化器3家。園區首家企業產業研究院—“勁牌研究院”試運行。高新區創新創業綜合體“銅都·眾創之城”已舉行開城儀式,城中創新創業培育中心,經濟總部發展中心,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將為實現經濟穩步提速,科技創新跨越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搭建新的平台。

開發區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