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服務

包括雲主機、雲空間、雲開發、雲測試和綜合類產品等

雲計算服務,即雲服務。中國雲計算服務網的定義是:指可以拿來作為服務提供使用的雲計算產品。包括雲主機、雲空間、雲開發、雲測試和綜合類產品等。

我們都知道,對於雲計算的服務類型來說,一般可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IaaS、PaaS和SaaS。這三個層次組成了雲計算技術層面的整體架構,這其中可能包含了一些虛擬化的技術和應用、自動化的部署以及分散式計算等技術,這種技術架構的優勢就是可以對外表現出非常優秀的并行計算能力以及大規模的伸縮性和靈活性等特點。

而我們平時所提及到的雲服務,則是在雲計算的上述技術架構支撐下的對外提供的按需分配、可計量的一種IT服務模式,這種服務模式可以替代用戶本地自建的IT服務。

定義


雲計算服務是指將大量用網路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按需服務。用戶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和服務。
雲計算服務
雲計算服務

主要作用


有很多對雲服務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我們在這裡著重說明。當今社會我們用電腦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U盤與他人分享信息。如果電腦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而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屆時,我們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手機,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手機快速地找到我們需要的資料並處理他們。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資料丟失。
有人作了一個簡單的描述:它足夠智能,能夠根據您的位置、時間、偏好等信息,實時地對您的需求做出預期。在這一全新的模式下,信息的搜索將會是為您而做,而不再是由您來做,無論您採用什麼設備,無論您需要哪種按需服務,您都將得到一個一致且連貫的終極體驗。

主要影響


商業模式

雲服務的商業模式是通過繁殖大量創業公司提供豐富的個性化產品,以滿足市場上日益膨脹的個性化需求。其繁殖方式是為創業公司提供資金、推廣、支付、物流、客服一整套服務,把自己的運營能力像水和電一樣讓外部隨需使用。

帶來變革

雲服務帶來的一個重大變革是從以設備為中心轉向以信息為中心。設備包括應用程序只是來去匆匆的過客(現在還有誰能讀出軟盤?),而信息及人們在信息中的投資則是必須要長期保留的資產,一年換兩個手機的人很多,而手機丟失的重大損失之一就是沒有做備份的通信錄和照片、文件等信息。
所以如上所述的無論多麼新穎的,目前甚至可以是相當昂貴的前端硬體設備都會過時,有的甚至會很快過時,迅速貶值!雲上什麼不容易過時?信息!不僅不過時,許多信息必須長期保存,而且越久越有價值。

誕生前提

雲服務的誕生前提是:網際網路打破地域分割形成一個統一大市場,為個性化需求提供產品開始有利可圖。其客觀效果是:把創業成本降到最低,創業者只專註於創意等核心環節,運營和管理將不再重要。小公司開始挑戰大公司,顛覆“規模製勝”的工業文明。我們的社會和文化將更加獨立和自由。

之前狀態


傳統的業務應用程序不但過於複雜,而且成本高昂。正常運行所需的各種軟硬體也是數量驚人,種類繁雜。您需要一個完整的專家團隊來負責進行安裝、配置、測試、運行、保護和更新。
如果您面對的是數十或數以百計的應用程序,則所需的努力會成倍增加,這時您就會明白為什麼規模巨大的公司,即使擁有最佳的 IT 部門,也仍然無法獲得所需的應用程序的原因了。中小型公司的希望更是渺茫了。

服務方式


雲服務提供商,為中小企業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網路基礎設施及軟體、硬體運作平台,並負責所有前期的實施、後期的維護等一系列服務,企業無需購買軟硬體、建設機房、招聘IT人員,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項目實施費和定期的軟體租賃服務費,即可通過網際網路享用信息系統。
服務提供商通過有效的技術措施,可以保證每家企業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企業採用雲服務模式在效果上與企業自建信息系統基本沒有區別,但節省了大量用於購買IT產品、技術和維護運行的資金,且像打開自來水龍頭就能用水一樣,方便地利用信息化系統,從而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門檻與風險。

技術方面

企業無需再配備IT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同時又能得到最新的技術應用,滿足企業對信息管理的需求。

投資方面

企業只以相對低廉的“月費”方式投資,不用一次性投資到位,不佔用過多的營運資金,從而緩解企業資金不足的壓力;不用考慮成本折舊問題,並能及時獲得最新硬體平台及最佳解決方案。

維護管理方面

由於企業採取租用的方式來進行物流業務管理,不需要專門的維護和管理人員,也不需要為維護和管理人員支付額外費用。很大程度上緩解企業在人力、財力上的壓力,使其能夠集中資金對核心業務進行有效的運營。

服務特徵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院的定義,雲計算服務應該具備以下幾條特徵:
隨需自助服務。
隨時隨地用任何網路設備訪問。
多人共享資源池。
快速重新部署靈活度。
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
一般認為還有如下特徵:
基於虛擬化技術快速部署資源或獲得服務。
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
降低了用戶對於IT專業知識的依賴。

服務形式


雲計算可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級服務(IaaS),平台級服務(PaaS)和軟體級服務(SaaS)。這裡所謂的層次,是分層體系架構意義上的“層次”。IaaS,PaaS,SaaS分別在基礎設施層,軟體開放運行平台層,應用軟體層實現。

IaaS

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IaaS是把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硬體資源通過Web分配給用戶的商業模式。

PaaS

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務。PaaS實際上是指將軟體研發的平台作為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種應用。但是,PaaS的出現可以加快SaaS的發展,尤其是加快SaaS應用的開發速度。PaaS服務使得軟體開發人員可以不購買伺服器等設備環境的情況下開發新的應用程序。

SaaS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體即服務。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體,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
SaaS模式大大降低了軟體,尤其是大型軟體的使用成本,並且由於軟體是託管在服務商的伺服器上,減少了客戶的管理維護成本,可靠性也更高。

外包事項


隨著雲技術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數據轉移到雲上,但是雲服務外包業務並不像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簡單,即使企業將雲服務外包給雲服務商也不可能“一勞永逸”。事實上,下面是總結的部分事項。
管理問題:
產品作業管理;
預防&適當維護;
服務持續性管理;
許可管理;
應用程序開發服務。

選用條件


選用雲計算服務三大條件
雲架構數據中心具有多種優點,逐漸成為企業應用的大趨勢,企業選擇採用雲架構數據中心,應考慮服務提供商是否符合以下三大要點。
首先,雲架構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必須具有優秀的雲端骨幹網路,確保數據傳輸的順暢及安全。如第一線集團,既可提供MPLS專線網路服務,又可同時提供雲架構數據中心服務。對於許多跨地域的企業來說,除需要數據服務之外,更需要解決與分佈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通信的問題,故穩定的網路質量一定是需要重點考量的。
其次是雲架構數據中心是否有足夠的彈性,是否可以讓用戶隨時選擇調配不同的雲資源,以符合自身的使用需要。以金融業為例,每日股票市場的交易時段最為繁忙,雲端數據中心有時候需要在短時間內提升工作性能,以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需要。
最後則是服務提供商有沒有提供簡單、易用的軟體,讓企業人員安在辦公室之中,也可自行掌握數據中心的所有運作,如同管理實體數據中心一樣。

網路要求


企業應該能夠以不同方式保護特定網路段以滿足流經網路的數據的要求。
企業應該能夠為通過網路的特定應用和數據提供網路優先順序。
企業應該具有應用感知網路。私有雲、公有雲和傳統系統在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著網路,這取決於應用、數據和用戶界面,它們如何相互交互以及如何與雲伺服器交互。

服務實施


為雲計算實施設計一個端到端的安全措施可從制定一個安全的戰略計劃入手。這個戰略計劃的結果就是形成在財務上和法務上保護組織所需的行政和管理控制措施。
保護雲計算基礎設施可從提供治理、政策和/或規則、政策執行以及確保如何保護信息的控制措施入手。設計和交付這樣一個戰略計劃的方法有很多個。
保護雲計算可從建立管理控制措施方面入手:業務模式與戰略。一經查實,這些控制措施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管理控制措施:政策、程序、標準以及指導原則。這些控制措施將形成發展路線圖和選擇與實施技術控制措施的戰術,其中包括:安全控制措施和符合業務戰略。這是一個針對雲計算供應商和客戶促進端到端安全性的模式。

發展現狀


雲計算服務不斷佔領著IT大舞台,使得傳統的IT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關聯性。為了跟上雲計算服務發展的步伐,使企業保有更強的競爭力,大量的企業開始轉型進入雲端。這裡有五個技巧幫助企業從傳統IT成功轉型成流程驅動的組織。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雲計算服務,也越來越多的服務廠商建立密切關係,過去的一些可靠的雲計算服務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舊模式誰來決定使用即服務產品缺乏清晰的所有權,以至於難以跨越傳統IT塔式結構。
雲計算服務團隊需要了解相關的流程,而不技術,如基礎設施或應用程序,在流程驅動的IT組織中,人們的主要關注點在對組織有長期利益的行為上,以及明確崗位職責並提高效率。

服務監管


1.監測網張和工作負載性能。確保私有雲性能的第一步是是否符合標準,這需要時刻監測。幸運的是,有一些網格和應用性能監測(APM)工具,這可以幫助完成這項費時的工作。
2.控制工作負載蔓延和資源使用。雲蔓延或雲服務提供過量將會耗盡資源,同時引起巨大的性能問題——尤其是從長遠來看。
3.因彈性而設計雲網路,並隨時準備退回。與其它事情一樣,堅實的基礎和計劃可以確保未來的成功。當設計你的私有雲網路時,確保它已準備好的面對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災難。冗餘是這一設計的關鍵。
4.合格的備選公有雲廠商。在研究潛在雲供應商中,雲管理員的工作一直都未停止。公司應該持續評估新的和現有的雲廠商與他們工作負載中的應用的兼容性,只是為了預防有事情發生,防止廠商的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