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醫院
三甲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包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第五醫院、第六醫院等。第一醫院是國家重點大學——中山大學附屬醫院中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附屬醫院,始建於1910年,現為國家三級甲等醫院和國家愛嬰醫院,由院本部、黃埔院區和東山院區三個院區組成,是華南地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康復的重要基地,素以“技精德高”在中國和東南亞一帶久負盛名,2004年被評為“香港人最信賴的中國內地醫療機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始建於1910年,三級甲等醫院,院本部位於廣州市沿江西路107號。設有臨床科室 33 個,醫技科室 10 個。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又名中山大學附屬胃腸肛門醫院(簡稱中山六院),始建於1965年。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原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始建於 1971 年,是一所綜合性醫院。
第五醫院於2002年12月在原珠海市醫療中心的基礎上建立,總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
1989年,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學被國家教委審核批准為全國眼科學重點學科點。
1990年,衛生部批准在中山眼科中心內成立衛生部眼科學實驗室。
1995年,眼科醫院通過三級甲等醫院的評選,成為國內首家眼科三級甲等醫院。
1995年眼科醫院被廣東省委、省府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
1997年,中山醫科大學創辦的眼科視光學系設在中山眼科中心。
1998年,眼科醫院被廣東省衛生廳評為“百家文明醫院”。2000年中山眼科中心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和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集體”。
2001年,經教育部、廣東省科技廳和教育廳批准成立了相應的眼科重點實驗室;科技部-廣東省科技廳共建眼科實驗室。
2001年中心被評為“廣東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2003年中心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先進集體”;
2004年,部省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廣東省眼科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被評為優秀。
2005年,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實驗室正式列入科技部2005年度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
2006年,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通過建設論證。
第二醫院 | |
部門 | 科室 |
內科 | 心血管、內分泌、消化、呼吸、血液、泌尿、風濕 |
外科 | 普外、泌尿外、心胸外、骨外、神經外、燒傷整形外、小兒外 |
婦產科 | 生殖內分泌、腫瘤、圍產 |
兒科 | 血液、新生兒、呼吸 |
耳鼻喉科 | 耳、鼻、喉 |
口腔科 | 頜面外、修復、口內 |
其他科室 | 眼科、皮膚科、中醫科、急診科、綜合科、監護科(ICU、CCU)、神經內科、康復科、腫瘤科、麻醉科、放射科(放射影像、放射介入)、檢驗科、超聲科、核醫學科、病理科、輸血科、藥劑科、預防保健科、手術室、供應室、醫學研究中心、博濟醫療中心等數十個臨床和輔助科室。 |
第三醫院設有臨床科室 33 個,醫技科室 10 個。
腫瘤防治中心:設有23個 臨床、醫技科室,22個機關職能科室。
第五醫院:全院設有46個科室,其中臨床科室36個,醫技科室7個,門急診系統3個。
第六醫院:開設內、外、婦、兒、耳鼻喉、口腔、中醫等12個二級學科和28個三級學科。
口腔醫院:設有牙體牙髓病科、兒童牙科、牙周粘膜病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預防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種植科、特診科、急診科、潔牙中心等臨床科室和住院部,以及病理科、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義齒製作中心等輔助科室。
第一醫院:教書育人為本,臨床教學領先。
醫院是中山大學最大的臨床教學基地,承擔醫學本科60%以上的臨床教學任務,擁有22個博士,3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博士生導師105人,碩士生導師233人,國家級繼續教育醫學基地1個、衛生部進修基地13個、臨床研究所2個、臨床研究治療中心6個和臨床研究實驗室14個,其中腎臟病臨床研究實驗室和輔助循環實驗室是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第一醫院:學科設置齊全,專科實力雄厚。
醫院設有61個臨床科室,15個醫技科室。其中腎內科、普外科、神經科、內分泌科和耳鼻咽喉科等5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婦產科、兒科、泌尿外科8個學科為省重點學科。廣東省心腦血管病防治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WHO)康復中心、廣東省ICU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廣東省血管外科科研中心和國際體外反博研究中心等社會醫療組織都設在醫院。
第二醫院
醫院已經建設和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其中一級專業科室16個,二級專業科室27個,醫技科室12個,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和博士授予點12個,碩士授予點27個,其中內分泌內科、婦產科、兒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口腔科為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骨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為醫院重點專科。
第三醫院
作為中山大學醫學部的主要臨床教學基地,醫院承擔了多學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國各地進修生的臨床教學任務;有博士后流動站點;擁有一批卓有建樹的學術骨幹,博士生導師38人、碩士生導師124人。此外還擁有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4個,省級科研研究中心4個,廣東省重點研究實驗室1個,重點學科13個,並擁有肝臟疾病、耳鼻咽喉、風濕免疫等多個有明顯優勢的特色專科。
第六醫院
中山六院現有在編職工638名,其中教授、主任醫師16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59人,有博士學位25人。各臨床科室齊全,開設內、外、婦、兒、耳鼻喉、口腔、中醫等12個二級學科和28個三級學科。編製床位303張,開放床位約460張。佔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業務用房2.6萬平方米。
眼科中心
中心現有在編人員359人,其中專業人員304人,正副高級職稱人員108人、中級職稱人員126人,獲博士學位62人、碩士學位32人,是一支人才梯隊合理,人數和技術力量居國內先進行列的眼科專業隊伍。其中304人從事眼科醫療、教學和科研等工作。
腫瘤中心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是國家重點學科(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首個抗癌藥物臨床實驗研究基地(GCP中心)、中國中西醫結合腫瘤中心、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廣東省抗癌協會的依託單位。
第一醫院:科研成果累累,學術成就喜人。
醫院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委以上科研成果獎90多項;承擔國家、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88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處於全國醫院的前列;每年發表論文、論文被引用和SCI收錄數量也位居全國醫院前列。主辦和承辦《中華腎臟病雜誌》、《中華顯微外科雜誌》、《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影像醫學與介入放射學雜誌》和《現代臨床護理》7份國內有影響的醫學專業雜誌。
第二醫院
近幾年,醫院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2002年,小兒血液科中國第一株人胚胎造血幹細胞系建系成功;普外科宋爾衛博士與哈佛大學醫學科學家合作,應用RNA干預抑制病毒感染的研究論文發表於2002年7月《自然·醫學》(NatureMedicine)雜誌,並被美國《科學》雜誌評選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代表性成果;消化內科《自主免疫狀態下乙肝病毒變異的規律》課題參與國家973計劃;小兒血液科《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基礎與臨床應用系列研究》、內分泌內科《關於瘦素的系列研究》分別獲2003年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2004年度兒科《提高兒童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實驗與臨床研究》、婦產科《保存卵巢功能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內分泌內科《糖尿病足的預警和綜合防治研究》分別獲取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
第六醫院
胃腸肛門學術團隊共承擔各類研究項目15項,各級科研成果斐然。“直腸癌保功能手術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系列研究”榮獲2006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五醫院
醫院積極開展多渠道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定期來院講學。不斷引進的新知識、新技術,極大地促進了醫院學術水平的提高。先後與義大利米蘭大學合作成立了國際病理診斷中心、與國際腎臟病學會合作成立了腎臟病研究中心、與新加坡NKF合作成立了國際透析護士培訓中心、與美國康耐爾大學共同成立了國際肺癌早期行動計劃。醫院在保證做好為珠海市和省內人民健康服務的基礎上,還為港澳台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患者和遊客提供了優質高效的醫療保健服務。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人實踐著中山先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精神,鞭策著自己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團結協作,奮力拚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以更高超的醫術、優質的服務,為建成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化綜合性教學醫院,為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未來而努力!
第二醫院:分南北兩個院區,院本部位於廣州市沿江西路107號。
第三醫院:醫院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黃金地段石牌崗頂。
眼科中心: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座落於廣州市54號。
中山大學附屬醫院
第六醫院:中山六院坐落在廣州市天河區員村二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