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春村

詩春村

詩春村位於江西省婺源縣西北部,距縣城40公里,距清華鎮14公里。1968年改名為大嶺村,1985年改回詩春村。在古代,被稱為婺源四大名村之一,這四大名村為今日之詩春,沱川,大畈,坑頭。

目錄

正文


詩春村位於江西省婺源縣西北部,距縣城40公里,距清華鎮14公里。詩春村歷史悠久,南宋高宗壬戌年,新十世祖建康知府施仲敏從江西省浮梁榔木田遷入婺源大安里下小坑,建村,距今918年。詩春村宋朝年間稱大安里下小坑,后稱施村,元朝至順年間御封“文武世家”而改名為詩春,1968年改名為大嶺村,1985年改回詩春村。在古代,被稱為婺源四大名村之一,這四大名村為今日之詩春,沱川,大畈,坑頭。
詩春95%以上為施姓,現人口900餘人。在民國後期有招婿入贅的外姓,歷史上有千煙之稱,即典盛時期住戶達千戶之多。
詩春村人口居住集中,環境優美,明清代古建築,村東一條小溪由北向南沿村而流,一年四季,常流不息,水清見底。整個村莊為燕窩形,四周環山,村後有一條石板路又稱中嶺,直通古坦鄉。詩春村前有一條石板路東通清華,西通甲路。
詩春民居多為三層及以上明清代徽派建築。屋內地板為青石板,樓下堂前分上下堂,巨梁,大方柱。大樑上雕刻飛禽走獸及古人物,精湛的浮雕技藝令人賞心悅目,讚不絕口。"四水朝堂"的天井下置一古陶缸,可養魚,亦稱魚缸,水滿缸,亦作防火之用。
詩春風景秀麗,稀有名貴古樹繁多,古雲"詩春十景":啄谷秋香,花墩春色,天馬南屏,角峰西照,中嶺步雲,奇峰插漢,碧麓傳鍾,松梢掛月,石嶺瀑飛,禾墩晚眺。
離詩春外南源不遠處有一水庫,名曰:象山亭水庫。蓄水面積5平方公里,人工養魚數萬尾,冬春季有100多對鴛鴦在此越冬,四面環山,青山綠水,風景秀美,每年夏秋兩季來此垂釣者絡繹不絕。
歷史上詩春人傑地靈,興旺發達。在詩春建村以來的918年間,任朝廷七品以上官員共166人,其中有保存完好的名人繡像117幅。
婺源自古來被稱為書鄉,詩春書香氣息濃厚,不乏書香門第,至今留有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祠堂11處、書屋23處、亭宇20處、廟宇、壇址15處、古橋十七座、坊表七處、古井六口。
書屋23處:達原書屋、一誠書屋、甲泉居、光接樓、清漣館、後園書屋、洌泉書屋'怡雲館、噓雲館、凌雲館、甲原書屋、金峰書屋、夾池居、印泉居、川上居、杏紅書屋、方充書屋、鑒泉居、原泉館、方中館、澄川別墅、竹搖青影、詩春書房。
亭宇20處:友芳亭、集和亭、長春亭、金竹亭、飛躍亭、凝秀亭、四峰亭、關公亭、觀物亭、南亭、承考亭、步雲亭、卦池亭、毓秀亭、泗洲亭、西雲亭、三元亭、祖蔭亭、永豐亭、申明亭。
廟宇、壇址15處:壽安亭聖廟、境主越王祠、社稷壇、古社壇、三相公廟、七相公廟、張仙祠、玉虛閣、玉佛庵、齋胡帥帝廟、關帝廟、財神廟、關公祠、碧山庵、常安寺。
古橋十七座:接龍橋、慈母橋、永思橋、詩春橋、小溪橋、鍾秀橋、迎恩橋、忠橋、永濟橋、報本橋、春桂橋、長樂橋、常安寺橋、奉母橋、三和橋、三義橋、大安橋。
坊表七處:孝子坊(用聚公)、雙孝坊(道洌公夫婦)、義夫坊(道浩公)、節孝坊(德檄公配)、節孝坊(良賜公配)、節孝坊(應煦公配)、節孝坊(道渡公配)。
古井六口:小塢口井、花墩腳井、管源立井、淘金坑井、碧山庵井、常安寺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