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疑,漢語辭彙。
拼音:jiàn yí
釋義:1、受到懷疑。2、懷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 李陵、班婕妤,見疑於後代也。”
見疑
jiàn yí
1、受到懷疑
①《韓非子·說林上》:“‘巧詐不如拙誠。’ 樂羊 以有功見疑,秦西巴 以有罪益信,由仁與不仁也。”
②漢
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列傳》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③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簽·邊貢》:“是集乃以送 嵩 之作列為壓卷,不免見疑於清議。”
2、懷疑。
①《水滸傳》第一一八回:“相公何必見疑,只顧殺去!”
②《三國演義》第八回:“少頃席散,允曰:‘本欲留將軍止宿,恐太師見疑。’布再三拜謝而去。”
③《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三回:“話說完了,恐怕別人見疑,就走出來了。”
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薛慰娘》:“君欲老夫旦旦耶?我稔知君貧……何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