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報劇
一種戲劇演出形式
以應時性、時事性為特徵的戲劇類型。這類劇目能及時反映時事以達到宣傳的目的,就像“活的報紙”。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出現活報劇演出,在戰爭時期更為流行。演出時,常常把人物漫畫化,並插有宣傳性的議論。活報劇多在街頭、廣場演出,也可在劇場演出。
活報劇
活報劇在美國
聯邦戲劇項目於1935年成立,是在美國經濟危機(1929-1940)的大背景下出現的。為了給那些由經濟危機造成的失業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成立了聯邦戲劇項目,把它作為工作發展管理大項目的一部分。這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對戲劇活動的一項最大程度地直接參與。許多戲劇工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藉機來建設和發展“自由、成熟和不受限制”的戲劇。
女戲劇家海莉·弗拉納根被任命為戲劇工程項目的全國指導。弗拉納根的戲劇理想是:以此為契機,像許多歐洲國家那樣逐漸在全國範圍建立起國家劇院,以此帶動美國戲劇的發展。為了解決更多的戲劇演職人員的工作問題,她提出運用活報劇作為主要演出形式的建議,讓眾多人而不是少數的明星參與到短小的作品中。
弗拉納根曾經在歐洲考察各國戲劇活動,她還在蘇聯觀看過活報劇的演出,對這一演出形式很有興趣。弗拉納根關於活報劇的考慮不僅是出於特殊時期社會和經濟的目的,她也希望能通過引進一種新的戲劇形式來振興美國戲劇。
活報劇是社會文化產物。認識活報劇的選材、內容、劇目大概會有助瞭解相關的社會狀況。那麼,若然活報劇場在當前的香港發展,它會如何繫結此時此刻的社會政治、歷史、時代脈絡?是次的“活報劇”工作坊所選的主題或許可以粗略的給我們一點端倪。
經過連串的說故事和隱喻的練習,在工作坊第一節的尾聲,一些溷和了新聞事件和個人故事的議題務出來了。其中包括:有感銀行建議為櫃員機提款設立下限和徵收手續費,一位朋友體會到經濟急速的轉變以致貧富兩極化的現象加劇。最近區議會選舉的結果,引起另一位朋友關注民主的訴求何時得以落實。就遷拆皇后碼頭、市區重建等議題,一位朋友見不同人士援用各式權術來取其所需而心感戚戚然。數位朋友分享熾熱的股票投機活動,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最後,大部份參加者選出股票市場活動跟我們的關係作為是次活報劇工作坊的主題。
接著的兩節共約七小時的工作坊,一個一個環繞股票投機活動的個人故事逐一呈現。有人為了跟朋友和同事有溝通的話題而決定參予股票買賣活動;有人因為股票熾熱的升幅而干擾了置業投資的計劃。當股票活動幾乎等同了所有投資活動,有人盤算應否改變投資項目。隨個人故事探索之後,接著是即興創作角色人物,構想股票投機活動對他們的影響。一個財務公司的職員這邊廂用電話向不知名的顧客推銷貸款計劃,那邊廂向別的財務公司電話推銷員貸款買股票。一個主婦在現金不保值的憂慮下,把積蓄投放在一隻不知就裡的新上市的股票上,盼望賺取高回報。
這些故事,或真實或虛構,都在描述股票活動如何影響個人的生活。它們反映了部份工作坊的朋友對股票市場主導的經濟社會不同程度的焦躁不安。原因是,不管參予股票買賣活動與否,熾熱的股票投機活動生產了財富和就業機會;與此同時,投資或投機活動正在改寫“快樂生活”的定義,重新奠定人際關係的基礎。這些以股票投機活動相關的故事,正並湊出一章“活的報紙”,補充了主流報章、新聞沒有報導的新聞故事。
新聞故事、戲劇和研究
活報劇場發展初期,主導活報劇的選材、發展和發行的是新聞從業員、劇團編劇、演員、導演和背後支持(或不支持)演出的政府。觀眾是受眾,被動的參予其中,接收訊息。是次活報劇工作坊,參加工作坊的朋友既是演員、編劇、和導演;也新聞從業員。從新聞事件開始摸索新聞與“我”的生活故事,到戲劇世界中去構想新聞與想像世界的“他”的關連、再跑到街上了解新聞與街頭的“他”的關係。活報劇取材的故事——新聞故事——來自每一個參予其中的。
活報劇工作坊是一項戲劇活動,它更是一項研究活動。以劇場為起點,穿越工作坊的牆壁,延續到街頭。經過上述戲劇世界的探索,工作坊的朋友對自己和角色人物跟股票活動的關係有較深入的理解后,大家羅列一系列問題,跑到街頭去了解途人的經驗、故事和想法。問題包括﹕你有買賣股票嗎?買賣股票之前,你會考慮些甚麼?你會以買賣股票作為工作嗎?學校要教學生理財和投資嗎?甚麼時候教、怎樣教最好?一小時的街頭訪問,三十多名受訪者中,有一半以上認為理財和投資是兩回事,得分開處理。這個對理財的想法是不是也在反映受訪者對股票市場主導的經濟社會的焦躁不安?我們個人的劇場和戲劇體驗,跟街頭受訪途人的故事連結起來。各人的體驗都在說故事,但個人的故事並不私人,是集體的一部份,並湊出另一張活的報紙、一個有生命的文本(text)。
活報劇工作坊沒有製作演出,各個即興創作和情境編作練習讓我體驗到活報劇的創作歷程、及其哲學。活報劇對新聞事件的探索沒有既定的答桉、既定的立場;不是為時事小測而來。它為報紙、新聞下了新的定義:報紙不是文字印刷品;報紙是新聞事件誘發下人與人的生活故事所交織成的文本世界 (textual world)。至於活報劇在引發我們認知處身的社會狀況之餘,能否就社會議題,響起行動訊號,從而解決問題或帶來變革,則需要進一步探討一些關乎活報劇和劇場過程的問題:活報劇以至於劇場如何讓參予者運用隱喻說故事來開展另類、多元的探究空間;如何賦權參予者去分析、處理和演譯編作戲劇過程中呈現的溷雜、多聲道的故事;如何編作開放、不附預設答桉的活報劇劇目;如何透過活報劇劇目結連觀眾,延續探究的歷程等等。
聯邦戲劇與活報劇的關係
從聯邦戲劇項目的演出歷史可以看出,活報劇只是所有演出中的一個小部分,其他演出包括經典作品和當代作品,還有兒童劇、宗教劇和音樂劇、舞劇等。聯邦戲劇項目中的活報劇關注重大的社會問題;基本把普通人作為主角;題材多是觀眾所關心的……這些特點集中形成一種戲劇形式,用來表現普通人面對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帶來的直接緊迫問題而理性地探求解決辦法。
這時的活報劇保持了使用新聞事件作為主要題材的傳統,除了一兩個例外,幾乎都是有關於重大社會問題。不可避免地,演出內容會觸及到與政府相關的敏感問題。
1935年著名劇作家愛爾默·賴斯辭去紐約聯邦戲劇指導的職務,成為聯邦政府和聯邦戲劇項目運作過程中最早的衝突事件。引起賴斯辭職的主要原因是《衣索比亞》的演出流產。這是由賴斯策劃的第一個活報劇作品,主要表現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它涉及到墨索里尼等當時一些外國統治者。
對於聯邦戲劇項目來說,選擇這個題材不僅是因為義大利入侵非洲國家具有新聞價值,還因為當時紐約戲劇項目分部有一大群困在美國的非洲歌手。政府聽說此劇嚴厲批評了墨索里尼政權,擔心外國政府會把聯邦戲劇看作是美國政府的官方發言人,於是頒布了一項指示,禁止任何錶現當今外國領導人的作品出現在聯邦戲劇的舞台上。
1939年聯邦戲劇項目最終被解散了,有部分經濟的原因,更有政治上的原因。活報劇後來在美國還有零星演出,但無論在數量及質量上都無法和聯邦戲劇項目時期相比。幾年後,活報劇的演出幾乎銷聲匿跡了。
活報劇在二十年代後期於中國流行,跟抗日戰爭息息相關,以在街頭、廣場上演的宣傳抗日救國的簡短劇目為主。在三十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美國聯邦政府為解決當前的失業問題,1935年撥款成立美國聯邦劇場計劃(Federal Theatre Project),為劇場工作者、新聞從業員等提供就業機會。活報劇隨即在美國,廣泛地發展起來。期間一個活報劇《衣索比亞》因為演出內容會觸及與政府相關的敏感問題,以致演出流產,並促發美國聯邦劇場計劃1939年被解散。活報劇場在不同的社會時代脈絡中,具有明顯的社會和政治功能。
香港舉辦的工作坊名為“Cymbeline Buhler活報劇工作坊”,由來自澳洲的Cymbeline Buhler主持。工作坊主要介紹活報劇如何運用劇場形式和手法來發展個人跟新聞事件的關連,並探索活報劇在香港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兩天半,五節共十七小時的活報劇工作坊以新聞事件和雜誌圖片作素材。參加者用即興創作和編作劇場從素材中提取意念、探索議題。利用劇場元素如隱喻、人物、張力、對比、音效等構思情境片段。
工作坊開始時,各參加者以影響他/她的新聞事件作起點,把個人故事說給別的參加者聽。聽故事的其後透過隱喻(metaphor)來重塑故事,目的並不在於把聽來的故事完整地覆述出來,而是借用隱喻的想像和思考空間,給說故事的再思考和連繫。新聞事件跟個人生活立時連上關係。故事和劇場活化新聞故事,同時延續了說故事的古舊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