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胎動

春之胎動

春之胎動,郭沫若詩。

原詩


郭沫若
獨坐北窗下舉目向樓外四望:
春在大自然的懷中胎動著在了!
遠遠一帶海水呈著雌虹般的彩色,
俄而帶紫,俄而深藍,俄而嫩綠。
暗影與明輝在黃色的草原頭交互浮動,
如象有探海燈在轉換著的一般。
天空最高處作玉藍色,有幾朵白雲飛馳;
白雲的緣邊色如乳糜,叫人微微眩目。
樓下一隻白雄雞,戴著鮮紅的柔冠
長長的聲音叫得已有幾分倦意了。
幾隻雜色的牝雞偃伏在旁邊的沙地中,
那些女郎們都帶著些嬌情無力的樣兒。
海上吹來的微風才在雞尾上動搖,
早悄悄地偷來吻我的顏面,又偷跑了。
空漠處時而有小鳥的歌聲。[1]
幾朵白雲不知飛向何處去了。
海面上突然飛來一片白帆……
不一剎那間也不知飛向何處去了。

作者資料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觀娥鄉沙灣鎮,漢族,原名郭開貞,字鼎堂,乳名文豹,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蜚聲海內外;他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