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山蟹的結果 展開

山蟹

山蟹

山螃蟹,因形如螃蟹,生於山間而得名。港城各山澗溝中多有生長,又以雲台山較多山螃蟹,體形較小,體色多與棲息地顏色相近。山蟹【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錢。【異名】地蜘蛛、米屎菰(《雲南中草藥選》),石蟹(浙江)。【來源】為地星科植物量濕地星的子實體及孢子。【採集】夏、秋採收,剝去外包的硬皮備用。【性味】《雲南中草藥選》:"辛,平。

藥用信息


山蟹
山蟹
山蟹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異名】地蜘蛛、米屎菰(《雲南中草藥選》),石蟹(浙江)。
【來源】為地星科植物量濕地星的子實體及孢子。
【植物形態】量濕地星
【採集】夏、秋採收,剝去外包的硬皮備用。
【性味】《雲南中草藥選》:"辛,平。"
【功用主治】①《浙江中藥資源名錄》:"煅存性,治蟹殼疔。孢子治凍瘡。"
②《雲南中草藥選》:"清肺,消炎,解熱,活血。治支氣管炎,肺炎,鼻衄,音啞,咽喉炎。孢子粉撒敷外傷出血。"
山蟹【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錢。外用:適量。

植物形態


量濕地星,又名:土星菌、硬皮地星。
子實體初發生時呈球狀,外皮褐色,質厚而強韌,富吸濕性;3層,外層薄,鬆軟,中層纖維質,內層脆骨質,成熟后,裂成6~10餘片,濕潤時舒展而向下反卷,直立地上,狀如星芒,乾燥時向內捲縮,甚剛硬,內側具深裂痕;內皮球形,質薄,直徑1.2~2.8厘米,灰色至褐色,頂端有1孔,孢子由此散出。孢子濃茶褐色,球形,表面有微細的疣狀突起。
山蟹
山蟹
夏、秋間生於山野路旁。分佈吉林、河北、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雲南、四川、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