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赤鏽病

桑赤鏽病

桑赤鏽病又稱赤粉病、金桑、金葉等。分佈在全國各植桑區。主要為害桑樹嫩芽、幼葉、新梢、花格等。嫩芽染病病部畸形或彎曲,桑芽不能萌發。

基本信息


別名:赤粉病、金桑、金葉等
病原中文名:桑銹孢鏽菌
病原拉丁學名:Aecidium mori(Barclay)
病原分類地位:擔子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桑
主要為害部位:主要為害桑樹嫩芽、幼葉、新梢、花椹等

發病癥狀


該病為害桑芽、嫩葉、嫩梢。發病時,芽葉上布滿金黃色病斑,造成葉片畸形捲縮,黃化易落。嚴重時,桑芽不能萌發,已萌發的桑芽盤曲變形,甚至整個桑園無一片金葉,嚴重影響桑葉產量和質量。嫩芽染病病部畸形或彎曲,桑芽不能萌發。新梢上的芽、莖葉、花椹染病局部肥厚或彎曲畸變,出現橙黃色斑。葉片染病在葉片正背面散生圓形有光澤小點,逐漸隆起成青泡狀,顏色變黃,后呈橙黃色,表皮破裂,散發出橙黃色粉末狀的銹孢子,布滿全葉。故有“金桑”之稱。新梢、葉柄、葉脈染病沿維管柬方向呈縱條狀擴展,出現彎曲畸形,表面也都生有橙黃色銹子器,新梢上病斑逐漸變黑凹陷。桑花染病呈不規則膨大。桑椹染病失去原來光澤,變黃後期也布有橙黃色粉末。

形態特徵


Aecidiummori(Barclay)稱桑銹孢鏽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銹孢菌菌絲生在表皮下細胞間,菌絲直徑4~6mm,具隔膜,菌絲生出細胞,鑽入桑樹細胞里吸取養分。細胞長7~15mm,多呈圓筒形。銹子器直徑150mm,器內面底部生無色圓形的銹子梗,頂生連鎖狀銹孢子。銹孢子圓形,初無色,漸呈橙黃色,成熟的銹孢子生厚膜,表面附微小突起,銹孢子大小13~18×11~15(mm)。

傳播途徑


北方以菌絲束在桑枝或冬芽組織內越冬。南方可以銹子器和銹孢子越冬。長江流域銹孢子抗寒力不強則不能越冬。枝條上的病斑多為非致病性壞死斑,只有與枝條特別接近的葉痕、芽鱗上的病斑才能致病。病斑上的菌絲侵入桑芽,翌春隨桑芽萌發,引致桑芽染病。桑芽的初侵染一般在4月,初侵染產生的銹孢子飛散到新梢和桑葉及花椹上進行多次再侵染。

發病條件


銹孢子形成溫限5~25℃,最適溫度13~18℃,相對濕度高於90%。若濕度低於88%銹孢子難於形成。氣溫高於30℃,濕度低於80%時,病害擴展緩慢或停滯。長江流域4~6月發病嚴重,黃河流域發病期在4~9月,我國南方溫暖地區在5~6月和9~10月進入發病高峰期。該病發生程度與品種及農業措施有關,山東的魯桑、實生桑、廣東的倫教40號發病重,湖桑發病則輕。新老桑樹混栽、春伐夏伐兼行、收穫葉不伐條、留枝留芽或出扦法收穫以及留大樹未收穫的,都造成桑樹生育期間樹上留有綠葉,利於病菌存留和侵染,易發病。

防治方法


(1)選用黃魯桑、湖桑等抗(耐)病品種。
(2)剝除初侵染病芽,控制再侵染。一般在4月份分3次巡查,及時剝除病芽,早春要在“泡泡紗”狀將變黃色前突擊去掉病芽及病梢、病葉,清除初侵染源,可收顯著效果。
(3)加強桑園管理。徹底夏伐,消除病菌在綠色組織里過渡存續的機會,可減少侵染和發病;雨後及時開溝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加強桑園的肥培管理,對低洼潮濕的桑園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及時採摘桑葉,促進桑樹生長、增強其抗病能力。
(4)在發病初期病葉上“泡泡紗”狀病斑未轉黃色前噴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百科乳油3000倍液、12.5%三唑醇(羥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重點噴灑桑芽,隔20天1次,防治2~3次。春季防效可達90%左右。此外也可用40%拌種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70%代森錳鋅500倍液向嫩葉新梢上噴布可控制為害。噴灑40%滅病威(多;硫膠懸劑)600倍液,銹孢子變焦死亡。也可在初發病桑園用25%可濕性粉銹寧粉劑1000倍液,噴布2-3次,噴葯間距20天左右,可控制發病。

分佈與危害


桑樹芽葉病害之一,又稱金桑、金葉。分佈在中國、日本、朝鮮和印度。中國的江蘇、浙江、四川、廣東、廣西、雲南、山東、山西、福建、安徽、江西、河北、陝西、甘肅、遼寧、新疆、台灣等省區的蠶區均有發生。本病為害桑芽、嫩葉、嫩梢。在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主要於春、夏發生為害,黃河流域在桑樹全生長期發生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