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榛

張樹榛

張樹榛,中國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農業教育家。參與和主持育成6批用於生產的冬小麥優良品種。

正文


張樹榛,小麥遺傳育種學家,農業教育家。參與和主持育成6批用於生產的冬小麥優良品種,其中農大183、農大36等是北部冬麥區第一批雜交育成的抗條鏽病品種,在生產上廣為種植,農大45、東方紅3號、農大139等先後是華北北部的主栽品種,農大146等中稈品種曾在京、津、冀地區推廣;堅持從育種實踐中探索選育規律,為發展中國小麥生產與育種技術和培養農業人才作出了貢獻。

生平簡介


張樹榛,1926年1月7日生於陝西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縣(現屬深縣)雙井村。祖父是清朝末科進士,曾東渡日本學法政。父親張雲鶴,畢業於北京大學政經系,曾任保定第二師範學校校長,因同情、保護進步學生被國民黨省教育廳撤職,此事曾引發了1932年的保定二師學潮。母親譚景澄畢業於河北保定女子師範,後任小學教師。張樹榛自幼受到這樣一個思想開明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1931年入師大第二附小(現名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學習,該校教師們忠誠教育事業的精神給張樹榛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由於學習成績好,她被保送至師大女附中(現名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1937年暑假,正當張樹榛準備進入中學時,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那時,她的父親正患重病,全家10餘口人的生計只靠母親當小學教師的收入實在難以維持,不得已,她們姐妹三人入學一個月後便忍痛輟學。后經過百般努力,由老師作保,在第二學期末才得以免費復學,繼續後來的五年學習。身處苦難的淪陷區學生,時刻關心祖國興亡,一些思想活躍的同學經常在一起談人生,談理想,張樹榛就是在這種氛圍里逐漸成長。每當她聽老師講“我國地大物博,但貧窮落後,農村凋敝…”時,便聯想起久在農村生活過的祖母講農民糠菜半年糧、吃棉籽餅渡荒的辛酸往事。她想為什麼不在這廣大的土地上種糧食,讓農民吃飽呢?農民吃飽了可以辦教育辦實業,農村不再凋敝,中國也就不再受列強欺負了。這種幼稚的想法使她產生了學農的願望,在報考學醫還是學農的抉擇中她選擇了後者,她認為學醫可以救人,學農則可以救國。
1943至1947年張樹榛在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每年寒暑假,她都要從事家教或在教會辦的婦女識字班中教課,得到的報酬貼補學雜費用。大學四年級時,她在馬育華教授指導下完成了大豆遺傳育種方面的畢業論文。畢業后留校任助教,協助丁巨波先生從事大蒜等植物細胞遺傳學研究,並帶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實驗。1949年9月北京大學農學院和清華大學農學院、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了北京農業大學,1950年張樹榛成為蔡旭教授小麥育種組的成員。此後長期一直在農學系任教,並參與和主持了小麥抗銹品種的選育及有關科學研究,先後發表論著50餘篇。1986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張樹榛1956年12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六、七屆中央委員,全國政協第七、八屆委員,全國婦聯第六屆執委,北京市第五屆人大代表,河北省第五屆人大代表。在1979年及1983年兩次獲得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的榮譽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為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貢獻”特殊津貼。1960年以來,多次獲省市級以上獎勵表彰。

成就


張樹榛以其勤奮努力成為蔡旭教授的得力助手和小麥育種組的骨幹。曾參加和主持育成抗銹小麥良種6批約40餘個,並主持過“六五”、“七五”全國小麥育種攻關項目中北京農業大學承擔的任務。小麥育種組常年由五六人組成,是一個既有明確分工又能協同一致的集體,當時被譽為五個手指捏成拳頭團結合作的集體。
張樹榛分工負責“選種圃”工作,每年從雜種分離世代中選擇優良品系送交產量比較試驗。選種圃這個育種的中間環節要求她具備前聯親本圃,后聯產比試驗,綜攬全局的能力。該組1957年定名推廣的農大183、農大36、農大90、農大311等10 余個小麥品種是華北地區第一批雜交育成的抗銹良種,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和遼寧等7個省市的一些地區廣泛推廣。這些良種後來又成為北方各地冬小麥育種的優良雜交親本,育成了許多不同生態類型的衍生品種。1964至1967年期間育成的農大45、東方紅1號、東方紅2號、東方紅3號以及1968年定名的農大139先後成為北部冬麥區的主栽品種,在60至70年代年平均種植面積達1300萬畝。其中,農大45的選育過程頗具特點:一是親本組合配置少而精,1956年只作了5個單交,其中1個經三交后選育成為“農大45”;二是選育繁殖進度快,從第一代選擇至定名並提供種子推廣只用了7個年頭;三是結合原種生產進行優中選優,又育成東方紅3號等更好的後繼品種,很快取代了農大45在大面積上推廣,年種植面積達500 萬畝以上。農大139是抗寒性強、返青早、早春生長快而繁茂、分櫱大而整齊、成穗率高、適應範圍較廣的品種,年種植面積約560萬畝。農大139、東方紅1號、東方紅2號、東方紅3號4個品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年河北省科學大會獎。1968年育成的適於旱地種植的農大155一度是晉中地區的主栽品種,其姐妹系農大157曾在延安地區推廣。1970年張樹榛隨校搬遷陝北,在那裡又確定了洛農9號等幾個新品種,在部分地區種植。1973至1978年北京農業大學遷至河北涿縣期間,小麥育種組人員變更,地點分散,試驗材料一度遭受人為破壞,困難重重,但她處變不驚,堅持工作。1981年育成的農大142、農大146便是在河北省三河縣、天津市寶坻縣和涿縣農大試驗站先後轉移6個地點選育肯定的,這兩個品種是華北北部第一批引入矮稈集約型血統的半矮稈品種,曾在京、津一帶推廣,其中農大146獲1991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教育事業


50年代末至70年代,全校各專業教學計劃不斷修訂調整,教學形式不斷變化,如1959年初的“下放農村教學”,60年代初的“生產一條龍”、“上上下下”、“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半農半讀”,以及70年代的“開門辦學”等等。張樹榛承擔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在各種條件下她都竭盡全力教學,及時發現農業生產問題,抓住機遇,採取調查研究、開展試驗、進行讀書討論等各種方式為學生傳授知識,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技能,受到學生好評。她除去擔任大學生的課程外,還擔任過其他類型學生的教學,如函授班、大專班、留學生班、干訓班、研究生班等等。她主持創建了遺傳育種專業的課堂實習—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的一整套實踐課,在理論聯繫實際和實踐出真知的歷程中有著深厚的體驗和積累。
張樹榛崇尚師德,視為學生服務為天職,以她對待藏族學員班的教學工作可見一斑。70年代,北京農業大學接受了培訓藏族學員的任務,他們多為來自西藏農科所的工人。為了讓兄弟民族擁有自己的農業科技人員,張樹榛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為增進對西藏的了解和便於與學員交流,她閱讀了有關西藏的歷史、地理資料,和學員們交談藏漢兩族的風俗習慣與傳說;為使學員在學習中能結合所在地區的實際,她注意收集西藏作物育種及生態區劃方面的資料作為補充內容;當她發現學員們在漢語表達上常出現難以理解的差錯時,便借來漢語語法書編寫有針對性的教材,在業餘時間給他們講解。學員們喜歡聽張樹榛那種全心全意投入式的教學,還把在其他課中的難點向她提出,求她解答,甚至坦誠地向她談說自己的家史。師生們在融洽歡快的氣氛中度過了一年半,學員們尊重張樹榛,同時也感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他們共同譜寫了祖國民族團結友愛的一曲樂章。學員們回藏后,到80年代有的已成為副研究員、副所長,有的負責一個縣的農業工作,為西藏的建設作出了貢獻。每當他們到北京,都來看望尊敬的“張老師”。
除教材及與教材有關的多種書籍的撰寫外,張樹榛還熱心於農業科學普及工作。從50年代開始參加過多種科普雜誌、圖書、干訓班教材、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教材及大百科、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條目的編寫。1990年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她“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稱號。

工作履歷


1947年-1949年 任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助教。
1949年-1952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助教。
1953年-1959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講師。
1960年-1979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副教授。
1980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教授。
1986年10月 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博士生導師。

主要論著


1 蔡旭,劉中宣,張樹榛等。小麥抗銹選種工作總結報告。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5,1(1):7~30
2 蔡旭,張樹榛,楊作民等。適合華北地區幾個抗銹小麥新品種的育成。北京農業大學報,1957,3(2):124~152(主要執筆人)
3 蔡旭,劉中宣,張樹榛。小麥雜交育種工作中品種特性遺傳傳遞規律和親本選配問題。作物學報,1962,1(2):85~96
4 張樹榛。小麥雜交後代性狀選擇與培育的研究。作物學報,1962,1(3):198~206
5 張樹榛。不同生產條件對小麥純度影響的調查報告。作物學報,1956,4(2):171~176
6 張樹榛等。植物遺傳育種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76
7 小麥育種組.T型小麥恢復系的選育。遺傳與育種,1978(5):17~19 (執筆人)
8 張樹榛,劉廣田。小麥抗銹育種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探討。作物學報,1980,6(2):75~84

參考資料


中國數字科技館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8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