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筒
古董瓷器之一
“帽筒”興起於清朝咸豐年間,興盛於上世紀前半葉,後來,發展成為居家擺設、女兒出嫁時的必備陪嫁品。“帽筒”以製作工藝、制式、繪畫等,飽含了我國一個半世紀的民風民俗,成為雅俗共賞的古董瓷器之一。
“帽筒”是什麼?“帽筒”興起於清朝咸豐年間,興盛於上世紀前半葉,至今已有150餘 年歷史。
註:(早期的帽筒並不是圓柱形的,在清代初期,康雍乾三朝,官窯是把官帽放在一個圓形類似香熏的上面,這是帽筒最初的雛形。筒狀帽筒出現的時期大體為乾隆晚期左右,隨著工藝的簡化最終形成圓柱形無孔帽筒。並不是只有咸豐時期才出現的帽筒)雨前稻香
高24cm 口徑12.8cm 底徑12cm
帽筒,俗稱“官帽筒”,是清代官員在上朝之前休息時置放花翎頂戴用的。創製於嘉慶年間,在同治、光緒年間流行得到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由於它同時具有實用和陳設性,後來被民間廣泛接受,隨著清朝的沒落,光緒後期到民國初期,帽筒逐步演變為普通人家的陳設器。
帽筒
此帽筒為傳統樣制,直口,筒腹、口略大於底,中空,外壁上端飾雙線邊紋兩道,兩道邊紋間斜划網格紋,筒壁飾六個等距、上下相交錯的海棠花式鏤孔,這是為了便於散去帽里的汗氣,同時也可用於熏香除臭。筒腹花紋一面為出水芙蓉,刻法細膩,生動活潑,線條舒暢優美,頗有“風荷正舉”之意境。另一面淺划折枝牡丹一朵,刀法則較隨意。近底端刻雙線邊紋一道。胎壁上薄下厚,這一處理顯然是為了增加穩固性,彌補口大底小造成的重心不穩。此器內外均著青色釉,雖因釉薄而缺乏玉質感,但釉色溫潤亮麗,晶亮剔透,光澤度較好,積釉處尤其青瑩可愛。足底無釉,呈火石紅色。如果參照帽筒這一器型的發展演變過程來看,此帽筒應屬早期帽筒,也是龍泉窯帽筒中的精品,同時也很好地證明了龍泉窯在清代中後期仍有燒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