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等戲曲學校

教育機構

中國戲曲學校成立於1950年1月28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創建的第一所國家級培養戲曲藝術人才的專業學校。1985年設立附屬中等戲曲學校,簡稱中國戲曲學院附中。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等戲曲學校)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陶然亭路39號,是一所為全國和首都各藝術院團、院校培養後備人才的中等藝術職業學校,是中國戲曲學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任校長李剛、黨委書記耿光印。作為自成體系的獨立的教學實體,附中現設有京劇表演、京劇器樂伴奏、戲曲作曲基礎理論、舞台美術、民族器樂演奏、舞蹈表演、影視表演等多項專業。

簡介


中國戲曲學院的前身是中國戲曲學校,始建於1950年1月28日,是在黨和政府及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戲曲藝術學校,多年來在培養戲曲藝術人才工作中做出了貢獻。1978年,隨著戲曲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升格為中國戲曲學院,於1985年正式設立附中,2000年與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一同劃歸北京市教委領導,面向全國招生。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每年都向全國各高等藝術院校輸送大量合格畢業生,如中國戲曲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等。在近六十年的戲曲中專教育中,學校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成為當今戲曲事業的中流砥柱。劉秀榮張春孝楊秋玲王晶華劉長瑜葉少蘭錢浩梁李維康於魁智王蓉蓉、孟廣祿、刁麗杜鎮傑李軍鄭子茹侯丹梅、耿巧雲、陳淑芳、宋小川等近萬名各類人才都在這一方沃土中先後孕育而生,他們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頻頻摘取“中國戲劇梅花獎”等國家級大獎。此外還有活躍在歌壇、演藝界的屠洪剛袁泉趙毅、安雯、馬雅舒曾黎、連亦明、謝孟偉等人,他們的成功均受益於戲曲的堅實功底和文化底蘊。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校園風貌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校園風貌

專業介紹


表演科
音樂科
舞美科
民徠樂科
附中民樂專業設置於2004年,2008年成立民樂科。設有中國民族樂器演奏、音樂理論基礎(作曲、音樂理論)和鍵盤樂器演奏(鋼琴)專業。
舞蹈科
舞蹈科建科於1996年。以培養“具有綜合性舞蹈技術,一專多能複合型的中等舞蹈藝術人才”為目標。設置有芭蕾基訓、古典基訓、民族民間舞、中國舞身韻、技巧課、武功課、音樂課等專業課程。
共同課
科室承擔著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本部18個教學班,南二區民樂6個教學班和舞美 7個教學班,共計31個教學班的文化教學工作。課室下設初中教研組、高中教研組。
行政教輔

歷任校長


第一任校長:貫涌
第二任校長:武春生
第三任校長:陳國卿
第四任校長:張逸娟
第五任校長:徐超
第六任校長:李鋼

現任領導


校長:劉宇宸
黨委書記:耿光印
黨委副書記:白晶
教學副校長:張可來
行政副校長:周德壽

所獲榮譽


2013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京劇表演專業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授予特色示範專業,被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確定為首批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標誌著學校辦學水平邁上了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