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菡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

李菡 山東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承擔本科生《基礎生物化學》、《生命科學導論》、《生物化學實驗》,碩士研究生《生物化學》、《植物生化實驗技術》,博士研究生《高級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主編教材兩部:《基礎生命科學(第二版)學習指導與習題》(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學實驗技術原理與方法》(中國農業出版社);副主編教材兩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生物化學》(中國農大出版社)和《生物科學基礎實驗(植物類)》(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山東省教育廳教育研究課題《探索角度廣泛、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在生物學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山東省精品課程《生物化學實驗》;所在的教學團隊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得各類教學成果獎12項。發表教學論文6篇。

主要研究方向


小麥抗逆高產性狀的蛋白質化學

以當前栽培的不同產量性狀的小麥品種為材料,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小麥響應非生物逆境(乾旱、鹽脅迫、低溫脅迫、高溫脅迫等)和生物逆境(病蟲害)的機制,並將響應蛋白進行分類和鑒定,建立小麥響應逆境的蛋白質表達圖譜。

鹽生植物——鹼蓬耐鹽

分子機制的研究以鹼蓬為研究材料,克隆、鑒定其耐鹽鹼相關的功能基因,為闡述植物耐鹽機制奠定基礎。

科研成果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棉花GhMPK7基因廣譜抗病功能的分子機理研究》(No.3117183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棉花GhMPK7基因廣譜抗病功能的分子機理研究》(No.31171837)
2.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子課題《轉基因高油脂棉花材料的創造與利用》(No.2009ZX08005-024B)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子課題《轉基因高油脂棉花材料的創造與利用》(No.2009ZX08005-024B)
3.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棉花 GhWRKY44的克隆、功能鑒定及其分子機理研究》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棉花 GhWRKY44的克隆、功能鑒定及其分子機理研究》
1998年,“山東推廣小麥品種加工品質性狀及不同食品專用小麥良種研究”,獲山東省教育委員會應用成果二等獎(第二位)。
在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

學術論著


李菡、孫愛清、郭恆俊。農田不同種植模式與土壤質量的關係。應用生態學報,2010年21卷2期365-372 李菡、王憲澤、郭恆俊。山東省推廣小麥品種的加工品質性狀的聚類分析。糧食與飼料工業, 2003(8):3-5 李菡、郭恆俊。小麥加工品質對饅頭的適宜性評價。糧食與飼料工業,20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