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縣誌
姬自修編輯的圖書
沙河縣誌乃是沙河縣官修縣級地方志。古人云:縣之有志,猶國之有史。古人又曰: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可見國人對編修史志之重視。修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方誌是中華民族的獨特文化資源。現存可見之《沙河縣誌》共有五部,分別修於明、清、民國時間。
沙河縣始置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距今已1400餘年。然根據現有資料,沙河縣第一部縣誌卻創修於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是年沙河知縣姬自修奉命修志,他和儒學教諭王九秋、訓導李國士三人“考古今傳記,博採圖經志典,咨學士父老見聞,參以郡志,間附己意,據事直書”,歷三月乃成。根據記載,該部縣誌“分類為八,分卷為二”,可惜該書現已失傳。
明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沙河知縣谷師顏在萬曆十七年縣誌基礎上重修《沙河縣誌》,重修之《沙河縣誌》國內已無存本,但在日本內閣東洋文庫有存本,近年北京圖書館從日本獲得該志的微縮膠捲。該志分上下兩冊,上冊包括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田賦志、卷四典祀志、卷五官師志、卷六人物誌、卷七選舉志,下冊包括卷八藝文志。藝文志內容比較豐富,從字數上看約佔全書的一半。
沙河縣誌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巡幸河南返京途中,曾駐蹕沙河縣城北梅花亭,並賦詩畫梅,刻之石壁。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又遣侍臣赴縣西赫山九龍廟祈雨。乾隆二十二年沙河知縣杜灝認為乾隆駐蹕沙河及遣臣祈雨之事,皆曠世之恩典、沙河之盛事,遂重修《沙河縣誌》。該志卷首載有乾隆過沙河時的御制詩,凡例、圖考之後有正文十卷,卷一輿地誌,卷二建置志,卷三風土誌,卷四田賦志,卷五秩官志,卷六選舉志,卷七人物誌上,卷八人物誌下,卷九藝文志上,卷十藝文志下,卷之末為薈記。該志現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台灣及沙河市檔案館等地均有藏本。
沙河縣誌
民國年間也曾修《沙河縣誌》,但因當時時局動蕩,兼因財力原因,先後歷時竟逾十年。該志由邑人王延升任總纂,四位沙河縣知事、縣長均曾督修,最後於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付印成書。該書分為四冊,每冊三卷,共十二卷,卷一疆域志上,卷二疆域志下,卷三經政志上,卷四經政志下,卷五社會志,卷六物產志上,卷七物產志下,卷八文獻志上,卷九文獻志中,卷十文獻志下,卷十一志余上,卷十二志餘下。民國本《沙河縣誌》在全國主要圖書館及沙河市檔案館均有藏本。
沙河縣誌
新《沙河市志》於1994年12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並公開發行,在全國各大圖書館均可以比較方便地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