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寶超市
法寶超市
法寶超市,全稱為統傑法寶(北京)超市有限公司。它是由法籍友人柯磊傑先生於2002年在北京創立,
致力於在中國境內發展連鎖超市。
‘法寶’一詞是由法語Bonjour(
讀音[bɔnzhur])音譯而來,店標“Bonjour”在法語中為“你好”的意思。曾獲2006年‘北京超市零售商營收’第26位。截止2011年9月,法寶超市已在中國內地開設9家分店,且都分佈在北京。
法寶超市
統傑法寶(北京)超市有限公司是由統傑(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糧食集團(以下簡稱“京糧集團”)共同成立。2002年4月16日,統傑(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與京糧集團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書,雙方同意在北京市內建立中外合資連鎖式超市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公司的中文名稱為:統傑法寶(北京)超市有限公司。兩者在合資公司股份比例分別為65%和35%。而統傑(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台灣統一集團、法商Aubergine投資有限公司和菩提國際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統傑(中國)股份有限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結構簡圖如下:
董事長:柯磊傑先生 | 拓展總監:郭芒女士 |
財務總監:蘇逸群先生 | 城市經理:何偉林先生 |
統一集團是台灣一家大型食品公司,在東亞、東南亞均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台灣規模最大的食品業者之一。其總部位於台南市永康區。
作為台灣最大的幾家公司之一,在家庭基礎消費品的生產方面精益求精。統一集團的運營主要放在台灣,但目前,集團在中國大陸市場將近50個領域中均有涉獵,投資總額達到了17億美金。統一集團在零售業經營方面經驗豐富,近20年中,僅台灣地區就擁有4700家7-11商店。
京糧集團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資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擁有子公司20家,控股、參股企業8家,2010年實現銷售額110億元。京糧集團自1999年成立以來,實施“做市場、做品牌、做資本”的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秉承“用精良鑄就京糧”的理念,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的健康之路。
Bonjour/法寶超市的經營理念是吸引周邊的消費群體。儘管留有停車場並臨近公共汽車站,但顧客都可步行到Bonjour/法寶超市購物。每家店的銷售面積通常在3000平方米左右,提供滿足居民日常所需的各類基礎消費品,其中生鮮產品是其重點服務項目。
Gerard Clerc近照
在家樂福
1968年,法國家樂福公司成立,家樂福在法語中是十字路口的意思,說明商場對交通條件的看重。這個新公司提出了大賣場的概念:一個場內賣任何東西,所有商品有折扣,有停車場。1971年,家樂福在法國南部鄉村開了第七家店,面積為2萬平方米,周圍是田地和小村莊,遠離傳統商店依賴的鬧市區。有個雜誌為此寫了一篇文章叫《新賭注還是第一個錯誤》(New bet or first mistake)。
柯磊傑看見文章后光顧了這家店,發現裡面顧客盈門,刮鬍刀的價錢比巴黎市中心要便宜30%。“我認為這樣一個商店不會是一個錯誤,就寫了一封信給家樂福的董事長希望加入。”柯磊傑說,“我立即被僱用了。”
之前他曾在兩家公司做過財務工作,先在一個工廠,後來在法國《快報》雜誌。但是財務工作不是他所好,做一個經理人才是真正的理想。於是柯磊傑成為了家樂福初級僱員,在各行貨架間上貨、巡視、整理被翻亂的商品。18個月後,他成為家樂福第七家店的店長;6年店長之後,他成為一個區域經理,負責6~10家店。
1987年柯磊傑被派到台灣地區。當時的台灣,想拿取超市執照和土地都非常困難,台灣人也沒有大賣場概念,建築師也拒絕為超市修建停車場。柯磊傑在台灣學會了如何開店:
“開始的18個月我在台灣見識了各種土地所有人,但土地非常昂貴。最終我們改變了在法國購買土地自己蓋商場的方式,改用租賃。相比購買土地,租金的方式合算很多。
“第二是停車場的概念。在法國,我們會在商場外修一個巨大的停車場,它們都在一層。但在台灣,由於土地珍貴,停車場會修在商場的地下或者在樓上。
“第三是供應商的區別。在台灣,今天給供應商去電話,明天他們把貨就送過來了。所以台灣地區家樂福庫存量相比法國降低了50%。
“在法國,由於土地是家樂福自己購買的,所以商場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設計。而台灣的商場都是租賃,建築內空間可能很不規整,所以貨架的擺放和貨品陳列需要重新設計。”
1990年,柯磊傑終於開出了台灣地區第一家家樂福超市,商場物業的業主很擔心他付不出租金。1991年開了第二家,到1992年開了第六、七分店。因為台灣家樂福的優秀業績,公司提升柯磊傑為家樂福全球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亞太區總裁。
1995年,柯磊傑來到中國大陸,遇到的狀況與1987年的台灣地區非常類似,大賣場概念沒有人接受,內地人更想開一個類似於“老佛爺”(法國的一個百貨公司品牌)的百貨公司。家樂福法國以及亞洲的經驗最後讓內地主管官員最終接受了大賣場,大陸地區北京和上海的分店分別在1995年12月7日和31日開張。目前家樂福在中國大陸開了80家店,全亞洲共有200家分店。
作為家樂福亞洲公司的創業人,柯磊傑得到了公司特別的獎勵:家樂福全球公司里的一部分期權,以及亞洲公司的一些股份。“因此我才有錢開了目前這個‘法寶超市’。”柯磊傑說。
退休后開“法寶”
“從60歲開始,我一直想開始自己的生意,因為日常管理不是我的最大興趣,我更喜歡拓展、創業。1999年,在我62歲那年,在我把亞洲家樂福的事情處理妥當后,選擇了退休,離開家樂福,開始做法寶。”柯磊傑說。
“20年前在台灣地區我經歷了現在大陸發生的事情。當時歐洲人對台灣地區生產的東西非常緊張,因為價錢特別便宜。台灣地區只有2300萬人口,5~10年後生產成本上去了,商品競爭力隨著下降,在法國我們不再談論台灣地區。
“但是在中國大陸很不一樣,從1995年開始有大量產品出現,11年以後商品的價錢依然很低,勞動力成本依然不高,這種局面也許會延續20年。”
柯磊傑最初創辦法寶是想在印度,3個月後又去了菲律賓,又過了3個月,最終選擇中國大陸作為重新創業地。“印度和菲律賓都說英文,我覺得那裡創業條件不錯。但最後發現在印度,一個外資不能佔有一個超市公司的大股份,在菲律賓也一樣,都缺乏理想的開業條件,我不願意自己開創的事業被一個印度人或者菲律賓人控制。”
決定在大陸開業后,家樂福台灣地區的合作夥伴、統一公司打來電話說,“如果你要在內地開業的話,我們願意一起干”。於是“統一”又成了“法寶”的合作夥伴,合作方式與家樂福在台灣地區一樣。“選擇‘統一’做夥伴,家樂福當然不會很愉快。但是我退休時,跟家樂福沒有簽署任何制約協議。而且家樂福在大陸有80家平均2萬平方米的大賣場,我經營的目前只有5家8000平方米的中型賣場,所以雙方不會有正面競爭。”柯磊傑說。
“現在類似於家樂福那樣的大賣場,在郊區才能找到合適地點,北京三環以內不可能了。而在城市裡,更需要小一點的中型賣場。如果我能把‘法寶’這個品牌創立起來,也許我死後還會有人能記住它。”
柯磊傑是一個高爾夫愛好者,在北京每年4~11月,他每周都會去打2~3場球,球技是超過標準桿20,穩定在92桿左右。“在退休后,我曾經猶豫是開這家公司,還是去打高爾夫?後來覺得一周有時間去打兩三次高爾夫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不做公司,生活不是完整的。”
他被派到台灣的1987年,柯磊傑結束了他唯一的一次婚姻,之後在台灣、香港地區等不同的地方工作,而他又想保持獨立的生活和事業,雖然有幾次機會,卻一直沒有再婚。因此無論是家樂福還是法寶,都是這個老人的個人事業。2007年法寶在北京將會開到7家店,2008年再開2家。每家新店的平均投資額是人民幣 800萬~1000萬元。2006年5家店的銷售額約2億元,2007年加上新開的兩個店,銷售額達到3.14億元。2007將是一個分水嶺,老店收入可以為新開店提供部分資金。到2008年,新開店的資本就會全部來源於現有店面的收入。
從家樂福退休后,老柯在法國買過一輛保時捷車,2年前他把保時捷換成了賓士。因為有一次他在高速公路上開到了220公里/小時,被警察抓住罰款。“那時候,我無法忍受別人超我的車,現在就無所謂啦。”原來的保時捷是手動擋,換成自動擋的賓士車后,換擋不太習慣,直上直下的手上動作比起自動擋來太平順了。
“如果我回到法國不工作,一定會在10點鐘起床,然後看報紙、讀書,生命沒有了活力,就像躺在床上等著老去一樣。我在法國的同齡朋友都退休了,有一位買了一輛法拉利汽車,法拉利公司會組織一些活動,他就不停去參加。”
“現在有很多人會活到90歲,他們到85歲的時候還在運動。如果我能活到90歲,那麼就必須有事情可做。人們應該有10年時間做真正自己喜歡的事情。”柯磊傑說。
除了高爾夫,自行車也是柯磊傑的長期愛好。每年他都和兩個法國朋友來一次7天騎行700公里的高強(高強新聞)度騎行,這個活動已經維持了26年,沒有意外的話2007年也會繼續下去。
僅有的一次婚姻給他留下3個孩子,現年33歲的三兒子小時候判給了老柯,隨他在台灣地區生活了6年,不過還是不會說漢語,目前在美國超市集團Target工作。今年4月,三兒子會來北京看父親和父親的生意。“也許他會喜歡我的事業,如果他有這個能力的話,也許會繼承下去。”老柯覺得。
“公司發展很好后,我會逐步退休,也許是5年以後?不過這的確很難,不知道哪一天你會真的想退休。”柯磊傑說。屆時是否有一個小柯來繼承他父親的法寶以及公司里接近50%的股份呢?
在2004年法寶超市於北京開出的第一家門店之前,其在青島還有一段曲折的歷史。
2002年,當時還沒有京糧集團參與的統傑(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將中國市場的首戰選在了青島,繼而轉戰汕頭。但都以失敗告終。當年2月,第一家法寶店在青島西鎮開業,接著於8月第二家店開業,到2004年,在青島擁有4家門店的法寶超市已經取得不小的業績。
2007年,青島的4家店悄然關門。這讓許多法寶人開始對以經營生鮮為主、致力於發展社區店的模式產生質疑,不過,當時的法寶官方仍然強調,這次關門不會影響法寶超市在中國的整體發展計劃。
對於此次關門,許多業內人士分析,這次關門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青島是內外資零售商集中度較高的城市之一,超市競爭相當激烈,隨著青島各大賣場及便利店的迅速發展,法寶超市日漸式微是正常現象。但就其深層原因,法寶超市的管理和投資都是致命因素,法寶超市的員工經常與顧客發生爭執,而消費者在法寶超市的貼吧里也不留情面,直指低素質的員工,這些值得法寶超市深深思考一番。
法寶超市旨在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商品資源,把國外先進的商品零售及超市經營經驗引入中國,從而提供國際先進的超市服務,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並且拓寬他們的消費選擇空間。
法寶超市以銷售北京市民日常所需的各種基礎消費品為主,尤以生鮮食品為主要經營特色,各類食品的比例佔到超市經營內容的40%以上。商場格局將按以下三類商品劃分:
生食:魚、肉、蔬菜、水果、糕點和加工食品。
自行設立麵包、熟食加工中心,生產“法寶”品牌的各種麵包、香腸等熟食製品,去除了引廠進店而帶來的管理、價格、服務、衛生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隱患,將更加衛生和實惠的食品帶給顧客。蔬菜、水果和水產將儘可能從直接生產者或者港口採購,且商品的質量和數量均受到嚴格的控制。
雜食:其他食品,比如乾貨、飲料等。
發揮統一集團在飲料、速食麵等食品方面的生產實力及品牌優勢,而合作夥伴北京糧食集團更以“綠寶”食用油、“古船”麵粉、“古幣”香油等名牌產品深受北京市民的歡迎,“強強聯手”,憑藉集團優勢,法寶超市在包裝類食品上擁有更多的價格優勢和品牌影響力。
非食品部:紡織品,家居用品,小電器等。
以提供市民每日所需生活用品為經營宗旨,經營日用紡織商品、家居用品、小型家用電器等,以更靈活的商品種類滿足市民日常需求。
節儉出低價
由於直接從生產商採購,加之毛利率低,法寶超市的生鮮食品比周圍農貿市場的價格平均低5%左右。另外,在選址時,法寶超市也盡顯節約本質。在法寶超市的選址要求中,第三條明確規定:區域好的可以地下一層或二層。顯然,選擇“地道戰”的策略是節約成本的又一途徑。
觀察法寶超市內的裝修樸素得近乎簡陋。由於地處地下一、二層,抬頭看去,超市的頂部裸露著各種規格的管道、電線,夾雜著節能燈的線路,顯得有些凌亂,屋頂掛上彩色的氣球。正是這些細節上的用心,讓法寶超市在價格方面佔盡了優勢。
這些年來,不論是在青島還是在北京,法寶超市的名聲並不怎麼樣,曾多次因商品質量和其他零售商對簿公堂,也因讓員工過度勞動而背上“包身工頭”的罵名。這讓法寶超市飽受詬病。
2004年02月24日,北京晚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超市麵包師一天勞動十小時,不包吃住一月只給八百》的文章,詳細描寫了幾個麵包師在法寶超市的“悲慘”經歷,有現代版“包身工”之稱,揭露了法寶超市超時用工的黑幕望。這次報道,把法寶超市從人間打入了地獄。
2006年6月16日,北京法寶超市因涉嫌售賣假冒“派克”牌鋼筆被上海派克筆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結果法寶超市敗訴,被判賠償原告1.2萬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7年在青島,相同的一幕再次上演,同樣因出售假冒產品被上海“英雄”鋼筆公司告上法庭,結果也和上一次相同,法寶超市被判金額更是高達8萬元。
即便法寶超市有統一集團和京糧集團兩大後台,然而在其他供應商看來,與法寶超市的合作都可能是一次性的,許多供貨商表示合作之後不想繼續。
北京永順華蔬菜種植公司曾經是法寶超市的供應商,在法寶超市有自己的蔬菜櫃檯。因法寶超市屢次拖延賬期的原因不得不與之解散合同。
和永順華一樣,作為供應商,北京冠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與法寶超市的合同剛剛到期,最近正在考慮是否繼續與其合作。問及原因,其一位經理感嘆道,法寶超市的信用難以讓人信任。這位經理稱,冠福源與歐尚、易初蓮花等其他外資超市也有合作,這些超市很少拖延賬期。雖然法寶超市的進場費比別的超市低一些,但是法寶超市經常不按合同規定的賬期付款,一拖賬期,就影響了公司的資金流轉。況且,法寶超市的銷量並不好,和其他超市相比,他們寧願選擇進場費高但人氣旺的超市,很有可能,這次合作會取消。
如果有一個兩個供應商出現這樣的態度,那供銷雙方都應該做出反思,然而遭到多數供應商的“拋棄”,對法寶超市而言,低進場費的策略始終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Bonjour/法寶超市自2004年年初在北京開設第一家店,截止至2011年9月底共有9家分店。
北京第一家店位於朝陽區光華路陽光100,2004年一月開業;
第二家店位於朝陽路昆泰大廈,2004年十一月十八日開業;
第三家店位於海淀區永定路西點永定商場,2005年三月十八日開業;
法寶超市
第六家店位於北苑路170號凱旋城F座,2007年六月二十二日開業;
第七家店位於西直門北大街32號楓藍國際中心,2007年十月十五日開業。
第八家店位於海淀區首體南路9號11棟(主語國際),2009年四月二十一日開業。
第九家店位於東城區建國門北大街5號地下一層,2010年五月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