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鄉

黑龍江孫吳縣紅旗鄉

紅旗鄉位於地處小興安嶺北部,位於東經127度12分,北緯40度08分,距孫吳縣50公里,北黑鐵路與202國道貫穿全境,交通便利。所轄6個行政村,10個自然屯,總面積188平方公里,總人口3020人。耕地面積8.7萬畝,林地面積11.2萬畝,草原面積8萬畝,水面積0.75萬畝。屬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氣候溫和,平均降雨量460毫米,無霜期90-100天,屬第六積溫帶山區鄉,土地貧瘠,自然災害多發。

沿革


紅旗鄉隸屬孫吳縣管轄。位於縣境南端,小興安嶺山脊,辰清河上游,南、西南與五大連池毗鄰。鄉政府駐地距縣城55公里。1976年9月,開始組建興安墾區,有紅旗、光明、華山3個生產隊。1977年又建前峰、興山、鐘山3個生產隊。1978年,改稱紅旗墾區,並接收從辰清公社劃出的青山、富強、建設、五里橋4個生產隊。1979年10月,改為紅旗人民公社,1984年改設紅旗鄉。

行政


紅旗鄉是個半農半林、以農業為主的山區鄉。全鄉共轄紅旗、華山、青山、鐘山、建設、前峰等6個行政村,10個自然屯,總人口3020人,其中農業人口2473人。其中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佔全鄉總人口的5%。鄉政府駐地紅旗村。

各村情況


紅旗村

位於紅旗鄉政府所在地,全村總戶數159戶,總人口488人,耕地面積10182畝。2011年黃牛存欄220頭,羊存欄1000隻,豬存欄90頭。毗鄰202國道及輔道,交通便利,通訊暢通,是一個集農、牧、商飲、服務業全面發展,且有可持續發展優勢的村。

華山村

位於紅旗鄉政府東南十五公里處,是紅旗鄉重點發展的中心村之一。全村總戶數206戶,總人口551人,耕地面積28793畝。該村具有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具備可持續發展畜牧產業的資源,現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個,其中1個農機合作社、2種植業專業合作社、1個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個是紅旗鄉最為富裕的村。

青山村

位於紅旗鄉政府東三公里處,是紅旗鄉重點發展的中心村之一。全村總戶數89戶,總人口295人,耕地面積17559畝。202國道從該村中間穿過,交通便利,具備可持續發展畜牧產業的資源,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村,也是紅旗鄉2012年新農村重點推進村。

鐘山村

位於紅旗鄉政府南部十五公里處,由原來的鐘山村和興山村兩村合併而成。全村共有129戶,總人口416人,耕地面積14849畝。是一個以農、牧為主,且有可持續發展優勢的村。

建設村

位於紅旗鄉政府西四公里處,由原來的建設村和光明村兩村合併而成。全村總戶數214戶,總人口613人,耕地面積10640畝。建設村位於原202國道邊,交通便利,具有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該村還具備發展畜牧產業的資源,是有可持續發展優勢的村。

前鋒村

位於紅旗鄉政府西北十三公里處,。全村總戶數103戶,總人口421人,耕地面積5159畝。該村人口少、耕地少,氣候條件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該村具備可持續發展畜牧產業的資源,是一個紅旗鄉重點發展畜牧業經濟的村。

經濟狀況


201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現4100萬元和4000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11%,全鄉總耕地面積為8.7萬畝,糧豆薯總產實現20286.15噸,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大豆種植面積32690畝,總產8173噸;小麥面積29990畝,總產6997噸;芸豆9040畝,總產1820噸;馬鈴薯3490畝,總產1749噸;玉米4700畝,蔬菜及瓜類種植672畝。畜牧業發展呈良好態勢,牛羊經濟、大鵝經濟初具規模,新建畜牧養殖基地5個,畜牧養殖專業戶由2005年的38戶達到現在的90戶,百頭牛、千隻羊、萬隻鵝養殖大戶達到10戶。到2010年末,全鄉黃牛、山(綿)羊分別達到3480頭和2.1萬隻,分別比2005年翻了一番;生豬達到1200頭,比2005年增長了12%,大鵝飼養量達到5.4萬隻。同時,野豬、烏雞等特色養殖也在全鄉迅速發展起來,培育了野豬特色養殖示範戶1戶,野豬達到了120頭,畜牧業成為全鄉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