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耶·齊奧塞斯庫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Ilie Ceauşescu;1926年6月8日,奧爾特縣斯科爾尼切什蒂,——2002年10月1日,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軍事歷史學家。原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兼武裝部隊最高政治委員會書記、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羅馬尼亞人民軍中將。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是羅馬尼亞前最高領導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弟弟,也是齊奧塞斯庫的國防安全團隊的核心成員和心腹助手。

人物關係


人物傳記


早年時期

1926年6月8日生於羅馬尼亞奧爾特縣斯科爾尼切什蒂的一個農民家庭。前羅共中央總書記、羅馬尼亞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三弟。1933——1940年在斯科爾尼切什蒂讀小學。1942年在布加勒斯特的馬爾基內亞卡工廠當學徒,但因為“準備不足”,沒有被錄用。他回到家鄉,勤勞耕種齊奧塞斯庫家族自己的1.5公頃的土地。
1946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聯盟(1949年改稱羅馬尼亞勞動青年聯盟,1965年改稱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在斯科爾尼切什蒂區黨委宣傳鼓動部工作。1947——1950年在當地的消費合作社當收銀員。1950年7月——1952年9月在羅馬尼亞紅十字會工作。

軍人學者

1952年9月被保送到第三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53年8月被授予中尉軍銜。1953——1954年任第三軍政學校俱樂部主任和圖書館館長。1954——1955年任“斯特凡大公”軍事學校政治經濟學教員。1955年10月——1959年10月在布加勒斯特軍事學院(今卡羅爾一世國防大學)軍事政治系學習。1959年10月——1964年12月留校擔任軍事政治系黨務指導員、講師、高級講師。1963年畢業於布加勒斯特大學歷史系,獲研究生學歷。1964年12月——1968年2月在“斯特凡·喬治烏”社會政治學院(羅共中央高級黨校)進修深造。1968年2月——1970年12月任軍事學院“羅共和祖國歷史”系副主任。1969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70年12月——1972年8月任軍事歷史研究和理論研究和調查中心高級研究員,1972年8月——1975年3月任軍事歷史研究所所長。1974——1975年在英語研究生班學習。

軍事領導

1975年3月任國防部組織局局長,並晉陞上校軍銜。1977年5月9日晉陞少將軍銜。1979年4月畢業於軍事指揮和參謀人員研究生進修班。1979年4月——1983年4月任羅馬尼亞武裝部隊最高政治委員會副書記。1980年3月27日當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候補委員。1982年12月30日晉陞為陸軍中將。1983年4月20日——1989年12月22日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兼武裝部隊最高政治委員會書記,1983年12月24日起任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在此期間,他參與了羅馬尼亞與美國之間的一系列秘密交易,包括將蘇聯軍事技術出售給美國。1985年1月30日、1988年12月19日當選為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1987年10月30日起任社會主義文化和教育委員會執行局委員。1988年12月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民主和團結陣線全國委員會委員。在1984年11月羅共“十三大”、1989年11月羅共“十四大”上當選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是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第八、九屆大國民議會代表。1980年3月9日——1985年3月17日當選為蘇恰瓦縣錫雷特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85年3月17日——1989年12月22日當選為登博維察縣莫雷尼第4選區大國民議會代表。1980年4月1日——1989年12月22日任大國民議會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劇變前後

在1989年12月20日中午前後,伊利耶·齊奧塞斯庫中將抵達蒂米什瓦拉,視察那裡的局勢,他在UM01380要塞代表羅共就蒂米什瓦拉事件表明官方立場,他警告說,羅馬尼亞正面臨外部入侵的“國際陰謀”,西方和東方都參與其中。
1989年12月22日,瓦西里·米列亞上將自殺后,伊利耶·齊奧塞斯庫代理國防部長,上午10點15分,他邀請華沙條約組織駐布加勒斯特最高代表以及蘇聯武官和中國武官前往羅馬尼亞國防部。11點30分,伊利耶·齊奧塞斯庫發布命令:“所有軍事單位可以根據戰鬥狀態和緊急狀態採取一切行動”。在中午12點與蘇聯武官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參會者有伊利耶·齊奧塞斯庫中將、軍事情報局長斯特凡·迪努海軍少將、杜米特魯·米爾恰上校、格奧爾基·倫古中校與蘇聯武官米哈伊洛夫海軍少將、華約組織締約國聯合武裝力量總司令駐布加勒斯特副代表博切耶夫少將和翻譯官馬西烏克中校。伊利耶·齊奧塞斯庫表示,他們已經向各國外交機構告知了有關羅馬尼亞的情況,同一天將組建新政府。他說,羅馬尼亞目前的情況是國外勢力滲透導致的,羅馬尼亞人民無需外界幫助可以自己克服困難。需要蘇聯保持中立,羅馬尼亞堅持保持與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傳統感情。計劃與中國武官會談的第二次會議,因為齊奧塞斯庫夫婦出逃而未能舉行。
1989年12月22日13點30分,國防部第一副部長維克托·斯滕庫列斯庫中將返回國防部大樓,對伊利耶·齊奧塞斯庫中將採取保護性拘禁,並下令全國所有軍事單位撤回兵營。羅馬尼亞政局發生劇變后,伊利耶·齊奧塞斯庫被逮捕。1990年1月11日被轉為預備役。他被指控於羅馬尼亞革命期間在克盧日犯有教唆嚴重謀殺罪,但他否認指控,他說,關於第四集團軍司令尤利安·托普利恰努將軍在克盧日街道部署士兵,命令是由瓦西里·米列亞下達的。當被問及他在克盧日所起的作用時,他說:“我什麼都不知道!我沒有下令使用武器,也從來沒有派人傳達過這樣的命令。”
1994年3月經特赦獲釋后,伊利耶·齊奧塞斯庫淡出公共生活,2002年10月1日因肺炎併發症,病逝於布加勒斯特,享年76歲。兩天後被安葬在根恰軍人公墓。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中將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中將

理論著作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作為羅馬尼亞著名的軍事歷史學家,在領導軍事歷史研究所期間,對於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樹立前同步主義(Protochronism)史學並作為國家政治宣傳的一部分產生了影響。他宣稱,“羅馬尼亞人民一直以來都是亘古不變的,很少受到其他民族(羅馬人、斯拉夫人韃靼人)的影響。眾所周知的是,羅馬尼亞人民始終保持不變的本質,雖然他總是忙於合併、統一和融合。”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著有《班杜里指揮官西米翁·梅赫丁茨亞努》(1966年)、《邁奧儒勒·康斯坦丁·埃內》(1967年)、《突擊堡壘。獨立戰爭英雄》(1969年)、《羅馬尼亞在協約集團的歷史》(1970年)、《羅共—1929年至1933年的革命鬥爭的旗手》(1971年)、《1877-1878年羅馬尼亞在爭取民族獨立戰爭中。文獻目錄》(1972年)、《羅馬尼亞工人運動和勞動法:1864年至1944年》(1972年)、《1921年至1944年羅馬尼亞共產黨的軍事活動》(1974年)、《羅馬尼亞共青團和青年軍:1922年至1944年》(1974年)、《突擊堡壘的獨立戰爭英雄(第二版增訂)》(1977年)、《1877-1878年獨立戰爭中的羅馬尼亞》(合著,1977年)、《我們的獨立戰爭中的羅馬尼亞軍隊英雄主義的榮耀之路》(合著,1977年)、《1877-1878獨立戰爭中羅馬尼亞軍隊參戰編年史》(合著,1977年)、《古往今來,羅馬尼亞人民衛國戰爭》(1980年)、《羅馬尼亞人軍事史-研究(第八卷)》(協調人兼作者,1980年)、《羅馬尼亞人與全體人民的國土防禦戰爭:從往昔到現代》(1980年)、《羅馬尼亞共產黨的國防理論》(1982年)、《工人運動,社會主義,民主,羅馬尼亞共產黨活動和羅馬尼亞國土防禦年表》(合著,1983年)、《羅馬尼亞軍隊在1944年8月革命中》(合著,1984年)、《特蘭西瓦尼亞-古老的羅馬尼亞土地》(合著,1984年)、《1944年8月23日:羅馬尼亞提前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200天》(合著,1984年)、《羅馬尼亞和偉大的勝利,1944年8月23日至1945年5月12日》(1985年)、《羅馬尼亞人民的獨立性 - 羅馬尼亞共產黨的根本目標:傳統。現狀。視角》(1986年)、《一次大戰期間的羅馬尼亞:標誌,參戰的羅馬尼亞解放者(兩卷)》(協調人兼作者,1987年)、《羅馬尼亞軍事歷史文獻:研究》(出版協調人,1973–1987年)、《從達契亞國到社會主義羅馬尼亞:2000年的建國史》(1985年)、《羅馬尼亞人軍事史》(卷1~6,協調人,1987-1989年)、《1918年-理想的偉大勝利:構建羅馬尼亞單一制國家》(協調人,1988年)、《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古老的土地上》(1989年)、《羅馬尼亞人軍事史,第六卷,1919年至1944年羅馬尼亞國家軍事制度的演變》(協調人兼作者,1989年)、《二次大戰期間的羅馬尼亞(三卷)》(協調人兼作者,1989年)。

個人榮譽


伊利耶齊奧塞斯庫曾榮獲“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二級勳章(1984)等功勛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