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

會場

徠會場,指聚會或集會的場地。語出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前秦少游來京,說他兄弟俱叨鄉薦,今會場已畢,想來看我。”

引證解釋


1. 會試。
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前 秦少游 來京,說他兄弟俱叨鄉薦,今會場已畢,想來看我。”
明 周履靖 《錦箋記·旅訴》:“如今會場將近,巴不能得他一第。”
2. 指會試的場所。
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王國昌》:“其人能頃刻成文數十篇,皆鋪敘可觀,因許覆試入會場。”
3. 開會的場所。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她永遠不忘那在會場的一刻,在那個時候,她可以說,她是不存在的,尤其是不存在 望微 的心中。”
沙汀《防空》:“這漢子的傳達一完,會場的秩序立刻亂了。”

其它相關


會場排座

1、小型會議
小型會議規模不大,與會者較少。因而一般不設主席台,所有與會者均排座。排座的具體形式有:
①面門設座。主席座於面對會議室正門之座,其他與會者在其兩側自左而右依次就座。
2、大型會議
大型會議規模大,與會者眾。會場設主席台和群眾席,主席台必須排座,群眾席可排可不排。
①主席台排座。主席台一般設於面對會場主入口,與群眾席呈對面之勢。其排座又有主席團排座、主持人座席、發言人座席三個問題。
其一,主席團排座。在此,主席團指正式就座於主席台上的全體人員。目前,國內排定主席團位次的規則有三:一是前排高於後排,二是中央高於兩側,三是左側高於右側。具體講,主席團排座又有單數與雙數之分。
其二,主持人座席。主持人又稱大會主席,其具體位置安排有三種方式:一是居於前排正中央,二是居於前排兩側,三是按照身份排座,但是不宜令其坐於後排。
其三,發言人座席。正式會議上,發言者發言時不宜就座於原處。發言席的常規位置有二:一是主席團正前方,二是主席台的右前方。
②群眾席排座。主席台之下座席稱為群眾席,其排座方式有二:
其一:自由式擇座。即不做統一安排,大家各自擇位而坐。
其二:按單位就座。即按照單位、部門或者地區、行業就座。其具體依據,既可以是漢字筆畫多少、漢語拼音字母前後,也可以是平時約定俗成的序列。若分為前後排,以前排為高,後排為低;若分不同樓層,則樓層越高,排序越低。
在同一樓層排座,通行的方式有二:一是以面對主席台為基準,自前而後進行橫排,二是以面對主席台為基準,自左而右進行豎排。

如何選擇場地

會議的成敗,場地的選擇相當重要,應如何選擇適當的會議場地,以下6個基本步驟都需考慮進去:
1.確定會議目的。
2.確定會議形態。
3.決定實質上的需求。
4.考慮與會者的期望。
5.選擇何種會議地點與設備。
6.評估選擇的正確性。
針對這6個步驟,茲將有關內容說明如下:
一、確定會議目的
大部分會議的目的是教育、學術交流、商業討論、專業提高或社交聯誼等多重目的;少數活動是單一目的。例如一般社團年會多半集合教育、學術交流、商業及休閑活動。而一般企業界會議的特色是激勵性的研討會結合休閑活動,如高爾夫球賽等。每一種會議有其特定理由、目的與期望,因此在考慮場地前要先了解清楚。
二、選擇會議場地的工作清單
先列好工作清單,知道你在選擇場地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此更能幫助你正確選擇適當的開會場地。
地區
徠1.費用(成本)與便利性。
2.是否鄰近機場。
3.轎車或計程車是否足夠。
4.充足的停車空間。
5.如果需要,接送交通工具是否充足,費用情況。
環境
1.當地有何觀光點。
2.購物。
3.休閑活動。
4.天候狀況。
5.環境是否良好。
6.餐廳。
7.當地治安是否良好。
8.社區經濟狀況。
9.當地給予外界的評價、過去會議舉行情況。
10.當地會議局或觀光旅遊局支持與服務情況。
11.會議周邊供應廠商的經驗、設備是否足夠,如視聽器材公司、展覽公司、事務機器公司與安全方面。
設備
1.警衛人員與服務人員是否友好、做事效率如何。
2.大廳(lobby)是否整潔,吸引人。
3.報到處是否容易找到: 1)是否有足夠房間供工作人員使用。 2)是否足以處理check-in/check-out的高峰時段。 3)接待處的人力是否足。
4.當人數眾多時是否有足夠的電梯設備。
5.詢問處是否全天候有人值班。
6.立即回復有關電話詢問,儘速轉送留言。
7.對客人的服務: 1)藥房。 2)禮品店。 3)櫃檯服務。 4)保險箱。
8.舒適、整潔的飯店住房: 1)傢具是否完好。 2)現代化沖浴設備。 3)充足光線。 4)足夠的衣櫥空間與衣架。 5)煙霧警示器。 6)火災逃生資料是否清楚。 7)冰箱和小酒吧。 8)走道是否整潔,包括清潔人員是否儘速清理通道、煙灰。 9)是否在每層樓有冰塊和飲料。 10)電梯服務。 11)標準房與豪華房的大小。 12)是否有特別樓層提供特殊服務。 13)豪華套房的數量與形式,客廳、卧室尺寸和睡床類型的簡介。 14)訂房的程序和方法。 15)房間類別,如高樓層或低樓層,面海景或面山景。 16)每一種類別的房間數。 17)有多少房間數可以使用,如果需要,對早來晚走的與會者如何處理。 18)會議房價與一般房價如何。 19)何時能提供確定的會議房價。 20)是否需要保證數量與訂金。 21)進房與退房的時間。 22)什麼時間取消已預訂的房間。 23)付款方式。 24)接受哪幾種信用卡。 25)萬一取消訂房,退款方式為何。
會場空間
1.會議室尺寸(面積)。
2.當會議室做不同座位安排時,其容量如何。
3.會議室隔音設備是否良好。
4.電源開關、冷暖氣控制是否單獨分開。
5.會議室的音響效果,是否有良好音響系統。
6.固定設備如黑板、銀幕和傢具。
7.障礙物如圓柱。
8.視聽設備: 1)視聽效果,是否後座的人可以看到銀幕。 2)會議室天花板高度。 3)是否有裝飾燈架。 4)裝飾的鏡子是否會反光。 5)是否有窗帘遮住窗戶光線。 6)電源控制位置。
9.火災逃生口。
10.公共區域是否整潔。
11.相同性質的會議室是否在同一層樓或分在不同樓層舉行。
12.房間和公用電話是否很方便。
13.洗手間數量、位置,是否乾淨。
14.衣帽問數量、位置。
15.其他服務: 1)足夠空間放置傢具和器材。 2)良好光線。 3)很容易讓與會者找到。 4)足夠的電源插座。 5)安全性。
16.設備:1)桌子: ①1.83米寬x 2.44米長。 ②一般教室桌寬38.1~45.7厘米。2)椅子:舒適並適合較長會議使用。3)舞台: ①不同高度的舞台 ②有地毯和鋪裙邊的舞台。4)講台: ①站立式講台。 ②有燈光的講台。5)黑板和布告欄。 6)指示架。 7)廢紙簍與垃圾桶。 8)照明燈與輔助燈設備。 9)燈光控制盤。 10)報到台。 11)麥克風。
餐飲服務
1.公共區: 1)清潔與外觀。 2)備菜區是否乾淨。 3)在最忙時段是否有足夠人力。 4)工作人員態度。 5)有效、快速的服務。 6)各式菜單。 7)價格範圍。 8)預訂的方式(reservation policy)。 9)是否可能增加食物放置區域(如走廊)作為早餐或簡單午餐的場地。
2.大型活動: 1)費用(成本)。 2)創意性。 3)質量與服務。 4)多樣菜單。 5)稅和小費。 6)在活動前要求漲價。 7)特別服務。 8)特製菜單。 9)提供主題宴會(theme party)的建議。 10)獨特的茶點。 11)素食和節食者的食物。 12)餐桌布置。 13)舞池。 14)宴會桌的尺寸。 15) 8人座/10人座。
3.店的規定:禁止服務時段。
4.現金交易酒吧規定: 1)調酒師費用和最低計費小時。 2)出納人員費用。 3)點心價格。 4)保證數量規定。 5)何時需要提供保證數量。 6)準備的份量超過保證,數量的最大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