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河鎮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轄鎮

千河鎮位於陳倉城區西北方向。因千河兩岸而得名,轄20個行政村,南北長達10.7公里,東西寬5公里,面積54平方千米,西接寶雞市區,東連虢鎮地區,是寶雞市東擴南移重點發展地區,未來寶雞市的中心地帶,境內交通發達,鐵路、公路縱橫交錯,通信基礎設施齊全。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千河鎮常住人口為40063人。

隴海鐵路、寶(雞)中(衛)鐵路、西(安)寶(雞)高速公路、寶(雞)虢(鎮)公路、底(店)縣(功)公路、寶(雞)馮(家)公路、虢(鎮)陳(村)公路過境。古迹有武城山遺址。境內的西北地區水域面積最大的王家崖水庫,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寶雞市區人們休閑娛樂遊玩的理想首選地方。

歷史沿革


千河鎮風景
千河鎮風景
因地處千河之畔而得名。
1949年7月,為周原區千河鄉。
1959年4月,為虢鎮公社千河管理區。
1961年9月,改為千河公社,轄12個生產大隊。
1966年5月,更名曙光公社。
1970年3月,複名千河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鄉,轄12個行政村。
1998年2月,改為千河鎮,轄12個行政村。
2001年12月,撤銷石羊廟鄉併入千河鎮,轄24個行政村。
2005年10月,撤銷塬邊村和車劉村,併入王家崖村;撤銷仝家溝村、水灣村和閔家崖村,合併為三星村,轄20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千河鎮地處陳倉區西北部,東依周原鎮,南臨渭河與磻溪鎮隔河相望,西連金台區陳倉鎮,北接鳳翔縣長青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7千米,總面積54平方千米,距陳倉區政府17.5千米。

地形地貌

千河鎮地處千河川道,谷地開闊,地勢平坦。境內道路面積16.6平方米。最高點位於王家崖村,海拔662米;最低點位於馮家咀村,海拔555米。

水系水文

千河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內主要河流千河,自產西村至馮家嘴村流經境內的產東、寨子、楊家溝、張家崖、司家崖、黃賀、底店等18個村,境內流長10.7千米,流域面積53.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9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千河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暴雨、連陰雨等。暴雨、連陰雨災害年均發生3次,主要發生在8—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9月16日,造成寶馮公路沿線及部分通村公路多處塌方滑坡,泥石流阻塞公路交通,崖面滑塌,不少村民房屋受損。

行政區劃


1996年,千河鄉轄12個行政村。
司家岸楊家溝黃賀寨子產西產東墓子頭魏家崖張家崖陳家崖俱劉馮家咀
1996年,石羊廟鄉轄12個行政村。
底店北坡李家崖高南水灣仝家溝閔家崖田胥崖肖村王家崖車劉原邊
2002年,轄24個行政村。
寶雞石油儲存站居委會司家崖墓子頭張家崖楊家溝俱劉馮家咀陳家崖魏家崖黃賀寨子產東產西李家堡底店北坡高南水灣田胥崖仝家溝閔家崖肖村王家崖車劉塬邊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轄20個行政村;下設138個村民小組。
司家崖墓子頭張家崖楊家溝俱劉馮家咀陳家崖魏家崖黃賀寨子產東產西李家堡底店北坡高南田胥崖王家崖三星
截至2020年6月,千河鎮下轄13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司家崖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04102202220張家崖村
610304102203220楊家溝村
610304102205220馮家咀村
610304102207220魏家崖村
610304102208111黃賀村
610304102209220寨子村
610304102210220產東村
610304102212220李家堡村
610304102213112底店村
610304102217220田胥崖村
610304102220220肖村
610304102221220王家崖村
610304102224220三星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轄區總人口44445人,常住人口43330人,城鎮化率97.5%。另有流動人口1115人。總人口中,男性23120人,佔52.0%;女性21325人,佔48.0%;4歲以下6533人,佔14.70%;15—64歲34445人,佔77.5%;65歲以上3467人,佔7.8%。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千河鎮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0.7人。
2018年,千河鎮戶籍人口43815人。
2021年7月27日,根據陳倉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千河鎮常住人口為4006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千河鎮財政總收入0.3億元,比上年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8314元。
2018年,千河鎮有工業企業198個;其中,規上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千河鎮耕地面積3.6萬畝。2011年,千河鎮農業總產值6215萬元,比上年增長10%。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千河鎮糧食生產2.3萬噸,人均517千克。其中小麥1.3萬噸,玉米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千河鎮蔬菜種植面積707畝,產量1373噸,主要品種為四季豆。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千河鎮生豬飼養量9344頭,年末存欄1860頭;奶牛飼養量1170頭,年木仔欄1170頭;家禽飼養量6.2萬羽,上市家禽5.6萬羽。2011年,千河鎮生產肉類1078噸,禽蛋800噸,鮮奶5000噸;畜牧業總產值152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4.4%。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累計造林1.25萬畝,林木覆蓋率15%。2011年,千河鎮水果種植面積0.06萬畝,產量0.12萬噸,主要品種有桃、杏、梨等。2011年,千河鎮大型農業機械257台(輛)。

第二產業

工業以工程機械銷售維修、鑄造機械加工、環保建築建材和電子電器為主。2011年,千河鎮工業總產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企業1253家,職工1068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6億元,比上年增長4.7%。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商業網點152個,職工380人。2011年,千河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63萬元,比上年增長4.5%;城鄉集貿市場5處,年成交額521萬元,比上年增長15.2%。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0千米,投遞點200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547份、期刊364冊,業務收入19.85萬元。電信服務網點20個,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行動電話用戶3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2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900萬元。千河鎮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有賓館1家,床位355張。2011年,千河鎮共接待遊客60萬人次,收入0.72億元,比上年增長73.5%。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3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8461萬元。

文化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444人,其中技能人才2364人,農村實用人才1080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有幼兒園(所)6所,在園幼兒441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12所,在校生1731人,專任教師1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15人,專任教師12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有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中心11個;公共圖書室20個,建築面積460平方米,藏書4.3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社火秧歌、鑼鼓、泥塑、剪紙、布藝、皮影製作技藝等。其中泥塑、剪紙、布藝、皮影製作技藝被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有線電視用戶8479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413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交通


千河鎮境內隴海鐵路、兩寶高速、陳倉大道、寶中鐵路、寶馮公路、寶平高速過境。有縣鄉(鎮)級公路6條,總長29.3千米。有鎮村道路14條,總長度47千米。但因過境高速公路和鐵路較多,將千河川道分割為條塊狀。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1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7米;道路鋪裝面積0.4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2.5平方米。

社會


體育事業

2011年未,千河鎮有體育場地16個,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1.2%。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個,其中骨科醫院1個、衛生院2個、衛生所24個;病床129張;專業衛牛人員62人。2011年,千河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917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0544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千河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16戶,人數2126人,支出258.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9人,支出9.2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8人次,支出48.5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00人次,支出4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34人;參加城鎮居民少兒醫療保險187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2152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鎮區擁有深機井5眼,水塔4座,鋪設十線水管6.5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5噸;排水管道1.3千米。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鎮區擁有主變壓器4台,總容量620千伏安,低壓輸電線路1條,總長度6.3千米,用電負荷15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69.1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靠率99.9%。
截至2011年末,千河鎮鎮區園林綠地面積18.65公頃,其中公共綠地10.84公頃,綠化覆蓋率36%,人均綠地62平方米。

代表人物


唐宰相楊炎是魏家崖村人。
骨科名醫朱興恭為朱家崖村人,1958年衛生部授予金質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