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本草的結果 展開

本草

本草

本草,始見於《漢書·平帝紀》,古代中藥類的書籍多稱本草,《說文》中說:“葯,治病草也。”

宋 嘉祐中掌禹錫 等復增葯八十二種,為《嘉祐補註本草》;政和中 曹孝忠 等修定為《政和重修經史證類本草》。

簡介


● 英文名稱:Materia Medica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葯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直雲本草者,為諸葯中草類最眾也。(《證類本草》)

名詞解釋


● 醫藥學中有關藥物來源、配製、劑量、用法等方面的內容,亦專指中藥。

百科解讀


● 本草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中藥,二是指古代一系列中藥學著作和理論。

意為中藥

● 由於中藥絕大部分來源於植物葯,本草作為對我國傳統中藥的另一種稱謂,體現了“草為葯之本”的概念。
● 本草代表中藥,在現代保健美妝行業使用更為廣泛。各大企業將中藥中具有保健、美白和延緩衰老功效者使用在保健品和化妝品中,特別是針對葯食同源的中藥進行開發,將其中有效成分進行提取精製,再添加其他物質,製得相應保健品和化妝品,例如人蔘、西洋參、鹿茸、蟲草、珍珠等。

意為中藥學

● 本草也指古代一系列中藥學著作和理論。基於本源於草之意,本草成為中藥學的古稱,也是記載中醫藥知識文化的統稱。
● 我國最早本草專著《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時期,該書包括序錄和藥物各論兩部分。序錄是藥學總論,藥物各論中則詳細記載藥物的正品、異名、性味、毒性、功能與主治、生境、產地、采治、服用等信息。
● 《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南北朝梁代)、《新修本草》(唐代)、《證類本草》(宋代)、《本草綱目》(明代)、《本草綱目拾遺》(清代)等歷代藥學著作均將本草作為書名使用。

名詞沿革

● “本草”一詞最早出現在東漢班固的《漢書·郊祀志》: 志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詔,七十餘人皆歸家。”此處的“本草待詔”系指具有方葯以及本草學識而奉詔的官員。
● 將“本草”視為中藥的相關記載始見於戰國時期的《墨子》。該書《貴義》篇曰: 中“譬若葯然,草之本。”本草主要指中藥中的植物葯。
● 在《漢書·平帝紀·第十二》中記述:“征天下通知逸經、古記、天文、歷算、鐘律、小學、《史篇》、方術、《本草》、及以《五經》、《論語》、《孝經》、《爾雅》教授者……遣詣京師,至者數千人。”文中,“本草”與“古記”“天文”“歷算”等並陳,表明“本草”應屬一門學問和知識理論。
● 歷代流傳下來的醫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使本草逐步成為中藥學專著的代名詞。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何娟,劉文禮,蔡永敏,等.“本草”的含義及英譯規範。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8,24(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