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賢中學

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上海徠市奉賢中學,成立於1914年,位於上海市的一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學校簡介


奉賢中學景色
奉賢中學景色
學校南臨南奉公路,西靠金海公路,北與浦 南運河相伴,佔地314畝,投資近3億,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綠化率達70%。圖書科技樓、教學樓、實驗樓、行政樓、報告廳、體育館、田徑運動場宏偉漂亮;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計算機房、語音室和心理諮詢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先進,校園網路四通八達;學生公寓、教師宿舍樓和食堂等生活輔助設施齊全;校園內環境幽雅,河、湖、橋、路縱橫交錯,綠化景觀令人賞心悅目。

校史沿革


1914年,在奉賢南橋鎮天主教堂內創立石瑟公學。
1933年,由教友張懷亮等籌集巨款,於教堂西側建二層樓房兩幢,請著名教育家馬相伯取《荀子·致士》篇“明火振樹以耀蟬”之意,易名為耀蟬小學。
1934年,增設初中部,為私立耀蟬初級中學。
1937年,在原址上設立奉賢特別區區立初級中學。
1945年,恢復私立耀蟬初級中學。由里人陳開明在南橋鎮南廊棚創辦私立建華初級中學。
徠1951年,私立耀蟬初級中學和私立建華初級中學合併,改名為私立耀華初級中學。校址設在原私立耀蟬初級中學內。
1952年,奉賢縣人民政府接收私立耀華初級中學,改名為江蘇省奉賢縣第二初級中學。
1956年,增設高中部,改名為江蘇省奉賢縣中學,為本縣首所完全中學。
1958年,奉賢縣划入上海市管轄,改名為上海市奉賢縣中學。
1960年,被上海市定為市屬重點中學,改名為上海市奉賢中學。
1978年,定為縣屬重點中學,改名為上海市奉賢縣奉賢中學。
1983年,上海市教育局決定停招初中生,為高級中學。
1985年,恢復“上海市奉賢中學”校名。

辦學相關


辦學條件

優美環境:一泓曲水,沿校園蜿蜒穿行,碧波蕩漾的人工湖、跨河小橋、休閑廣場、迴廊水榭、花草樹木等綠化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充滿詩情畫意。“躬行樓”、“春暉路”、“清源河”、“覺淺湖”、“敬賢橋”等取名則充滿文化韻味。
一流設施:
教學中心:建有高標準的教室56間、合班教室4間和階梯教室2間,附設音樂、美術、地理、歷史、心理諮詢和心理測試等專用教室共30間。每間教室均配有多媒體演示儀、實物投影儀和彩電。
網路中心:集計算機網路、有線廣播系統和有線電視系統為一體的“三網合一”校園網路管理系統,建有中心機房、計算機房(5間)、語音室(3間)、演播大廳,校園內所有建築實現聯網,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全方位的Internet服務。
圖書中心:設有文科借閱室、理科借閱室、教師資料室和電子閱覽室,7萬多冊圖書、3百多種報刊雜誌全天開架借閱,實現電子信息化管理。
實驗中心:建有物理、化學、生物、電子技術和DIS實驗室。
科技中心:建有科技教育專用計算機網路教室、科技製作活動室、機器人製作專用實驗室、植物組織培養無菌室、氣象哨和木工、鉗工、車銑工勞技工場。
體育中心:建有體育館(內設室內籃球場、乒乓房、舞蹈房等)、標準籃排球場、由400米標準環行塑膠跑道及看台組成的田徑運動場。
生活中心:建有四幢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專家樓和食堂,設有教育超市、洗衣房、IC卡電話亭和郵政信箱。

辦學思想

以人為本 和諧發展
以人為本 —— 就是堅持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對學校來說,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在學校教育工作每個環節上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
和諧發展 —— 就是以學生全面有個性發展為根本出發點,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創設和諧的教育合力和管理情境,在培養學生自主和諧發展的同時,促進教師自主和諧的專業發展。就培養目標而言,就是促進學生智力與人格和諧發展,基礎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和諧發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發展,健康體魄和健康心理和諧發展,認識和能力和諧發展。

辦學宗旨

提供學生和諧發展的優質資源
滿足市民優質的高中教育需求
和諧發展 —— 就是以學生全面的有個性的和諧發展為根本出發點,制定和諧發展的教育目標,設置和諧發展的課程,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創設和諧的教育合力和情境,實施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諧發展的教育,加強和諧發展的管理,促進學生智力與人格和諧發展、基礎性學力和創造性學力和諧發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發展、健康體魄和健康心理和諧發展、認識與能力和諧發展,以持續的和諧發展,建設成為“高效能”的個性化的和諧學校。
優質教育資源 —— 是指經過開發、利用、整合、優化,成為能夠最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育資源,除學生現有潛在的智力資源外,包括重基礎、多樣化、綜合性的滿足學生個性健康發展需要的課程資源,高素質的教師資源,優質的德育、教學資源,現代信息技術網路資源,現代化的為學生“全天候”服務的教育設施條件資源,科學、民主、和諧、高效的管理資源,優質的學校文化資源和環境條件資源,足夠的財力資源等等。
優質高中教育 —— 是指以教育優質、高效為導向,以創設優質、高效、創新和整體優化的高中課程體系和教育模式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與個性充分發展相統一的優秀人才為目標的,“高質量、高素質”的教育。優質教育的關鍵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契機。優質教育的特點就是要使學生的智力品質,非智力個性和創造力品質三個方面得到優化發展,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要。與優質教育相適應,需要有優質教師,優質課程結構,優質教材,優質教法,教學必須由“齊步走”向個性化、因材施教方向轉化。

雄厚師資


擁有上海市師德標兵、特級教師張育青等特級教師7名,高級教師102名。近年來,培養了青年特級教師2名,區“名導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10 名,青年高級教師50多名,攻讀在職碩士研究生(或課程)50多名,2名青年教師獲全國教學評比二等獎,14人次獲市級教學評比一等獎,每年都有30多篇教科研論文在市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教研組均為區優秀教研組,其中語文、英語、政治、體育為市優秀教研組。學校重視外語教育,每學期聘請外籍教師為學生開設英語口語及聽力課。
豐富課程:學校以“讓課程適應和引領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積極開展課程校本化實踐,開發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加強信息技術課程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穩步推進走班制分層教學、英語小班化教學和雙語教學實踐;積極實施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等特色教育課程;設置分層、分科、分項、自主拓展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建立以“環境保護”和“自主發展”為主題的學生課題研究庫,多個優秀研究性課題成果參加市、區交流。

教學成果


學校教學質量顯著,近年來的高考本科上線率穩定在90%左右,一本上線率穩定在80%左右,先後有一批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北大、清華、人大、復旦、同濟、交大等名校。近五年來,學生在市級以上學科競賽中,有21人次獲一等獎,45人次獲二等獎,68人次獲三等獎。在全國中學生頭腦奧林匹克、航空航天模型等科技創新大賽中,共有120多人次獲獎,其中19人次獲一等獎,30人次獲二等獎,41人次獲三等獎,還有多項團體大獎;2006年有兩項學生髮明專利分獲“飛利浦”杯上海市青少年專利評比的金獎和銀獎;2005年5月,火箭小組的學生代表上海市圓滿完成了“中俄青少年科普交流——上海之旅”活動的互動任務。體育競賽也屢創佳績,學生奪得全國重點學校射箭錦標賽總冠軍,兩次獲得上海市青少年射箭錦標賽團體冠軍等。

校園文化


校園活動

多彩生活:每年舉行讀書節、科技節、藝術節和體育節活動,演詩會、英語小品、辯論大賽、高空落蛋、水火箭、藝術插花、創意大巡遊、團體操表演、體育攝影比賽等30多項主題活動精彩紛呈,深受學生喜歡;耀華廣播電台、海苑電視台、行知報社、揚帆文學社、創造發明俱樂部、跆拳道社、舞蹈社、心語心理社、氣象社等學生社團組織充滿青春朝氣。
為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學校聘請外籍教師擔任英語口語和聽力教學,舉辦英語學習“冬令營”,出國學習、訪問。
學校重視寄宿學生的管理工作,以“生活即教育”為出發點,以宿舍文化建設為抓手,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
學校實行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對成績優異、全面發展的學生每學期發放獎學金。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每月發放助學金,並設有“愛心”基金,對特別困難的學生進行資助。

校訓

奉賢至誠 明朗力行
奉賢至誠 —— 學校以“奉賢“為校訓,既為紀念先賢,表明學校看重德行和才能,並以此作為培養學生的目標。同時,把“奉賢”作為立校根基,在宏揚優秀傳統基礎上,進行新的解讀,“奉賢”就是敬崇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促使成材,培養人才,奉獻人才。至誠,就是忠誠事業,虔誠求知,誠心做事,誠信交往,精誠團結,眾志成城。
明朗力行 —— 要求全校師生理想信念積極明確,個性心理健康開朗,行為處事光明磊落,對待困難鬥志硬朗。強調求真務實,身體力行,實踐體驗,探求感悟。積極推進管理創新,德育創新,課程教學創新,教師教育創新。

所授榮譽


上海市文明單位
上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上海市二期課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
上海市中小學行為規範示範學校
上海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協會實驗學校
上海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
上海市航天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上海市頭腦奧林匹克活動特色學校
上海市德育、科研、體育、綠化和國防教育先進集體
上海市質量計量信得過金獎單位

學校地址


地址: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南奉公路70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