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鎮

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轄鎮

彭新鎮位於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位於羅山縣南部山區,是全縣面積最大、人口較多的山區鄉鎮。自“六城聯創”工作開展以來,彭新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緊緊咬定各項創建目標不放鬆,突出重點,強化責任,大打“六城聯創”攻堅戰,圓滿完成了預定的創建目標任務,順利實現了省級衛生鄉鎮和市級文明鄉鎮的奪牌目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彭新鎮,東與潘新鎮接壤,南與鐵鋪鄉山店鄉為鄰,西與靈山鎮毗連,北與羅山縣石山口水庫為鄰。區域面積19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49253人。

1983年7月,撤公社改設彭新鄉。2000年8月,撤鄉建鎮。截至2020年6月,彭新鎮下轄1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楚地。
隋代,屬羅山縣。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屬第七行政區。
1949年8月,置彭新區。
1958年3月,改鄉。
1958年8月,改公社。
1961年5月,公社改區。
1962年7月,撤區置彭新、鐵鋪2公社。
1963年3月,鐵鋪公社併入彭新公社。
1975年,析置鐵鋪公社。
1983年7月,撤公社改設彭新鄉。
2000年8月,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彭新鎮地勢南高北低,北部和東部為丘陵,主要山峰有大乘山、西薄刀嶺、燈盞窩、箭桿山、明月山、八寶山等,平均海拔395米,最高點位於西薄刀嶺,海拔532.1米,最低點位於倒座,海拔120米。

水文

彭新鎮境內河道屬九龍河水系,從南至東北流經境內張堆、彭新、倒座村,長21.5千米。

自然災害

彭新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霜凍、雷擊、冰雹等。旱澇平均7年3遇。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7年8月27日特大暴雨,日雨量88毫米,倒塌房屋數217間,淹沒農田20萬畝,損失糧食27萬千克。

自然資源


彭新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有鐵、銅、鉛、鋅等,其中,銅儲藏量156萬噸,鐵儲藏量132萬噸。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彭新鎮轄彭新1個居民委員會,張堆、萬壽、馬店、明月、張堂、公山、曾店、西灣、倒座、八寶、仁和、茶山、前鋒、紅堂、小河、楊店、張窪、江榜、天竹1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5個居民小組、26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彭新鎮下轄1個社區和1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彭新居民委員會九龍大道1號。
街道社區八寶村江榜村倒座村
張堆村仁和村楊店村西灣村
馬店村前鋒村小河村曾店村
萬壽村張窪村紅堂村公山村
明月村天竹村茶山村張堂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彭新鎮轄區總人口4680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759人,城鎮化率14.4%,另有流動人口3156人。總人口中,男性24398人,佔52.1%;女性22407人,佔47.9%;14歲以下7299人,佔15.6%;15~64歲35549人,佔75.9%;65歲以上3957人,佔8.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6784人,佔99.85%;有回、白、苗3個少數民族,共21人,佔0.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2.2‰,人口自然增長率7.8‰。
2017年,彭新鎮常住人口42915人。
截至2018年末,彭新鎮戶籍人口4925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彭新鎮財政總收入106.3萬元,比上年增長12.6%;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10元。
2018年,彭新鎮有工業企業18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農業

彭新鎮有農業耕地面積7.4萬畝,人均1.6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9462萬元,比上年增長13%,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5.91%。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4271噸,人均732千克。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為主。生豬飼養量15860頭,年末存欄2310頭;羊飼養量8917隻,年末存欄2080隻;牛飼養量4151頭,家禽飼養量137290羽;畜牧業總產值536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6%。境內有龍池和朝陽兩個林場。累計造林21.1萬畝。其中防護林11.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39萬立方米,用材林0.9萬畝,經濟林4.1萬畝。

工業

彭新鎮工業以制茶、建材生產為主,有企業35個,從業人員217人,工業總產值達到22177.7萬元,實現利潤4176萬元,上繳稅金105萬元。

商業

2011年末,彭新鎮有商業網點65個,職工259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175.4萬元,比上年增長16.3%;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3.2億元。
彭新鎮
彭新鎮

文化


地名由來

清嘉慶年間彭姓人家來此開店,后興盛成集,褂名彭興店,后簡稱彭新。

交通


彭新鎮境內有339省道過境,境內長4.7千米。縣、鄉公路3條,總長31.8千米。村組公路180條,總長263千米。2011年末,客運汽車站1座,日發往汽車61多班次,日均1000餘人次。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彭新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652人,專任教師24人;小學16所,在校學生3125人,專任教師3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2613人,專任教師124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文體事業

1993年8月,彭新鎮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5678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85%。
2011年末,彭新鎮有文化中心1個,村文化大院16個,皮影演出製作團隊9箱(擔),圖書室17個,藏書6萬餘冊。有音樂、花鼓戲、美術、書法、攝影、民間舞蹈等愛好者189人。
2011年末,彭新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有6個村安裝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彭新鎮有鎮衛生院1家,村級醫療點18個,病床40張。專業衛生人員76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彭新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2戶,人數259人,支出52.79萬元,比上年增長7.8%,月人均17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20戶,人數1948人,支出167萬元,比上年增長7.3%,月人均7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2萬元,比上年增長7.5%。敬老院4座,床位300張,集中供養農村五保老人220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8.2%。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彭新鎮有郵政支局1處,報紙、期刊累計發行5684份(冊)。電信服務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2057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0.3%;行動電話用戶9657戶,網際網路用戶416戶。
給排水
2011年末,彭新鎮鎮區前鋒大坡嶺水庫供給鎮區用水。鋪設管道15千米,自來水普及率100%。
供電
2011年末,彭新鎮鎮區有供電所和變電站各1座,主變壓器5台,供電率100%。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彭新鎮鎮區有九龍公園1個,花壇22個,綠化面積0.28公頃。人均綠地面積0.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