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是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主管的一所公辦完全中學,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無線電測向活動重點單位、全國學校體育機器人聯盟副主席單位。

1960年4月,學校創辦,時稱“北京鋼鐵學院附屬高級中學”。201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2015年,學校加掛“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中學”校牌。

截至2019年7月,學校佔地51.8畝,共有36個教學班,高中、初中分別為18個班,有在校學生近1300名(含40名外籍學生)。

歷史沿革


1960年4月,八大學院紛紛開辦附屬高中,北京鋼鐵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應運而生,附中的幹部、教師均由鋼鐵學院選派。1960年至1966年,附中實行住宿制,其中1962年學校未招生,故而六年間只招收了五屆學生,培養畢業生千餘名。
1966年6月,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爆發,當年學校被迫停課,學校工作基本停滯。次年即1967年,學校開始複課。1968年,學校開始招收初中生,並於北京鋼鐵學院脫離了隸屬關係,被移交給了海淀區教育局。1972年,學校恢復兩年制高中,成為五年制完全中學。
文革結束后,學校開始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學校恢復了三年制高中教育,並修砌了紅磚圍牆,建起了正式的學校大門,同時還建了東教學樓。1995年,學校在志新村建了東校區。
2005年,學校開始啟動重建工作,新校舍於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學校成立國際部。2013年9月1日,學校舉行了更名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后的第一個開學典禮。
2014年5月16日,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與學校簽署對口支援框架協議。同年8月31日,區教工委與北京科技大學簽署了北京科技大學支持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發展的協議。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6年4月,學校佔地51.8畝,擁有36個教學班,高中、初中分別設置18個班,在校學生近1300名(含40名外籍學生)。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4月,學校共有教職員工150餘名,其中特級教師5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29人、兼職教研員15人,碩士以上教師42人,高級教師58人。
學校為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對口支持單位,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學院路研修中心落戶科大附中,區教研員帶班上課,指導教師備課與教研活動。
特級教師:王秀辰、李小雄、鄭春花、范先榮等。

基礎設施

截至2017年5月,該校實驗室、信息通用教室、信息技術教室、蘋果機房、3D創客科技室、聯合北科大的工程科技實驗室等專業教室,有氣象站、天文台等設施。

課程體系

1996年,學校在初中成立了“軍事科技特長班”(簡稱“軍班”),依託無線電測向和定向越野項目進行軍事體能和科技訓練。
截至2018年6月,學校有茶藝課、創客機器人、服裝設計、國畫、吉他、剪紙、街舞、京劇、馬球、手工皮具、書法、太極拳、外教口語、圍棋、衍紙畫、紙藤花、中國象棋、VR創新課程、電子製作、天文觀測、學生成長導師項目、北科大校史課程、國樂團、生化課程、機器人項目、物理化學高端實驗、小語種校本選修課、國學課程等校本課程。
截至2019年7月,學校建設了三級五類課程體系,即基礎、拓展和研究三級課程,每級包含人文課程、STEAM課程、健康課程、藝術課程及綜合實踐課程五類;設置“1+3”專項課程,貫通培養,從“1”之初三開始,不僅按照實義務教育學習內容,還要貫通高中學習需要的學習方法和學科思想,過渡至“3”的高中學習和生活。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1+3”課程
課程名稱課程說明
鼎新書院融通人文與社會、科學與技術、藝術與審美等課程內容
人生規劃課程北京科技大學生涯規劃老師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設計
學科與職業發展規劃課-
研學旅行項目課程-
戲劇課程聘請校外專業教師指導學生理解劇本
大學實驗項目課程與北科大聯合開發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探究項目課程,學生到北科大實驗室上課,授課教師由大學老師擔任。截至2019年7月,該校學生拓展探究實驗項目共30餘門
STEM工程課程開設機器人製作、單片機控制、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發酵應用、植物分子組培課程
五大聯考競賽課程開設全國五大聯考中的“競賽”課程,由大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教授擔任教練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中考成績
2017年中考,學校最高分555分,有550分以上學生6人;初三(6)班語文、物理、化學平均分超過區平均分;單科中,語文最高分118分,數學最高分117分,英語最高分119分,物理最高分98分,化學最高分79分。
2016年中考,學校最高分562分,有550分以上學生13人,540分以上22人,500分以上77人;單科中,語文最高分115分,數學與英語最高分均為120分,物理最高分100分,化學最高分78分。
•高考成績
2017年,學校共有600分以上學生7人,其中理科6人,文科1人;理科本科上線了92%,首次突破90%,全校本科上線了93%;文科單科中,語文最高分123分,數學最高分144分,英語最高分130分,文綜最高分249分;理科單科中,語文最高分118分,數學最高峰139分,英語最高分137分,理綜最高分251分;在入學時僅有2名學生進入了區前7000名情況下,理科有7名同學進入了前3000名。
2016年,學校首次出現總分突破650分的學生,文科最高分661分,海淀區排名116名;600分以上學生11人,首次突破兩位數;一本上線44人(文科16人,理科28人);文科一本上線率超過了20%。

教師成績

姓名成果時間
韓英海淀“知識型職工標兵”2013年
周琦全國中學中職學校團委書記職業技能競賽亞軍2015年
郭利利第三十三屆北京市學生科技節天文觀測競賽優秀輔導獎2016年
李廣民、李濤、馮潤明第一屆全國青少年職業機器人運動基礎大賽最佳教練員2017年
赫麗萍第十三屆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交流大會現場課說課比賽一等獎2018年
張京宇、李昕、陳連雲第七屆“書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先進組織工作者
王宇紅、袁鑫、魏冰涵、韓菘、
孫利紅、王燕、王曉琳、王蕾
陳靜瑤
第七屆“書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學閱讀指導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劉艷京北京市師德先鋒
Nick外籍教師年度人物獎
蘇夢、姜航、肖志青、徐靜、
龔晨、邢慶芳
第二屆“學院杯”課堂教學風采展示活動風采展示一等獎
曾博、路宜、王潔瓊、辛玲玲、
魏思縈、李曉莉
第二屆“學院杯”課堂教學風采展示活動風采展示二等獎
唐明慧第三屆北京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培訓與展示活動二等獎2019年
王琪、宋芳三八紅旗手

課程體系

截至2016年4月,學校建設了三級四類課程體系,即基礎、拓展和研究三級課程,每級包含人文課程、STEAM課程、體育與健康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四類。
學校自1996年起在初中成立了“軍事科技特長班”(簡稱“軍班”),依託無線電測向和定向越野項目進行軍事體能和科技訓練。

所獲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國際生態學校、北京市青年文明號、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北京市學校文化建設示範校、北京市中小學文明校園,是北京科技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校,海淀區新品牌學校。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標
北科大附中校標整體呈現藝術化的“鼎”字,蘊含中華文化中的沉穩厚重與傳統大氣。主體由課桌椅構成“鼎”力之勢,亦暗寓“鼎新力行”的校訓;展開的書本化成飛鳥,振翅欲飛,寓意學生放飛夢想。標識展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陪伴與鼎力支撐,甘做學生成長成才背後的無名英雄。色彩上,清新亮麗的科技藍體現著學校的辦學特色。校徽在校標基礎上增加了環形的中英文學校全稱,以及建校時間。學校徽標一方面呼應了北京科技大學校標的主體元素“鼎”,另一方面展示了“鼎力相助,放飛夢想”的主題,激勵學生勤奮讀書、追逐夢想。
吉祥物
學校吉祥物為科科,是一個卡通人物形象,頭上的“鼎”字表達了學校校訓。“鼎”的厚重沉穩,體現學校對於學生意志品質的希望與要求。藍色飄帶既有飄帶的“柔和”,象徵學生們不斷湧現出的自由靈動的創新精神;又有藍色代表的“海納百川”;飄帶尾部兩顆“中國紅”串珠,表達了學校不忘中國傳統文化。頭上的一抹彩虹,代表學校的課程與活動,也代表學生擁有不同的個性與特長,寓意著學校提倡多元文化、尊重每個學生不同性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科科雙手上舉托天表達了學生對夢想的不懈追求與成人成才的堅定信心,也表達出對於多元文化的開放包容與歡迎。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

精神文化

校訓
明德至善,鼎新力行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校訓:團結,守紀,求實,勇進
校歌
學校校歌為《放飛夢想》,王柏程作詞,陳延華作曲。
歌詞:我們青春,揮灑陽光時尚,我們拼搏勤奮樂觀堅強。笑語在耳畔飄蕩,未來在這裡啟航。從青澀走向成熟,從腳下奔向遠方。我們暢遊知識海洋,我們快樂成長。

社團文化

社團名單
國樂團機器人隊詩詞吟唱社(長風詩社、泠風詩社)
健美操社模聯社京球社
攝影社足球社籃球社
電視台陽光綠色志願者服務隊
學生活動
“國樂飄香”教學成果展示音樂會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參觀活動職業模擬招聘會
合唱比賽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研學旅行
國學文化進校園體育節學生獨奏音樂會
新年聯歡文藝匯演學農活動科技節(含紙飛機比賽)
地方考察文化體驗

合作交流


校際合作
2018年6月,學校參加了北京市“1+3”試驗項目,設有"1+3"項目班,從初三到高三實施貫通培養,引入北京科技大學生化學院、機械學院、院系課程、外語學院、文法學院等八個院系的課程,該項目班的學生每周五下午進入北科大物理、化學實驗室,完成實驗操作課程。北科大高工學院為該校的機器人競賽項目提供技術的支持,成立“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化生學院提供生物科技訓練營項目,為中學生提供與大學生一起做實驗的機會,定期參觀並在大學物理實驗室內做實驗,參觀校史館,參加國際文化節等活動。
對外交流
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是學院路地區唯一具有招收國際學生資質的學校,該校國際部成立於2011年,2016年實行獎學金制度。
2014年6月3日下午,芬蘭第一副議長拉維及夫人道該校進行參觀交流。
2018年3月28日上午,“一帶一路”俄羅斯、愛沙尼亞兩國中學校長教育交流訪問團進入該校參觀交流。
2018年10月18日上午,馬來西亞師生和該校學生志願者進行交流。
2019年1月10日下午,該校接待來自韓國啟明大學孔子學院校長團一行17人參觀訪問。
截至2019年5月,該校與芬蘭約恩蘇高級中學為友好學校。

學校領導


校長:王世東
黨支部書記:張志宏
副校長:李廣民、崔麗

知名校友


馬鼎盛:香港軍事評論員、鳳凰衛視主播、中國近代軍事史學會會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客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