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p
dasp
DASP,(Data Acquisition & Signal Processing),數據採集和信號處理
目錄
二、DASP的發展歷程
在DASP誕生之前,我國科學工作者在科研過程中由於受到無法使用磁帶記錄儀與信號分析儀的困難和壓力,且國內進口的各種數字式FFT分析儀存在功能單一、記錄與分析分離、設備笨重、價格昂貴等缺點,為了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1985年由應懷樵教授等人成立了東方振動和雜訊技術研究所,決心自立課題、自籌資金先行研究“PC卡泰” (PCCATAI),即微機卡式自動採集測試分析儀器;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東方科卡”與“DASP”(數據採集和信號處理)等軟、硬體相結合的設計思想,自已創造一種既能用於測量記錄,代替磁帶機和示波器,又能用于波形分析、頻譜分析和數字信號處理等多種功能的儀器。經過滾動發展和不斷創新,終於突破了虛擬儀器的核心技術,開發了適合便攜機和筆記本使用的小型數采卡和大容量數據採集分析(LCAS)軟體,研製成功INV303/306系列(台式和筆記本式)大容量智能數據採集和信號處理系統以及DASP虛擬儀器庫系統,這是我國最早研製成功的虛擬儀器產品,實現了“把試驗室拎著走”的目標。該儀器於1988年9月用於火箭激振錢塘江大橋模態試驗分析,並於1993年3月走出國門,參加了北京新技術展覽會赴加拿大多倫多展出,受到國外同行的好評和讚譽。
中國虛擬儀器是採用通用微機(台式、攜帶型或筆記本式),通過“東方科卡”和“DASP”(達世普)、PDB等大型軟體實現的“PC卡泰”——微機卡式自動測試分析儀器,是專門設計的集數據採集、信號處理、故障診斷、模態分析、樁基檢測、雜訊與聲強測量、動力學修改和響應計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獨創新產品。它包含有65項信號處理新技術,28項特殊工程應用新技術,其中變時基傳遞函數分析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變頻基、倒熵譜、精熵譜、FFT-FT、擬小波、超低頻信號快速測試以及彈性聚能力錘等多項新技術屬國內首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目前DASP系統可同時運行多個虛擬儀器軟體,可替代64台以上的儀器,具有數百項分析測試功能。其頻率測量範圍為DC~200MHz,超低頻測量達到0.0001Hz;A/D位數達16位和24位;超低頻快速測量時間僅需幾分之一周期到一個周期時間,比常規儀器提高效率幾十倍;頻率測量精度達到0.001%,幅值精度達到0.01%,頻率和幅值測量顯示達到7位數字,阻尼比測試可達4位數字。系統的測試精度相當於國外的7位頻率計和7位電壓表的精度。在超低頻信號測量方面,精度、頻寬和效率均大大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在今年4月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振動與雜訊控制分會組織的研討評議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該系統功能強大,技術創新多,測試精度高,效率高,效果好,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應用範圍廣,主要技術指標居國內領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如變時基、變頻基、倒熵譜、精熵譜、擬小波等技術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該系統現已廣泛用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防軍工、航天航空、鐵道、交通、機械、電力、石油、化工、建築和計量等部門和行業的一千多家單位,參與完成了諸如火箭、神舟號載人飛船、大橋、大壩、高層建築和大型機械設備等數百項重點工程項目的現場測試分析,取得良好的實用效果和社會經濟效益。它的研製成功對提升我國在DSP高技術領域的學術水平和科技水平有重大意義。
三、DASP創始人應懷樵
應懷樵教授、所長,是我國虛擬儀器和波譜技術的開拓者、奠基者和學科帶頭人。為我國虛擬儀器、振動與雜訊控制、動態測試以及信號處理學科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幾十年來,他撰寫和主編了《振動測試和分析》、《波形和頻譜分析與隨機數據處理》、《CZ測振儀和測振技術》以及《現代振動與雜訊技術》(第1~4卷)等多部專著和文集;發表了“變時基傳遞函數採樣分析新方法”,“最大熵法新倒頻譜分析——倒熵譜研究”,以及“環境激振下大型低頻工程結構高精度求阻尼比的研究”等百餘篇學術論文;主持完成了火箭激振錢塘江大橋大型模態試驗,錘擊法激振內蒙古烏海黃河鐵路大橋模態試驗,神舟號載人飛船移動發射平台模態試驗,重載貨車模態試驗以及地下鐵道測試分析等數十次重大項目的工程測試試驗;主持和參與完成了核效應工程設計參數、CZ-F型測振儀、CZ-S型測振儀、裂解爐抗震鑒定規範、電子產品公路運輸模擬試驗技術、導彈測量綜合測試技術、ZC-1型有線測量綜合測試技術等多項科研成果,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和有關部委的科技進步獎。應懷樵教授還十分熱愛和關心教育事業,到許多重點大學講學二十多次;兼任浙江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六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並擔任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力學系、天津大學力學專業、東北大學機械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的博士生合作導師。所長應懷樵教授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