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滓鎮

石滓鎮

石滓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地處鄰水縣東部、大洪河兩岸,東以雞公山樑子與重慶市墊江縣交界,南與柳塘鄉相連,西與石永鎮接壤,北與興仁鎮相交。區域面積47.7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19912人。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濤山鄉一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分為石滓、柳塘2鄉。1973年,改名石滓公社。1980年,公社改鄉。 2015年,撤鄉置鎮。2019年12月,柳塘鄉併入。截至2020年6月,石滓鎮下轄2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石滓鎮轄石興1個居民委員會;升坪、中城寨、冷水、大步口、曬金、朱家寨、花房、六角、長龍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個居民小組,9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石滓鎮下轄2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河西街84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1623118001121石興社區
511623118002220柳塘社區
511623118201220中城寨村
511623118203220大步口村
511623118204220曬金村
511623118205220朱家寨村
511623118207220六角村
511623118208220長龍村
511623118209220大河壩村
511623118210220鐵水河村
511623118211220八斗丘村
511623118212220轎子頂村

地理環境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東依槽明月山,境內有橫穿南北的大洪河。

自然資源


地處明月山下礦產、森林、水資源豐富;煤、鐵、鈾等貯藏量大。

人口民族


總人口1.8萬餘人,漢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石滓鎮財政總收入63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31.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133元。
2018年,石滓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農業
石滓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3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水稻4874噸,玉米210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300畝,產量665噸,其中油菜522噸;蔬菜種植面積4200畝,產量10823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1.6萬頭,家禽存欄17.3萬羽。
商業
2011年末,石滓鎮有商業網點298個,職工892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150萬元;鄉鎮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920萬元。
金融
2011年,石滓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9582萬元;比上年增長24%;各項貸款餘額2641萬元,比上年增長8.5。

社會事業


石滓鎮
石滓鎮
境內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鄉村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各村公路已基本硬化;電訊擴容、電視光纖大聯網,實現有線電視、電話“村村通”;水、電、煤氣也走近千家萬戶;晚上街道路燈通明,街邊一盞盞路燈將小鎮照得溫暖而明亮,鎮上的居民晚上吃完飯再也不用只能窩在家裡看電視了,還能出來散散步,下下棋;還有新河堤,讓曾經滑坡現象一去不返,也成為鎮上居民散步的好去處。
新的幼兒園也在建設中;石滓中心小學也添了一棟教學樓。
各種文化節目也在政府的組織下定期開展,有“能源杯”農民運動會、壩壩舞比賽等。
政府印發《便民服務工作手冊》、公開辦事程序、辦事人員,下放行政審批項目。全鄉進駐便民服務站的36個項目,除辦理生育證、結婚證外,其他均進入村級便民服務室,實行代辦,並印發了《便民服務工作手冊》分發到各村幹部和群眾手中,讓群眾知曉歸口部門、辦事程序、辦結時限以及為民服務代理員情況。《便民服務工作手冊》印有村代理員和社聯絡員的聯繫方式和辦理項目,群眾只要翻翻,便能隨時聯繫到自己的事該找誰辦事,怎樣辦理。《便民服務手冊》共計3000冊,已全部發放完畢,群眾反映良好。
通過健全普法網路體系、定期開展宣傳活動、強化督查考核工作推進依法治鎮。

歷史文化


1942年置石滓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
2015年6月24日,鄰水縣石滓鄉舉行撤鄉建鎮揭牌儀式,正式更名為石滓鎮。

風景名勝


彭二岩、楊家山、畢家壩、花房子、熊家岩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都可以開發。

歷史沿革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屬濤山鄉一甲。道光十四年(1834年),設石滓灘場。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石滓鄉,駐關帝廟。
民國四年(1915年),屬第二保衛區,后保衛區改團練區,鄉設團防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石滓鄉設聯保辦公處。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石滓、柳塘2鄉合併為石柳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月,分為石滓、柳塘2鄉。
1950年,石滓鄉屬石永區;同年2月,劃歸興仁區。
1953年,屬第九區。
1954年,分為石滓、同心2鄉。
1956年,2鄉合併為石滓鄉,屬石永區。
1958年,鄉改公社。
1967年,改名上游公社。
1973年,改名石滓公社。
1980年,公社改鄉。
2015年,撤鄉置鎮。
2019年12月,撤銷柳塘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滓鎮管轄。

人口


2011年末,石滓鎮轄區總人口1924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25人,城鎮化率12.6%,另有流動人口3856人。總人口中,男性10061人,佔52.3%;女性9180人,佔47.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9211人,佔99.8%;有土家、傣、黎、瑤、侗等13個少數民族,共30人,佔0.2%;2011年,人口出生率8.9‰,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2.7‰。
2017年,石滓鎮常住人口20233人。
截至2018年末,石滓鎮戶籍人口19912人。

交通運輸


2011年,石滓鎮境內有滬蓉高速公路、304省道過境,在境內南部交會。村級公路總長117千米,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鄉級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11班次,日均客運量達3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