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屯裡鎮的結果 展開

屯裡鎮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轄鎮

屯裡鎮隸屬於臨汾市堯都區,地處臨汾市北郊3公里,南以澇河為界與臨汾市開發區為鄰;西臨汾河,與劉村鎮、汾河辦事處相望;北接洪洞,與甘亭鎮相連;東與喬李鎮、徠段店鄉接壤,南同蒲鐵路和霍候一級公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19.6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33968人(2020年)。

2009年,屯裡鎮農村經濟總收入4416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236萬元;第一產業與二、三產業收入之比為12.5:87。

2021年,堯都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27979人。

歷史沿革


1948年,臨汾解放后,全臨汾縣劃分為八區,屯裡屬於第四區。
1954年6月,實施縣對鄉直接領導,設立屯裡鄉。
1956年,在鄉基礎上建立屯裡鄉人民委員會,下轄二十個自然村(包括現在臨汾開發區高河店、南焦堡等8個村)。
1958年,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縣共設5個公社,95個管理區。境域屬平陽紅旗公社、平陽公社領導。
1959年3月,成立屯裡人民公社。
1971年,屯裡公社以高河橋為界,河南邊8個村劃歸城區公社(即現在臨汾開發區8個村)。
1984年10月屯裡公社改為屯裡鄉。
2000年2月,屯裡鄉撤鄉建鎮,設立屯裡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3年,臨汾縣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面整頓區劃,全縣劃為1鎮、8區,下轄9街,90鄉個。域內北焦堡、東高河為南孝鄉所轄,屬城關鎮。西高河、西蘆曲、屯裡、賈村為屯裡鄉,韓村、東蘆、梁村、溝上為東蘆鄉,東張堡、西張堡屬南高鄉。3鄉均屬四區(駐喬李)。
1956年3月,屯裡鄉轄23個自然村。
1958年9月,域內有3個管理區:東蘆管理區(包括東蘆村、梁村、韓村),西蘆管理區(包括西蘆村、溝上村),屯裡管理區(包括東高河村、西高河村、東張堡、西張堡、屯裡村、賈村、北焦堡)。
1959年3月,屯裡人民公社包括41個村。
1961年5月,屯裡人民公社分為屯裡、喬李:東張3個公社。
1962年,電里大隊分為賈村、北焦堡、屯裡3個大隊。
1971年,屯裡公社澇河以南9個大隊劃歸城區公社管轄.全社剩有電里、北焦書、賈村、東高河、兩高河、西蘆、淘上、東蘆、桀村、東張壤、西張囀、韓村等12個大隊.共分41個生產隊。全社轄域與2009年鎮域相連。
1983年10月.屯裡公社屬臨汾市。
1984年10月,屯裡鄉所屬124個大隊改為124個村。
2000年2月28日,屯裡鄉撤鄉改鎮.下轄區域不變。
2009年,屯裡鎮轄12村,34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2010年,屯裡鎮轄12個村。
韓村張堡村
東蘆村西張堡村
梁村北焦堡村
溝上村東高河村
賈村西高河村
屯裡村西蘆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屯裡鎮域處於臨汾盆地中心地帶,內部地質構造為陷落盆地。地貌為階狀沖積平原,由東到西處於三級階地向一級階地過渡地帶,二級到一級地面基本平整。三級階地與二級階地落差有10米~15米,海拔在450米左右。最高海拔在東張堡村北為465米。西部一級階地,海拔430米左右,最低海拔在西高河灘地,為423米。

氣候特徵

屯裡鎮域地處中緯度內陸黃土高原,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層。主要氣候特徵:四季分明,冬冷夏熱,旱多澇少,災害趨多。以平均氣溫指標劃分季節,一年溫度變化呈現4個階梯式層。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9年,屯裡鎮全鎮境域面積19.6平方公里,合29400畝(1960公頃)。其中,居民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用地5468畝,佔總面積18.6%;道路及公共場所佔地1 1 14.5畝,佔總面積3.8%;耕地面積14205畝,佔總面積48.3%;灘塗、林地及水域面積8612.5畝,佔總面積29.3%。

水資源

汾河
汾河
屯裡鎮境內西有汾河,南有澇河、涌河,河流灘塗廣闊,地下水 資源豐富。汾河沿鎮域西界自北向南流徑7公里多,河床寬100米~400米。年平均流量43.9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2800立方米/秒。域內沿河韓村、東蘆村、西蘆村、西高河村,共有灘塗1萬畝左右。

人口民族


2000年,屯裡鎮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總人口16640人,其中男性8343人,女性8297人,家庭戶數3761戶,戶籍人口16598人。戶口本地住在本地的有15677人。
2010年,屯裡鎮有戶數3450戶,16400餘口人。 2011年,全鎮有5210戶,人口20447人。
截止到2020年人口為33968人。
2021年,堯都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27979人。

經濟


綜述

屯裡鎮[山西省臨汾市屯裡鎮]
屯裡鎮[山西省臨汾市屯裡鎮]
2009年,屯裡鎮糧食總產量7108噸;農村經濟總收入4416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236萬元;產業結構變化,第一產業與二、三產業收入之比為12.5:87。

第一產業

20世紀90年代,域內農業收入占農村經濟總收入比重明顯下降。21世紀初,農業收入所佔比重約12%左右。
2009年農業收入551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2.5%。

第二產業

20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迅速成長,域內各種工業和建築業項目成為鄉鎮企業主體。21世紀初,第二產業收入各年度均佔總收入過半數。
2009年,第二產業收入為22998萬元,占當年總收入的52.1%。

第三產業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域內第三產業興起,包括交通運輸業、倉儲業、批發零售業、餐飲業和其他服務業。
2009年,第三產業收入額1565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比重為36.4%。

社會


教育

屯裡鎮[山西省臨汾市屯裡鎮]
屯裡鎮[山西省臨汾市屯裡鎮]
2009年,屯裡鎮全鎮擁有小學8所,初中1所,職中2所,大 專院校1所,在校學生達5000餘人。

醫療衛生

2009年,屯裡鎮擁有市級醫院1所,民辦醫院1所,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2個,個體診所10多個,醫務人員達280多人。
2010年,全鎮有臨汾市腫瘤醫院、臨汾澤林醫院、屯裡鎮衛生院、各村衛生所等18個醫療單位。

文化事業

截止2010年,全鎮12個村有屯裡、西蘆、東張堡、西張堡、韓村、東蘆、溝上7支百人鑼鼓隊,有西蘆、屯裡、韓村、西高河、信用社五支婦女秧歌隊和舞蹈隊。東張堡、西張堡、屯裡、東蘆威風鑼鼓隊多次代表市、區演出。

科技

屯裡鎮鄉鎮農科站負責全鎮糧食優種推廣和蔬菜工棚建設,引進和推廣農業新產品新技術,主抓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報告和防治工作,報告農副產品綠色品牌註冊工作。2009年,全鎮形成了鎮農科站、村農科隊(專業協會)、組(示範戶)、農戶的多級多元農科推廣體系。2009年,全鎮有各類科技人員689人,占從業勞力7.7%。

交通


綜述

南同蒲鐵路和霍候一級公路穿境而過,屯裡鎮轄區內有臨汾北站、臨汾北站貨場、臨汾煤焦集運站、賈村聯營貨場等鐵路運輸相關係統,有臨汾公交站停車場、9路車運行線以及臨汾市石油公司儲存庫、臨汾汽車檢測中心等公交配套設施。

代表人物


韓武子
屯裡鎮[山西省臨汾市屯裡鎮]
屯裡鎮[山西省臨汾市屯裡鎮]
韓武子,韓村人。春秋末年,韓貞子之孫,定居在“風后垣村”,並 改其名為“韓村”。村東官道旁碑樓里豎石碑一塊,刻“韓武子故里”‘,碑背面撰有碑文。著名思想家韓非子是韓武子的11代孫。韓武子為韓康子之後。
張九鰲
張九鰲,韓村人。又名張瑜。清嘉慶二十年(1815),任京任清廷右侍郎,商務大臣,官居四品。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穀旦,嘉慶帝御賜“功顯朝國”牌匾。道光二年(1822)孟秋,道光皇帝又賜匾額“齒德兼隆”。后又有北京商界名家字型大小聯名贈匾。
盧建基
盧建基徠,東高河人,生於清同治二年(1863),文舉人。擅長於畫山水花鳥、魚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