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東理工大學)
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東理工大學)建立於2000年10月,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圍繞環保與能源、生物醫藥和國防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針對納微米材料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從微觀、介觀和宏觀多種尺度上系統研究材料結構調控、化學及化學工程基礎問題,在多尺度上建立材料結構調控及化學工程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原理,重點解決納微米材料製備過程放大及工業化等關鍵問題,力圖促進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等領域的交叉融合和發展,並推動納微米新材料的產業化和工業應用。
實驗室率先將化學工程的理論與方法應用於納微米材料製備與加工過程,研究方向包括納米材料製備與工程、生物醫用材料、聚合物複合材料等。實驗室在材料結構調控及化學工程研究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和優勢,尤其是納米材料製備工程基礎研究與過程放大、骨組織修復材料臨床應用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實驗室如今在編固定人員50餘人,博士生導師超過50%。科研人員涉及化學工程、材料、化學、生物化工等多個學科和專業,形成了多學科交叉、老中青相結合的學術團隊。實驗室力爭建設成為納微米材料領域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生物醫用材料的製備與應用:
採用特殊功能的生物醫用材料對人體組織的損傷進行修復與重建,致力解決現代醫中的難題。以傳統化學工程為基礎,結合現代納微米控制理論以及藥物/蛋白的特點,研究自組裝過程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探索自組裝過程中分子、原子的微觀傳遞機制,從宏觀、介觀、微觀等不同尺度實現微球組裝的可控制備和藥物的靶向、可控釋放。
研究聚合物的分子設計、反應動力學及機理、固化網路形成和結構演變等,開發新型複合材料及其製備加工技術並應用於多種工程;以液晶高分子和生物聚肽為主要研究對象,系統研究高分子的液晶聚集態結構和相行為,研製新型的具有優良力學等性能的有機/無機複合材料,拓展複合材料應用範圍,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實驗室堅持"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已經與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的多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係。
實驗室承擔了國家及省部級等重要任務200餘項,到款經費8500餘萬元;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和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授權發明專利近40項。技術轉讓或實現成果轉化10餘項,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