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村
三鄉村
三鄉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石井鎮政府西北3.1公里處。以駐地為名。1958年公社化時,以境內張氏三啊自然村組合一隊,故名三鄉。
三鄉村民國年間為崎亭保,1949年解放后屬潮海鄉,1958年改為三鄉大隊,1984年改為三鄉村委會。
三鄉村村委會設章文。有章文、蔡營、前埔、后宅、大奎、梧坑等6個自然村。聚落分佈在楊子山東麓丘陵谷地上,呈塊狀分佈。有5個村民小組755戶2617人。耕地1680畝,山地3450畝。主種甘薯、花生、大豆。山林有松木、相思樹等。有水庫、水利中心站、小學和衛生所等。三鄉村民以前經濟發展主要來源於農業生產,改革開放至2008年,全村發展了石材加工業130多家,年工農業總產值3億多元,年創稅近3千多萬元。三鄉村還是石井鎮革命老區村之一。
三鄉村
三鄉村裡有許多文物景觀,其中有嶺亭寺、吳氏宗祠、張氏家廟、楊氏祖厝、呂氏祖厝等。嶺亭寺始建於隋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經歷代修葺,形成一定規模,但民國十六年(1927年)寺內發生火災,寺廟損毀,原存經文寺史全被燒毀。后重修為二進木構殿宇,殿後有花園,西廂廊有二層樓閣,風景優雅。寺中原奉觀音菩薩,歷代又先後增奉釋迦牟尼、十八羅漢、大地公、夫人媽等。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日,寺主面佛問卜,預卜當年雨量、人丁安危及五穀收成情況。1977年,村民集資重建,寺宇依照原狀,將木構建築改為石構建築、重塑諸神金身,歷時三年完工。去年再次集資重建後殿,古寺重光,再現新姿。吳氏宗祠是吳氏祖先衍居此地所建宗詞,後由吳氏後人集資重建,佔地面積45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平方米,雕樑畫棟,宏偉壯觀。張氏家廟始建於宋朝中葉,因遭海寇侵擾,曾一度荒廢失修。明萬曆年間,張氏拯拱公立軍功,帝賜軍門一品頂戴,官至大中丞,任江西巡撫,榮歸謁祖,率宗親重修祠宇,高叄丈陸尺壹寸三,堂中豎有三十二支立柱,構造堂皇壯觀。1994年張氏後裔又投資58萬元再次重建。楊氏祖厝出自他姓改楊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后改姓楊,《北史》載,楊義臣本姓尉遲,后改楊氏。呂氏祖厝呂氏一族所建,呂氏出自姜姓,以國為氏,其始祖為呂侯即呂尚,又稱姜子牙,相傳上古部族首領神農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為姓,稱姜姓,後來姜姓發展出四支胞族即“四岳”,呂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該部族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在今河南南陽)。春秋時,呂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為氏,稱呂氏,史稱呂姓正宗。古時,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呂國,史稱東呂,實為南陽呂國分出的一支,春秋時,東呂為宗所滅,其後裔也以國為氏,稱呂氏。
三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