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鎮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下轄鎮

鹽源鎮,1984年從原羅坎公社分出設鹽源區,1988年改鄉,2012年11月30日撤鄉建鎮。鹽源鎮位於鎮雄縣西北部,距縣城74公里。

歷史沿革


鹽源鎮在舊社會時期有過用天然鹽水熬鹽的歷史。現存有幾口殘井,上了年紀的老人還依稀記得當年熬鹽的情景。新社會70年代,省地質八隊在鹽源鎮有過礦藏物鑽取之說,使鹽源這個古老的名字更富有神秘傳奇色彩。在區鄉體制改革前鹽源稱為羅坎區,與鹽源併合為一個鄉的另兩個村辦分別屬五德、牛場兩個老鄉鎮。

地理位置


鹽源鎮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西北部,東接羅坎鎮,南連五德鎮、牛場鎮,西抵碗廠鎮,北靠羅坎鎮。國土面積164平方千米。全境地勢西高東低,境內蓼葉村簸箕岩大梁子海拔1762米,是全鎮最高點;溫水村營盤頭鹽溪河出口處海拔680米,為全鎮最低點。政府駐地鹽源村,距縣城74千米。
鹽源鎮
鹽源鎮

自然資源


年降水量935毫米,年均氣溫13℃,年日照時數1920小時,無霜期215天(補充標紅處數據)。森林總面積9306.6公頃,森林覆蓋率64%。境內主要糧食作物有包穀、小麥、馬鈴薯、大豆,主要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花生為主,林果有柑橘、桃子、李子、櫻桃、核桃、板栗、竹子、枇杷等。礦產資源有煤、硫鐵、鉛鋅、磷、滷水等。珍貴樹種有金絲楠、紅豆杉、銀杏等。野生動物有野山羊、野豬、猴子、豪豬等。旅遊資源有“月窟禪光”、溶洞。主要特產有雞樅、羊肚菌天麻重樓、竹筍等。特產有:木漆、油桐籽 
鹽源鎮宜人的氣候造就了鹽源豐富的自然資源,堪稱;“甲於雲南,馳名全國”的杉木外,林業:鹽源有以杉木為主的林地面積12萬畝。森林覆蓋率56.7%,居全縣第二位。杉木本質優良,是用於建築、製作傢具的上好材料;蓼葉村的鉛鋅礦產,付家寨的鐵礦,鹽溪村和溫水村的煤炭,以及全鄉村社均有的石灰岩都具可供開發的優勢:鹽源環境適宜,草山草場基基礎良好,以豬、牛、馬、騾為主的畜牧業發展態勢前景可觀 

行政區劃


2019年末,鹽源鎮轄鹽源、溫水、倉海、付家寨、鐵爐、杉樹坪、木歪、蓼葉、干河、鹽溪10個村,有村民小組211個。

人口民族


2019年末,鹽源鎮戶籍總人口45787人,比2018年增長0.13%。其中:非農業人口6394人、女性21442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799人,佔總人口的1.74%,其中苗族703人、彝族68人、哈尼族8人。人口出生率55.3‰,人口死亡率39.3‰,人口自然增長率16‰。年末常住人口45787人,比2018年增長0.13%

經濟


2006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530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69.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4.10%;畜牧業收入164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0.91%;林業收入116.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2%;外出勞務收入1167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382元,人均純收入1056元。
2006年底全鎮共擁有汽車18輛,拖拉機25輛,摩托車254輛。
全鎮的主要產業以種植、養殖、林業為主,主要銷售於縣內,2006年種植產業銷售總收入1078.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