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黨校

省委直屬事業單位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行政學院)是中共河北省委培訓輪訓領導幹部和優秀中青年幹部的學校,是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黨的重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新型智庫,是省委直屬事業單位。

內設24個處級機構,其中13個行政、黨務管理部門實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11個教學科研、教學輔助部門實行事業管理。

黨校簡介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是在省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學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學校位於石家莊市學府路9號,總佔地面積280畝,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崇學樓(綜合教學樓)、尚思苑(學員宿舍樓)、文體館及學員和教職工餐廳,大大改善了教學設施及生活條件。崇學樓內有標準教室、多媒體教室和學術報告廳,擁有聲像同步傳輸的中央黨校遠程教學網A級站,可同時容納1000人上課、1000人用餐、600人住宿。文體館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內設乒乓球館、羽毛球館、游泳館、健身房等場館。全校的綠化覆蓋率達65%,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
學校設有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共黨史、黨的建設、管理學、科技文化、政策法律等8個教研部和河北省發展戰略研究所,並設有教管和教輔部門9個、行政後勤處室6個。現有教職工336,其中專職教師95人(教授35人、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學位27人、碩士學位59人;河北省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人,河北省管優秀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河北中青年社科專家五十人工程”6人,河北省社科優秀青年專家4人,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3人、三層次人選10人。
省委黨校的主要任務是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教育培訓。主要輪訓副廳局級、正縣處級黨員領導幹部,鄉(鎮)黨委書記,理論骨幹和市、縣黨校教師。常規班次包括:地廳級領導幹部進修班、縣處級領導幹部進修班、鄉鎮黨委書記進修班,學制2個月;優秀副地廳級領導幹部培訓班(正廳局級後備)、優秀正縣處級領導幹部培訓班(副廳局級後備),學制3個月。專題研討班、師資培訓班學制根據形勢和任務需要相應安排。近年來,省委黨校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堅持把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作為首要任務,大規模開展幹部培訓和輪訓,黨的十七大以來,共舉辦各類班次336期,培訓輪訓幹部25469人次,較好地發揮了幹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教學工作是黨校的中心工作。近年來,省委黨校不斷優化教學布局、創新教學方法、改進培訓手段,培訓質量不斷提高。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和全國、全省黨校工作會議精神,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作為教學中心內容,突出理論教育、黨性教育、省情教育和幹部履職必備知識的教育,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徵和河北特色的教學新布局。圍繞全省發展大局和戰略性、前瞻性問題,及時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加強教學基地建設,在原有西柏坡紀念館、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省科技館、省人防辦等教學基地的基礎上,新建了中央馬列學院舊址平山縣下槐鎮李家口村教學基地,增強了教學效果。充分發掘和利用西柏坡紅色資源優勢,開展了“重溫‘兩個務必’”,重走‘趕考’之路”黨性鍛煉體驗式教學活動,形成了獨具河北特色的黨性教育培訓品牌。學校還根據幹部教育培訓市場需求,接受全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委託培訓,年培訓規模達3000人。
科研工作堅持為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服務,為提高黨校教學質量服務,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服務。加強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高質量、有影響的科研成果。近5年來,全校有64項調研課課題分別獲得省領導肯定性批示或批轉有關部門研究採納,已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2項,國家級課題立項數量連續三年在全國省級黨校中位居前列;承擔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29項,獲得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37項。在省部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論文1502篇,其中在國家級和核心期刊發表422篇,出版專著61部。
省委黨校十分重視信息化和校內媒體建設。建成覆蓋辦公區、學員區的校園網路;建設管理服務應用平台系統,為辦公自動化、教學管理、學員管理等提供有效服務;辦好“幹部學習網”,不斷豐富幹部學習數字資源,供各級幹部在線自主選學,初步實現了網上教育、網上交互、課程點播、信息資料查詢等功能。圖書館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館藏文獻總量30餘萬冊。自建《河北省情研究資料庫》、《黨校文獻資料庫》和《西柏坡精神研究資料庫》。現有校辦公開發行刊物《領導之友》在全國中文期刊數字閱讀影響力排名中,榮晉2013年度數字閱讀影響力期刊TOP 100強,曾被評為河北省社科類“十佳期刊”,連續五屆榮獲“河北省優秀期刊”稱號、連續兩屆被評為“中國北方優秀期刊”;《河北黨校報》先後兩次被評為河北省高校“十佳校報”,連續兩屆在全省報紙質量綜合檢查評比中榮獲“內容質量優秀獎”和“編校質量優秀獎”。
黨校辦學的根本原則是黨校姓黨。省委黨校在政治上與黨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緊密聯繫自身實際,近年來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深化黨校改革,逐步完善體制機制,影響和制約黨校發展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施教、從嚴管理,加強教職工和學員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學風、校風和人文環境。
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省委黨校將堅定不移地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為統領,深化改革,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真抓實幹,用實際行動譜寫建設一流黨校的新篇章,努力為建設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實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主要職責


學員樓
學員樓
行政樓
行政樓
河北省委黨校崇學樓
河北省委黨校崇學樓
輪訓和培訓河北省高中級領導幹部和理論宣傳骨幹;對國內外,特別是省內重大現實問題開展理論研究,為教學和社會實踐,為河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將重要研究成果提供省委決策參考;受省委委託舉辦研討班,結合河北實際,研討中央提出的重大理論和方針政策問題;利用多種形式對幹部進行學歷教育;負責對全省黨校進行業務指導。

專家學者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
陳春生,漢族,1955年2月出生,河北省正定縣人。1982年3月畢業於河北大學哲學系,同年分配到中共河北省委黨校任教。從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領域的研究。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科技文化教研部主任,二級崗教授。社會兼職有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北師範大學法政學院碩士生導師,河北行政學院特聘教授等。
王曉海,1956年8月出生於邯鄲市,1975年—1977年為下鄉知青,1978年為邯鄲馬頭電廠工人並於當年考入河北大學經濟系,1982年大學畢業後到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工作至今。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研究員,河北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和區域產業開發。
郝建國,漢族,1953年9月出生,山西省榆次人。198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同年分配到中共河北省委黨校任教。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及研究工作。現為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哲學社會學教研部主任、二級崗教授,全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理事,河北省委組織部黨建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穆瑞麗,河北省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1984年畢業於河北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位,2006年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專業獲碩士學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經濟學會理事、河北省改革戰略研究會理事。曾掛職擔任清河縣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