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

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

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簡稱:IABSE。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成立於1929年,現有4200名會員,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目前會員國最多的國際土木類協會。協會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推動國際行業和社會範圍內的結構工程技術進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團組於1976年由李國豪院士親自創立,同濟大學項海帆院士於2001年當選為 IABSE副主席。

簡介


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關於橋樑和結構工程的國際學術性組織,簡稱國際橋協。創建於1929年10月29日,其永久會址設在瑞士蘇黎世。

宗旨


協會的宗旨是:增進工程和研究人員之間,特別是科技界、工業界和公共團體代表之間的國際合作;提高會員對社會需要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促進學術交流;出版有關科研成果和經驗的刊物。

機構


國際橋協下設5個工作委員會,分別負責下列領域的學術活動:
一般問題;鋼、其他金屬和木結構;混凝土結構;施工管理;設計概念。協會還設有4個工作小組,分別負責下列工作任務:計算機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結構和建築工程的概率分析法;建築物理;美學和結構工程。主要活動國際橋協的主要活動是組織代表大會、學術報告會和專題報告會,出版論文集、公報和代表大會論文彙編等。代表大會每4年舉行1次,至今已召開過11次大會。中國於1956年參加國際橋協,有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參加。國際橋協於1975年建立“國際結構工程獎”,凡在結構工程方面,特別是從社會實際意義考慮,具有傑出貢獻者都可獲獎,每年評獎一次。相關會議由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ABSE)中國團組(Chinese Group of IABSE)主辦,同濟大學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協辦的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2009年“當代大橋”(IABSE Workshop 2009: Recent Major Bridges)研討會於2009年5月11~12日在上海同濟大學隆重召開,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多位代表註冊參加了會議,其中國外代表110餘位。本次研討會以近年來世界大橋建設中的重要問題為議題,給來自全世界的工程師、科研工作者、管理人員等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的機會。開幕式由IABSE中國團組秘書長、本會橋樑及結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葛耀君教授主持,本會理事長譚慶璉先生親自到會祝賀並發表重要講話,IABSE主席康伯特先生(J. Combault,法國),同濟大學校長裴鋼院士,IABSE中國團組主席、本會副理事長范立礎院士先後致辭,原交通部總工程師鳳懋潤先生以精彩的大會報告向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簡要介紹了我國近年來在大橋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本會橋樑及結構工程分會理事長項海帆院士向大會報告人頒發了獎狀。隨後,包括現任IABSE主席康伯特先生及兩位前任主席伊藤學教授(M. Ito,日本)和奧斯坦費德(K. Ostenfeld,丹麥)在內的7位國外著名專家分別做了大會主題報告,介紹了希臘里翁安特里翁橋、歐洲跨海大橋、日本連島工程、韓國大跨度橋樑等世界各國大跨度橋樑的建設概況及經驗;來自國內的12位特邀專家也分別介紹了蘇通長江大橋、江蘇大跨度懸索橋、杭州灣大橋、舟山大陸連島工程、南京大勝關大橋、重慶三座大橋、武漢天興洲大橋、上海現代斜拉橋、香港地區大橋、中國大橋抗風挑戰等方面的成功經驗。11 日下午,本次會議的重要環節—上海盧浦大橋獲得2008年IABSE傑出結構大獎(Outstanding Structural Award)的揭牌儀式在盧浦大橋公園內隆重舉行。第33屆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ridge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簡稱 IABSE)年會2009年9月6日至9月12日在泰國曼谷召開,由各會員國代表及現任主席、副主席組成的IABSE常務委員會經過無記名投票表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同濟大學橋樑工程系主任葛耀君教授光榮當選為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副主席,首個四年任期自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這是繼2001年同濟大學項海帆院士當選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副主席后,中國學者又一次在該協會中擔任要職。國際橋樑與結構工程協會是國際上最大的橋樑與結構工程專業協會,在行業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協會創建於1929年10月29日,其永久會址設在瑞士蘇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