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下轄鎮,位於全州縣北部,東接文橋鎮,南連龍水鎮,西鄰資源縣梅溪鎮,西北靠湖南省新寧縣東嶺林場,是兩省三縣交界之地。 

歷史沿革


清代,屬萬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長萬區。
民國三十一年,屬萬一鄉,駐地沙子坪。
解放初,屬龍水區。
1952年,屬第八區。
1957年冬,建立大西江鄉。
1958年秋,與龍水合併為龍水公社。
1959年元月,從龍水劃出成立公社。
1961年,屬龍水大區。
1962年,復稱大西江區。
1968年,撤區稱大西江公社。
1984年,改為大西江鄉。 
1994年,大西江鄉撤鄉改鎮。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大西江鎮下轄炎井、五星、月塘、錦塘、香花、滿稼、西美、東江、大西江、峽口、良田、文家、沙子坪、魯屏、廣福等15個行政村,160個自然村,295個村民小組。 鎮政府駐大西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西江鎮位於全州縣北部,距全州縣城37千米,介於東經110°50'41”—111°05'00"、北緯26°07'04"—26°23'18”之間,東接文橋鎮,南連龍水鎮,西鄰資源縣梅溪鎮,西北靠湖南省新寧縣東嶺林場,是兩省三縣交界之地,行政區域總面積337平方千米。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地形地貌
大西江鎮地處越城嶺西段北麓,境內三面環山,越城嶺支脈中山橫亘西北,並環繞至東北部,北面高峰屹立,東西峰巒對峙,境內最高點為雲山,海拔1984米。 
水文
大西江鎮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湘江水系,其中一級支流2條,二級支流2條。戈渡源河為境內主要河流,發源於天湖,境內流長26千米。炎井河發源於炎井村歐江麓嶺,境內流長20千米。 
氣候土壤
大西江鎮屬亞熱帶地區,土壤以沙壤土為主。 
自然資源
大西江鎮有耕地面積3.267萬畝,水田面積2.6萬畝,林地面積2.4萬公頃,共有三、四級林場4個,有林面積1.7萬公頃。礦產資源有煤、金、鉛、鋅、鎢、鈾等。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大西江鎮常住總人口34345人,新生兒351人,出生男女性別比103∶100。
截至2019年末,大西江鎮戶籍人口有3.79萬人。全年新生兒312人,出生男女性別比103%,人口自然增長率1.16‰。 

經濟


綜述
1991年,大西江鎮,財政收人2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0元,至2005年,財政收人4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3576元,有企業4347家,建有小型水電站34座。 
2017年,大西江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7億元,增長13.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1.94億元。 
2017年,大西江鎮企業個數共262個,企業從業人數1328人,其中工業企業3個,規模以上2個。 
2019年,大西江鎮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7億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66億元,貸款餘額1.45億元。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第一產業
1991年,大西江鎮糧食總產量1.9萬噸,農業總產值1.7億元,至2005年實現糧食總產量2.3萬噸,農業總產值3.2億元。 
2017年,大西江鎮糧食播種面積3947公頃,產量2.02萬噸;水果產量7706萬噸,蔬菜產量2.93萬噸;生豬出欄3.04萬頭,家禽出欄35.05萬羽;水產品產量835噸。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第二產業
2005年,大西江鎮完成工業產值17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有普通中學1所,教師52人,在校學生847人;小學16所,教師108人,在校學生237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2019年末,大西江鎮有普通中學1所,教師64人,在校學生1213人;小學16所,教師112人,在校學生201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0個,圖書藏量9.2萬冊。 
2019年末,大西江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4個,圖書藏量10.6萬冊。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有醫療床位26張,衛生技術人員28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註冊護士7人。 
2019年末,大西江鎮有醫療床位26張,衛生技術人員33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註冊護士6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3.43萬人,參合率93.78%。發放農村低保款71.37萬元、五保供養生活費127.60萬元。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動態調整,確定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925戶3250人,貧困村4個,年內脫貧211戶781人;實施教育扶貧補助,全鎮獲雨露計劃補助55人,發放補助資金11.75萬元。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88戶農戶完成危房改造;修建魯屏村、西美村、峽口村飲水工程,解決2000餘人飲水問題;籌措資金,做好“7·1”洪災284戶1100餘人受困群眾救助工作,部分水毀工程修復建設中。 
2019年,大西江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9萬人,參保率75.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03萬人,參保率93.8%。 
基礎設施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投入棚改建設資金2275萬元,完成集鎮立面、綠化、亮化、管網、人行道、廣場建設;維修大西江至五星村公路,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通自然村道路硬化率90%,村屯巷道硬化率80%;完善城鎮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城管、環衛隊伍,實施精細化管理。 
截至2017年,大西江鎮在自然村配備保潔員127名,建垃圾池135個;鎮級垃圾處理廠完成建設投入使用,3個村級垃圾處理站建設完工;創建易家新村、獅公堂村2個宜居鄉村示範點。 

風景名勝


綜述
大西江鎮轄區內有炎井溫泉、千年古樟,明代萬曆年間修建的香林寺,清朝光緒年間建造的精忠祠,五星玫瑰岩洞等景點。 
炎井溫泉恆溫42℃,日流量558噸的炎井溫泉,日接待能力達200人次,所在地炎井村委榮獲2015年度國家旅遊局認證的中國鄉村旅遊模範鄉村。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大西江鎮

榮譽稱號


2016年,大西江鎮被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生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