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豪塞爾
曾任陸軍少將
保羅·豪塞爾 (1880-1972),男,1880年10月7日出生於哈弗爾河畔勃蘭登堡(Brandenburg an der Havel)的一個正統普魯士軍人家庭。
1892年進入了普魯士的軍官學校。畢業后他被任命以少尉軍銜,被編入西普魯士第155步兵團服役。1930年12月,他成為第4步兵司令。1931年2月1日,晉陞為陸軍少將。1945年1月23日,被任命為上萊因河集團軍群總司令。
1972年12月21日在路德威希堡去世。
保羅·豪塞爾於1880年10月7日出生於哈弗爾河畔勃蘭登堡(Brandenburg an der Havel)的一個正統普魯士軍人家庭。父親庫爾特·豪塞爾當時是陸軍少尉,最後官至帝國陸軍少校。
豪塞爾幼年時在家鄉讀完了四年制公立小學(volksschule)和九年制實科中學(realgymnasium)。
1892年進入了普魯士的軍官學校,在柏林的利歇爾費爾德(Lichterfelde)最高軍校直屬下的柯斯林(Koslin)軍校學習直至1899年3月畢業。畢業后他被任命以少尉軍銜,被編入西普魯士第155步兵團服役。在此期間他先後擔任營級和團級的參謀軍官。
1907年至1909年間,他又在波森(Posen)的戰爭學院里進行培訓。之後他又在帝國海軍接受了三年的飛行觀測員培訓。
1912年,豪塞爾被晉陞為陸軍中尉,進入德軍總參謀部擔任繪圖參謀。
1913年10月1日,他被晉陞為陸軍上尉。第二年的3月,他被任命為第6集團軍第109步兵師的作戰參謀,同時晉陞為陸軍少校。
大戰爆發后,豪塞爾擔任了第1預備軍的作戰參謀,第38“毛奇伯爵陸軍元帥”團團長和總參謀部參謀官。在戰爭中他獲得過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勳章,霍亨索倫普魯士家族配劍榮譽勳章,巴伐利亞配劍四級軍事服役章,一級佩劍薩克森阿爾伯希特騎士十字勳章等多枚獎章。戰爭結束后,他被轉到東部的邊防軍(Grenzschutz),在格洛高(Glogau)總參謀部里任職。
1920年到1922年間,豪塞爾又擔任了國防軍第5旅的參謀長。
1922年到1923年他擔任了第2軍直屬部隊(Wehrkreiskommando)的參謀長。期間他於1922年11月15日被晉陞為陸軍中校。
1923年1月,他被任命為國防軍第4步兵團第3營營長。
1925年4月,他又重擔任第2軍直屬部隊的總參謀長。
1927年1月,又被任命為第10步兵團團長。11月1日被晉陞為陸軍上校。
1930年12月,他成為第4步兵司令(Infanteriefuhrer IV)。
1931年2月1日,晉陞為陸軍少將。
1932年1月31日,他因政治原因以名譽陸軍中將從軍隊中退役。
1933年2月參加了右翼組織“鋼盔黨”,擔任柏林-勃蘭登堡州領袖。
1934年3月加入了衝鋒隊預備隊,職位為旗隊長。很快他又成為了衝鋒隊第25預備旅領袖。在此期間,他遇見了一位叫保羅·沙爾費的老戰友。在此人的介紹下,他認識了黨衛隊的領袖希姆萊。希姆萊希望他能夠加盟黨衛隊來指正黨衛隊特別機動大隊的軍事訓練中的問題。11月15日加入黨衛隊(黨衛隊編號239795)並被授予了黨衛隊旗隊長的銜位。他隨即被任命為黨衛軍布倫瑞克軍校校長,並著手建立起了一套系統化的訓練體制。期間他還兼任了黨衛軍布倫瑞克和巴特特爾茨軍校的督察。
1936年5月22日,這兩個軍校合併為一所黨衛軍總軍校(SS Junkerschulen),豪塞爾繼續擔任督察。1月31日到10月1日,他還擔任黨衛軍最高指揮總局(SS Hauptamt)第1處處長。10月1日,他又開始擔任黨衛隊特別機動大隊督察直到1940年6月1日。期間,他指揮黨衛隊特別機動大隊歸屬於“肯普夫”裝甲師參加了波蘭戰役。參加完波蘭戰役后,豪塞爾又受命負責以“日耳曼尼亞”旗隊,“德意志”旗隊和“元首”旗隊作為基礎組建起了黨衛隊特別機動師。
1939年參與波蘭戰役,他職務是研究德軍與武裝黨衛軍協同作戰的觀察員。
1940年4月1日,豪塞爾被正式授予了武裝黨衛軍中將(SS地區總指揮/集團領袖)軍銜,並指揮黨衛隊特別機動師參加了入侵法國的戰役。
1941年8月8日,豪塞爾因指揮“帝國”師作戰有功而被授予騎士鐵十字勳章,並於10月1日被晉陞為黨衛隊副總指揮兼武裝黨衛軍上將。10月14日,豪塞爾在格楊斯克(Gjatsk)附近作戰中被一發坦克炮彈炸傷,他失去了右眼和半個下巴。之後他不得不在醫院修養直到第二年的5月。“帝國”師則由“德意志團”團長威廉·比特里希(Wihelm Bittrich)接管。
失去右眼的豪塞爾
1942年7月9日,黨衛軍第一隻軍級部隊宣告成立,並隨後於1943年4月28日正式命名為黨衛軍第1裝甲軍。6月1日,由於原先的黨衛軍警衛旗隊師擴編為軍,豪塞爾麾下的黨衛軍裝甲軍又更名為黨衛軍第2裝甲軍,將原先的編號讓給了黨衛軍警衛旗隊。在這一期間,豪塞爾還被陸軍一級上將赫爾曼·霍特(Hermann Hoth)推薦授予其橡葉飾騎士鐵十字勳章,以表彰他在6月和7月的庫爾斯克會戰中的卓越指揮。7月28日,豪塞爾正式被授予了橡葉飾騎士鐵十字勳章。
1944年6月28日,保羅·豪塞爾奉命接替自殺的弗里德里希·多爾曼上將成為第7集團軍總司令。8月6日,由於前西線B集團軍群總司令馮·克魯格元帥自殺身亡,保羅·豪塞爾臨時接管這一職務直到新任的瓦爾特·莫德爾元帥趕到。8月20日,豪塞爾在激戰正酣的“法萊斯口袋”戰役中被彈片炸傷了臉部,當時他正指揮部隊試圖從在盟軍的包圍圈上打開缺口。他的職務移交給了約瑟夫·迪特里希。8月1日,保羅·豪塞爾被晉陞為武裝黨衛軍一級上將(SS全國總指揮/最高集團領袖),而25天後,他又被希特勒親自授予了雙劍飾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這是為了表彰他指揮第7集團軍在阿弗朗什附近的作戰以及努力解救法萊斯包圍圈中的德軍部隊的功績。
1945年1月23日,豪塞爾被任命為上萊因河集團軍群總司令。1月28日,上萊因河集團軍群改稱G集團軍群他又成為了G集團軍群司令(註:G集團軍群其實是西線德軍的影子部隊,其所轄部隊主要由原駐紮在南部法國的德軍二線甚至三線部隊組成,所以戰鬥力較弱)。該集團軍群由第1和第19集團軍組成。4月3日,豪塞爾因為和希特勒發生了激烈爭吵而被解除職務。隨後,他擔任西南方司令部(司令為凱塞林)總參謀長直到戰爭結束。
1972年12月21日在路德威希堡去世。死後,他被賦予了非常隆重的葬禮,數千名前黨衛軍成員出席了豪塞爾的葬禮,遺體被埋葬在慕尼黑的瓦爾德弗里德霍夫公墓。
柯斯林普魯士軍校生(1892年--1899年3月)
第155西普魯士步兵團團部參謀(1899年3月18日-1907年)
在波森戰爭學院學習(1907年-1909年)
德意志帝國海軍飛行觀測員(1909年-1912年)
德軍總參謀部繪圖參謀(1912年-1914年3月22日)
黨衛軍布倫瑞克軍校校長(1934年11月15日—1936年6月1日)
黨衛軍軍校督察(1936年5月22日—1937年5月5日)
黨衛隊特別機動大隊督察(1936年10月1日—1940年6月1日)
保羅·豪塞爾照片
黨衛軍特別機動師(SS-VT)師長(1939年10月19日—1940年11月30日)
黨衛軍“德意志”師師長(1940年12月1日—1941年1月27日)
黨衛軍“帝國”師師長(1941年1月28日—10月14日)
黨衛軍裝甲軍軍長(1942年7月9日—1943年6月1日)
黨衛軍第2裝甲軍軍長(1943年6月1日—1944年7月10日)
第7集團軍總司令(1944年7月10日—1945年1月23日)
上萊因河集團軍群總司令(1945年1月23日—1月28日)
G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28日—4月3日)
西南方司令部總參謀長(1945年4月3日—5月8日)
陸軍少尉(第二帝國)1899年3月
陸軍中尉1912年
陸軍上尉1913年10月1日
陸軍少校1914年3月
陸軍中校(魏瑪共和國)1922年11月15日
陸軍上校1927年11月1日
陸軍少將1931年2月1日
陸軍中將1932年1月31日
武裝黨衛隊上校(SS旗隊長)(加入黨衛隊時的軍銜)1934年11月15日
武裝黨衛隊准將(SS區隊長)1935年7月1日
武裝黨衛隊少將(SS旅隊長)1936年5月22日
武裝黨衛軍中將(SS地區總指揮/集團領袖)1940年4月1日
武裝黨衛軍上將(SS全國副總指揮/上級集團領袖)1941年10月1日
武裝黨衛軍一級上將(SS全國總指揮/最高集團領袖)1944年8月1日
一級鐵十字勳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二級鐵十字勳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霍亨索倫普魯士家族配劍榮譽勳章(1917年1月27日)
巴伐利亞配劍四級軍事服役章
一級佩劍薩克森阿爾伯希特騎士十字勳章
一級佩劍符騰堡騎士十字勳章
安哈特腓特列-奧古斯特十字勳章
奧匈帝國三級配戰爭獎賞飾王冠勳章
奧匈帝國三級配戰爭獎賞軍事功勛十字勳章
觀察員獎章
1914-1918配劍戰功十字勳章
納粹金質黨章
1939版二級鐵十字勛飾(1939年9月)
1939版一級鐵十字勛飾(1940年5月17日)
騎士鐵十字勳章(1941年8月8日)
東線紀念章
銀質負傷紀念章(1942年5月9日)
納粹金質黨章(1943年1月30日)
橡葉飾騎士鐵十字勳章(1943年7月28日)
雙劍橡葉飾騎士鐵十字勳章(194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