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檢測體系
計量檢測體系
按照JJF 1112—2003《計量檢測體系確認規範》,計量檢測體系的定義是:“為確保滿足顧客、組織和法律法規的計量要求而必須的一組相關的或相互作用的法制、技術和管理的要素。”一個有效的計量檢測體系要保證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滿足顧客、法律法規和組織自身的經營管理的預期用途。完善計量檢測體系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企業計量工作的明確要求,計量檢測體系的目標是確保組織具有相應的計量檢測能力,並管理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產生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的不正確測量結果的風險。
200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在總結世界各國先進計量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國際標準ISO 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我國及時將其轉換為新的國家標準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
為了按照GB/T 19022—2003標準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計量工作的水平,規範計量檢測體系確認工作,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又制定了JJF 112—2003《計量檢測體系確認規範》,作為企業建立和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的依據。該規範的質量管理要求涵蓋了GB/T 19022—2003《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第4章至第8章的全部要求。
為了保證我國工業計量工作的連續性,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JJF 112—2003《計量檢測體系確認規範》中還圍繞?GB/T 19022—2003?《測量管理體系 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標準的貫徹,考慮到一些有關計量的術語在我國的習慣使用,將“測量管理體系”這一術語改為“計量檢測體系”。強調對企業的測量管理體系不僅僅要“管理由於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可能產生的不正確結果影響組織的產品質量的風險”,而且還要滿足我國相關的計量法制要求。
GB/T19022-2003 idt 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以下簡稱"新標準")對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和所授權的負有計量職能的管理者在建立、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計量檢測體系過程中的職責和許可權有了新的、明確的規定。這對於按照新標準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計量檢測體系起到較大的推動作用,為建立、實施和持續改進計量檢測體系提供了組織保證。
在實施新標準的過程中,企業領導應十分重視計量工作,成立由公司、車間和各級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組成的計量管理委員會,自上而下地加強了管理,加大了企業計量工作的統管力度。總經理、主管副總經理始終參與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中關鍵問題的決策,關心、布置、檢查工作,經常與各部門共同協商和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協商各部門的橫向關係,堅持抓宣貫、抓落實、抓整改,並在人、財、物上給予了保證。各部門的領導積極支持配合,嚴格按要求開展本部門工作。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參與下,體系的工作順利地開展起來。
1、明確完善企業計量檢測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自動化控制水平的提高,生產操作控制對測量的依賴性進一步加強。而生產裝置自動控制的實現,使人在正常生產過程中對生產裝置的操作控制能力被弱化,因此對測量與控制設備的準確性、重複性要求更高了,對測量數據的要求也更高了。這也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對測量設備和測量過程的管理和有效監控。而以數據管理為核心、以測量設備管理為基礎、以測量過程式控制製為手段的計量檢測體系的建立,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管理控制手段。因此,提高計控管理水平,是精益生產的前提,是衡量一個企業管理技術水平的標準,是保證企業優質低耗、安全環保,取得良好效益與聲譽的重要手段。
2、加強骨幹培訓
ISO10012國際標準是ISO9000族標準中唯一的技術標準,依據該標準並按國家質檢總局所頒布的JJF1112-2003《計量檢測體系確認規範》而建立起來的計量檢測體系,是企業綜合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技術管理體系,為加強對標準條文的理解,企業應派出骨幹人員參加有關各種標準宣貫培訓班,自上而下進行層次培訓。要求管理層—特別是貫標認證工作班子必須吃透標準的內容、實質和具體的做法,對操作層進行必要的動員,並且利用各種機會向專家諮詢,向兄弟單位取經······通過這些學習和交流,逐步理解和領會標準的內涵,從而達到指導下一步工作的目的。
3、加大宣傳力度
單位主管領導和計量員參加標準宣貫動員會,講解標準,並要求他們在本單位人員中進行宣傳。在計控中心的會議上一條一條宣傳標準,使員工逐步加深對標準的了解和認識。在公司《計量檢測體系文件》編製完成後,再次組織宣貫,重點宣貫本公司制定的管理程序,並列出各部門的計量職能分配表,讓每個從事計量工作的領導和骨幹都清楚文件的內容和要求。計控中心還利用黑板報等形式進行宣傳,使新標準、規範和本公司體系文件在全公司得到廣泛宣傳,為下一步的具體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ISO10012標準中明確要求實施標準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體系並形成文件。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文件體系,這是企業建立計量檢測體系的宗旨,根據這個宗旨,結合標準和規範的要求,成立包括計量管理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的計量檢測體系文件編製小組。因為文件形成后將作為“法規”在公司內實施,所以,文件編製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實施質量的好壞。編製既符合標準要求,又能通過努力提高整個管理水平的文件,是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的關鍵。為此,體系文件出台前要反覆修,可諮詢有關專家,讓他們對計量檢測體系文件編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新標準實施,應集中抓號以下工作:
(1)制定可測量的質量目標。這是經過修訂的ISO10012:2003標準與ISO10012-1:1992標準的一個重要區別。應根據本單位計量工作的現狀,通過識別和分析,制定合適的計量檢測體系總目標,並按照標準要求在各有關部門進行分解,層層落實。
(2)深化實施管理評審,制定明確的目標和任務。管理評審是企業建立自我完善機制的重要措施,由總經理親自主持管理評審,對本公司計量檢測體系現狀的適宜性與有效性、充分性作出總結和決議,對本公司計量檢測體系質量目標及其分解、關鍵測量過程確定、各部門計量職責等進行討論、研究、核實、分析,任命計量管理者代表,真正起到管理評審應有的作用。
(3)編製了《計量檢測體系管理手冊》和《計量檢測體系程序文件》。
(4)選擇並確定本公司現有生產裝置和現有產品生產的關鍵測量過程,並對這些關鍵測量過程進行不確定度評定。
(5)修訂《計量校準方法》。
ISO10012:2003中“管理職責”相對原標準是一條新增加的條款。在ISO10012-1和ISO10012-2中都沒有專門把“管理職責”單獨列為一條要求。可以看出國際標準對計量機構的建立,對最高領導應對計量工作予以重視和支持,以及提高計量職能部門的作用和地位等的特別關注。
應結合企業實際,從計量工作的層次性和管理有效性考慮,尋求合理的管理模式。為此,企業應進一步強化了計量工作分級管理責任制度。首先應明確計控中心在貫徹ISO10012:2003標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標準有關條款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各級部門和人員的崗位、職責,經總經理批准后組織實施。全公司計量工作按公司、車間(部室)實行分級負責、歸口管理。職責和許可權通過計量職能分配表、計量人員崗位職責規定等形式作出規定,計量部門重點抓好公司級計量,生產、設備車間(部室)要管好、維護好廠區內各級物料、能源計量儀錶,重點抓好裝置計量;各單位按文件的要求,完善計量管理網路,並採取計量工作質量與經濟考核責任制掛鉤的管理辦法,誰出計量事故誰負責,職責明確、責任到人。使計控中心與其他職能部門之間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劃分科學,則、權、利統一,確保計量檢測體系能順利地實施。
為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管理制度,企業應從完善計量點的工作入手,組織內審員對各部門進行內部審核,將不合格項反饋到有關部門,要求限期整改,並指定內審員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驗證;通過檢查督促、調研、指導服務的過程,對各部門計量工作提出指導意見,並提供技術支持。通過對計量點的完善,節約產生的效益明顯。同時,企業要進一步狠抓測量設備全過程的動態管理,制定測量設備全過程動態管理制度,明確測量設備從設計、選點、選型、驗收、入庫、檢定/校準、使用、流轉、維修和報廢各個環節的監控,各二級單位用微機和CMMS軟體對測量設備實行動態管理。企業計控中心與設計、機動、計劃、採購部門加強溝通,共同把好零購、報廢更新、技改等測量設備的申購關,為保證新購測量設備具有高性價比起到積極作用。
事實證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和集約化生產,必須提高計量檢測水平,加強計量管理,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用準確可靠的測量數據來控制生產、指導經營,把做好計量工作當作企業的自覺追求,才能促進經濟的增長,使企業取得較好的效益。
根據JJG1001-1991,檢定是"為評定計量器具計量特性,確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進行的全部工作"。校準是"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器具示值誤差的一組操作。"這兩個定義與國際上有關定義是一致或相近的。它們的區別對比見下表
序號 項目 檢定 校準
1 效力 具有法制性,政府執法行為 不具法制性,企業技術行為
2 依據 檢定規程,分國家、地區、部門三種 校準規範,也可是檢定規程或校驗方法的有關部門,國家,地區,部門,企業均可制定.
3 內容 全面確定計量特徵,判別合格性 僅確定示值誤差,不判別合格性.
4 證件 合格:檢定證書(合格級別 校準證書,給出示值誤差值和校準不確定度(或等別
不合格:檢定結果通知書
5 背景 法制計量要求,計劃經濟體制下較多採用 技術計量要求,市場經濟體制下較多採用
6 應用 按規程規定的允許誤差限考慮不確定 按校準不確定度考慮不確定度,一般使用時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