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翼圍
燕翼圍
楊村燕翼圍,位於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始建於1650年(清順治七年),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竣工,為楊村富戶賴福之所建,取山海經中“妥先榮昌,燕翼貽謀”中“燕翼”二字為圍名,是深謀遠慮、榮昌子孫之意。 2001年燕翼圍作為清代的古建築,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翼圍坐落於龍南縣楊村鎮圩鎮中心鯉魚寨下,門向東,是座四層樓高、層層環通的磚木結構方形圍。高14.3米,長41.5米,寬31.8米。對角四邊有守閣炮樓,佔地面積1367.58平方米,內空面積334.17平方米。全圍以大門和廳堂為中軸,每層對稱建房34間,共136間房,建築面積3741.12平方米。一層為膳食處,二、三層為人居住,四層為戰樓,有58個槍眼;圍門有三層,門口有一生活用井,圍內有二口暗井,一為水井,一為糧庫井,平時以土埋之。四面高牆是封閉建築,只留底層一條大門出入,該圍因高大易守而有“高守圍”別稱。
客家圍屋不僅是客家文化的物質載體,而且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系統中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因而,對於贛南客家圍屋的典型代表——燕翼圍的研究,一方面有利於深入了解這種民居形式,加深人們對客家人思想觀念和文化價值取向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於現代環藝設計對地方建築文化的汲取和利用。
燕翼圍
清道光年間,時任 贛州知府的殿試欽點探花周玉涵慕名來到楊村燕翼圍賞景,他在圍頂上縱覽雲飛,賞月觀霞,把酒臨風,吟詩作賦,並揮毫為圍屋題寫了圍名,流連數日不忍離去。
燕翼圍正門口的傳聲道
一九三八年,日本間諜誤作廣東博楊村、駐紮抗日武裝,向空發送轟炸指令,當日飛機在高空俯視楊村三江夾流和高大的燕翼圍,空投大量炸彈、掃射,幸在圍周爆炸紛飛,傷及許多周邊百姓,唯卻沒命中目標,燕翼圍傲然挺拔在戰火中洗禮,只留下右牆上方,機關炮掃射,彈痕累累的歷史見證。
一九四九年解放初期,解放軍駐圍把守,關押大批土匪,由於唯獨大門出入,加之圍屋厚固,土匪就伺機搓稻草繩妄圖從四樓槍眼部分逃跑,屢遭失敗。有天月黑風高之夜,正是農忙季節,圍中有一農夫,在大門內面壁風車勞作扇谷,雜訊大作,所至土匪乘機摸哨,剛巧區隊長巡崗,被匪擊重傷,駐軍排長聞聲提槍擊斃匪徒數人,差點誤為農夫內應,千鈞一髮之時,倒地重傷區隊長急促呼喊“不是他,不是他,……”事後,嚴守大門崗哨無一土匪脫逃,由此可見,圍屋的牢固,實在不比一般。
高大雄偉的燕翼圍是重溫客家先祖年代,辛勤創業智慧的縮影,幾百年傳承至今,仍反映了那年代人類的真實生存狀態,引人入勝,推人思考,只有歷史記惦,今天的客家燕翼圍,就是附地一道醒的風景,是當今贛南唯一最高的古樓文物,系聞名我國南部古老悠久的客家圍屋。圍屋的客家後代一抬眼,迎來五洲四海的遊客,眼界瞅然開闊,從封閉到開放,原來只有這麼一步之遙。
燕翼圍大門對聯
承先祖開創艱難燕翼貽謀昌百世
願後人發揚光大鳳毛濟美振千秋
燕翼圍印象
近幾年以燕翼圍為背景拍攝電視連續劇《我心永遠》《白鷺瑤》中央少兒頻道拍攝防火猜謎語《神奇之窗》中央電視台拍攝走遍中國《圍屋滄桑》等。燕翼圍已入選為 全國重點文物單位,體現客家人智慧的典型代表作燕翼圍將永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