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修文,漢語成語,拼音是yǎn wǔ xiū wén,意思是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它出自《尚書·武成》。
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興文教。
《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
指停止戰爭並從事振興文教禮樂的活動。
周武王滅商之後,回到自己的首都豐邑。從此,他決定不再進行戰爭而振興禮樂。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他下令把戰馬通通趕到華山之南,把牛群驅放到華山以東的桃林。
偃武興文、偃武行文、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偃武崇文、放牛歸馬、偃兵脩文、賣劍買牛
窮兵黷武、烽火連天、兵荒馬亂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偃武修文,經濟也在一天一天地恢復。
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以示天下大服。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停止戰鬥。